資源簡介 第一課 文化與社會考點一 文化及其社會作用1.文化的內涵、特點內涵 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特點 ①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②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③每個人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接受文化知識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 ④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載體,精神產品凝結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之中【例題1】文化現象相對于我們每個人而言,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屬于文化現象的是()①2021年6月28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演出《偉大征程》盛大舉行②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公開亮相③2020年6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通過④2020年10月20日,L市第二期商貿餐飲消費券開始預約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②正確,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2021年6月28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演出《偉大征程》在國家體育場盛大舉行”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公開亮相”,均屬于文化現象;③錯誤,“2020年6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通過”,屬于政治現象;④錯誤,“2020年10月20日,L市第二期商貿餐飲消費券開始預約”,屬于經濟現象。故選B。【例題2】從標記深圳開拓進取的“拓荒牛”雕塑、表達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蘭州“黃河母親塑像”,到國家體育場“鳥巢”勾勒鋼鐵天際線……城市“文化地標”或深植于歷史文化,或投射時代風貌,有鮮明獨特的符號形象。這表明()①文化源于社會實踐,展現人們的精神追求②文化的精神內涵取決于所處歷史地理環境③精神產品往往凝結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之中④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引領社會發展方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①③符合題意,材料中強調城市“文化地標”或深植于歷史文化,或投射時代風貌,有鮮明獨特的符號形象,表明文化源于社會實踐,展現人們的精神追求,也說明精神產品往往凝結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之中;②說法錯誤,文化的精神內涵取決于社會實踐;④說法錯誤,能引領社會發展方向的是優秀文化。故選A。2.文化的作用從本質上看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從性質上看 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從微觀上看 文化素養是每個人在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不斷培養出來的,而這種文化素養也影響著人們的一言一行、一舉動從宏觀上看 文化是一個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內容【例題1】隨著手機、電腦、電視屏幕分辨率越來越高,能提供身臨其境般收視體驗的超高清視頻在人們生活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上述變化對人們文化生活產生的影響是()①為人們提供更先進的物質載體,豐富文化生活②提供更豐富健康的文化,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③更充分滿足人們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需要④使人們獲得一定專業知識,得到技能上的提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文化的作用。材料表明科技成果能為人們的文化生活提供先進物質載體,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①正確。大眾傳媒的發展,能更充分滿足人們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需要,③正確。題干反映的是文化傳播工具的技術進步,不直接涉及傳播的文化內容及性質,“專業知識”和“更豐富健康的文化”在題干中無法體現,②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例題2】2021年9月14日,由省文明辦、省婦聯聯合開展的第十六屆廣東“十大優秀書香之家”揭曉,馮廣博家庭等來自全省各地的10戶家庭獲此榮譽。此次參評家庭的突出特點是注重文化投入,最多的家庭傳統藏書達20000余冊;有的家庭開設讀書公眾號、打造民宿項目“鄉村書房”,為周邊居民提供閱讀資源……“優秀書香之家”評選活動的意義在于()①用優秀文化塑造人,提升居民科學文化素養②擴大優質文化供給,傳播健康文明生活方式③繁榮廣東城鄉文化市場,促進文化強國建設④增加文化基礎設施,以物質文明提升精神文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優秀書香之家”評選活動有利于用優秀文化塑造人,提升居民科學文化素養;有利于擴大優質文化供給,傳播健康文明生活方式,①②正確。③④:“優秀書香之家”評選活動屬于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與繁榮文化市場無關,也不能增加文化基礎設施,材料強調的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沒有體現“以物質文明提升精神文明”。③④與題意不符。故選A。3.文化的形式從靜態角度看 包括思想、理論、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學、文學、藝術等 文化包括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從動態角度看 包括各種文化活動,即人們進行文化生產、傳播、學習、積累的過程,都是文化活動考點二 文化與經濟、政治和綜合國力1.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1)相互影響①經濟、政治決定文化,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2)相互交融文化與經濟:①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經濟是文化的基礎,文化是經濟的反映,一定的文化有一定的經濟所決定,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給予經濟以重大影響,不同性質的文化對經濟的影響不同,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經濟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經濟的發展②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科技角度:在經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勞動者角度:為推動經濟建設發展教育事業培養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越來越重要。文化生產力角度:伴隨這文化產業的崛起、文化消費的豐富,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與政治:①文化與政治相互影響。文化是對政治的反應,一定的文化有一定的政治所決定,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并對政治產生重大影響,不同性質的文化對政治的影響不同,先進的,健康的文化能促進政治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礙政治的發展。②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從國內看:隨著民主和法制建設的發展,人們為了參與政治生活,需要具備更高的文化素養。從國際看:隨著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奉行霸權主義的國家借助文化滲透的方式,竭力推銷自己的價值觀念,企圖削弱和取代別國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強權政治,這是世界范圍內反對文化霸權主義的斗爭,成為當代國際政治斗爭的重要內容【例題】習近平說:“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場歷史悲劇。”這一論述蘊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②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歸根到底是由文化決定的③文化為經濟發展和政治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價值支撐④文化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民族和國家發展水平的根本尺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這一論述蘊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文化為經濟發展和政治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價值支撐,①③符合題意。文化是由經濟和政治決定的,②說法錯誤。經濟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民族和國家發展水平的根本尺度,④說法錯誤。故選B。2.文化與綜合國力的關系地位 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形勢 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進程中,處于弱勢地位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面臨嚴峻挑戰,在文化發展上也面臨嚴峻挑戰重要性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中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有利于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措施 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例題】文化是軟實力,要由硬實力來支撐。這啟示我們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①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②更加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增強經濟、軍事和科技等物質力量③開展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④防范西方發達國家的文化滲透,維護我國的文化安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文化作為軟實力,需要硬實力來支撐,這要求我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更加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增強經濟、軍事和科技等物質力量。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①②符合題意。③④不是從增強硬實力的角度來闡述的,不符合題意。故選A。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