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10共點力平衡之動態平衡和臨界、最值問題【知識梳理】一、動態平衡問題1.動態平衡:“動態平衡”是指物體所受的力中有些是變力,是動態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發生變化,但變化過程中的每一個狀態均可視為 狀態,所以叫作動態平衡。2.分析動態平衡問題的常用方法:(1)解析法①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與已知量的關系表達式;②根據已知量的變化情況來確定未知量的變化情況。(2)圖解法①根據已知量的變化情況,畫出平行四邊形(或 )邊、角的變化;②確定未知量大小、方向的變化。(3)相似三角形法①根據已知條件畫出兩個對應的 的三角形和 三角形,確定對應邊,利用三角形相似知識列出比例式;②確定未知量大小的變化情況。二、平衡中的臨界問題1.臨界問題:當某物理量變化時,會引起其他物理量的變化,從而使物體所處的平衡狀態能夠“恰好出現”或“恰好不出現”。在問題描述中常用“剛好”“剛能”“恰好”等語言敘述。2.突破臨界問題的三種方法(1)解析法:根據平衡條件列方程,用二次函數、討論分析、三角函數以及幾何法等求極值。(2)圖解法:若只受三個力,則這三個力構成封閉矢量三角形,然后根據矢量圖進行動態分析。(3)極限法:選取某個變化的物理量將問題推向極端(“極大”“極小”等),從而把比較隱蔽的臨界現象暴露出來。【專題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三段材質完全相同且不可伸長的細繩OA、OB、OC,它們共同懸掛一重物,如圖所示,其中OB水平,A端、B端固定。逐漸增加C端所掛重物的質量,則最先斷的繩( )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2.為迎接新年,小明同學給家里墻壁粉刷涂料,涂料刷由滾筒與輕桿組成,如圖所示。小明同學緩緩向上推涂料刷,不計輕桿的重力以及滾筒與墻壁的摩擦力。輕桿對涂料滾筒的推力為F1,墻壁對涂料滾筒的支持力為F2,涂料刷的重力為G。在涂料刷向上運動的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F1減小 B.F1增大 C.F2不變 D.F2增大3.一不可伸長的細線套在兩光滑且大小不計的定滑輪上,質量為m的圓環穿過細線,如圖所示。現施加一作用力F使圓環保持靜止狀態,且細線始終有張力作用,若AC段豎直,BC段水平,AC長度等于BC長度,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的大小不可能為mg B.F的最小值為mgC.大小為2mg的力F對應有兩個方向 D.F的方向可能與豎直向下方向成45°角4.兩個相同的燈籠由輕質細繩連接懸掛起來,為懸掛點,現在對燈籠施加一拉力(圖中未畫出),使段細繩偏離豎直方向的角度為。已知兩燈籠的質量均為,虛線Ⅰ與細繩段垂直,虛線Ⅱ與細繩段垂直,虛線Ⅲ沿水平方向,虛線Ⅳ沿方向。不考慮其他外力,若要使對球施加的拉力最小,則此拉力( )A.方向沿虛線Ⅰ,大小為B.方向沿虛線Ⅱ,大小為C.方向沿虛線Ⅲ,大小為D.方向沿虛線Ⅳ,大小為5.如圖所示,小球1由兩根輕繩AC和AD拴住,輕繩AD水平。豎直輕繩AB將小球2懸掛于小球1的下端。現用一個水平向右的力F拉動小球2,使其由位置緩慢移動到位置,小球1始終保持靜止,此過程中三根輕繩的張力、、的變化情況是( )A.和都變大,變小B.變大,變小,變小C.和都變大,不變D.變小,變大,不變6.小明同學設計一個簡易裝置來研究懸掛物的平衡問題,他在一根粗糙的固定水平橫桿上套上A、B兩個輕環。用一根不可伸長的輕繩穿過書本硬質光滑小孔后系在A、B環上。調整位置使書處于靜止狀態(如圖),現將兩環距離變大后書本仍處于靜止狀態,則( )A.細繩對A的拉力變小、桿對A環的支持力變大B.細繩對B的拉力變小、環對桿的摩擦力變小C.細繩對A的拉力變大、桿對A環的力不變D.細繩對B的拉力變大、環對桿的摩擦力變大7.如圖,用兩根等長的細繩將一勻質圓柱體懸掛在豎直木板的點,將木板以直線為軸向后方緩慢轉動直至水平,繩與木板之間的夾角保持不變,忽略圓柱體與木板之間的摩擦,在轉動過程中( )A.圓柱體對木板的壓力逐漸增大B.圓柱體對木板的壓力先增大后減小C.兩根細繩上的拉力均先增大后減小D.兩根細繩對圓柱體拉力的方向不變8.如圖,質量分布均勻的光滑圓柱體C的橫截面半徑為R,質量為,A、B均為與C完全相同的圓柱體的四分之一。當對B施加水平向左的推力F時,三者恰好均保持靜止,A、B置于光滑地板上,A的左側直角邊與豎直墻壁接觸,右側恰好與B相切,C疊放在A、B的上方,重力加速度為g。則( )A.F大小為B.當B緩緩向右滑動一小段距離時,B、C之間的彈力減小C.當B緩緩向右滑動一小段距離時,A與墻壁之間的彈力增大D.A、C之間的最大彈力大小為9.如圖所示,結點O通過三根輕繩連接,整個系統處于靜止狀態,開始時繩OA水平,OA、OB兩繩夾角α=120°,且OA、OB兩繩最大承受能力相等均為150N,現保持OB繩不動,將OA繩順時針轉過90°過程中,則(g=10m/s2)( )A.繩OA上拉力不斷減小B.當G=100N時,OA繩拉力的最小值為50NC.若保持OA、OB兩繩不動,不斷增加物體質量,OA繩先斷D.若保持OA、OB兩繩不動,不斷增加物體質量,繩子都不斷,物體質量最大為7.5kg10.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套在豎直固定的光滑圓環上,在圓環的最高點有一個光滑小孔,一根輕繩的下端系著小球,上端穿過小孔用力拉住,開始時繩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小球處于靜止狀態,重力加速度為g。現緩慢拉動輕繩,使小球沿光滑圓環上升一小段距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時,輕繩拉力為mgcosθB.小球沿光滑圓環上升過程中,輕繩拉力逐漸增大C.小球沿光滑圓環上升過程中,小球所受支持力大小不變D.小球沿光滑圓環上升過程中,小球所受支持力逐漸增大二、多項選擇題11.如圖所示,在傾角為的斜面上放一質量為m的小球,小球被豎直的木板擋住,若斜面和木板都是光滑的,則( )A.球對斜面的壓力為B.球對斜面的壓力為C.球對擋板的壓力為D.當擋板從豎直位置緩慢放到水平位置過程中,球對斜面的壓力保持不變12.長木板上有一木塊如圖所示,當長木板的傾角逐漸增大時( )A.如果木塊一直靜止于長木板上,則木塊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逐漸增大B.如果木塊一直靜止于長木板上,則木塊所受重力,支持力和靜摩擦力的合力逐漸增大C.如果木塊一直靜止于長木板上,則支持力做正功,靜摩擦力不做功D.如果從0°一直增大到90°,則木塊所受的摩擦力一直增大13.用繩AC和BC吊起一重物處于靜止狀態,如圖所示.若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120 N,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105 N.(sin 37°=0.6,cos 37°=0.8).那么,下列正確的說法是( )A.當重物的重力為140 N時,AC、BC都不斷,AC拉力比BC拉力大B.當重物的重力為140 N時,AC、BC都不斷,AC拉力比BC拉力小C.要使AC、BC都不斷,重物的重力最大為150 ND.當重物的重力逐漸增大時,AC繩先斷14.如圖所示,A是一質量為m的盒子,B的質量為,它們間用輕繩相連,跨過光滑的定滑輪,A置于傾角為α=15°的斜面上,B懸于斜面之外,整個系統處于靜止狀態。現在向A中緩慢地加入沙子,直至A將要滑動的過程中( )A.繩子拉力大小不變,恒等于mgB.A對斜面的壓力逐漸增大C.A所受的摩擦力逐漸增大D.A所受的摩擦力先減小后反向增大15.如圖所示,光滑細桿豎直固定在天花板上,定滑輪A、B關于桿對稱,輕質圓環C套在細桿上,通過細線繞過定滑輪與質量分別為M、m(M>m)的兩物塊相連。現用豎直向下的力F將圓環C緩慢向下拉,滑輪的摩擦忽略不計,則在移動過程中( )A.外力F不斷增大B.桿對圓環C的作用力不斷增大C.桿對圓環C的作用力與外力F的合力不斷增大D.桿對圓環C的作用力與外力F的合力保持不變16.如圖所示,一個重為5N的大砝碼用細線懸掛在O點,在力F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現不斷調整力F的方向,但砝碼始終靜止在如圖所示的位置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調整力F的方向的過程中,力F最小值為2.5NB.力F在豎直方向時,力F最小C.力F在豎直方向時,另一側細線上的張力最小D.當力F處于水平方向和斜向右上與水平方向夾角60°時,力F大小相等17.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斜面體A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輕繩拴住質量為m的小球B置于斜面體A上,整個系統處于靜止狀態。已知斜面傾角,輕繩與斜面平行且另一端固定在豎直墻面上,不計小球與斜面間的摩擦,則( )A.輕繩對小球B的作用力大小為B.斜面體A對小球B的作用力大小為mgC.斜面體A對水平面的壓力大小為D.在外力作用下,將斜面體A向右側推動很小的一段距離,斜面體A對小球B的作用力增大18.如圖所示,用兩根細線分別將質量相等的A、B小球懸掛在豎直木樁上,兩球間用一輕質彈簧連接,彈簧沿水平方向拉伸,A、B小球處于靜止狀態。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α和β,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α一定等于βB.連接小球的兩根細線長度一定相等C.左側細線上的拉力大小與A球質量的比值為D.將右側木樁左移細線上拉力將增大19.如圖所示各面均粗糙的斜劈置于水平地面上。輕繩繞過固定在斜劈上的定滑輪,一端與物塊相連另一端與小球相連,初始時外力水平且與輕繩夾角為()。緩慢提升小球并保持拉力與輕繩的夾角始終不變,直至右側輕繩達到水平的過程中,在該過程中物塊與斜劈始終保持靜止。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外力一直增加B.輕繩上彈力一直增大C.物塊與斜劈之間的摩擦力一定先減小后增大D.斜劈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先增加后減小20.木板B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O為光滑鉸鏈,如圖所示。輕彈簧一端與鉸鏈O固定連接,另一端系一質量為m的小球A。現將輕繩一端拴在小球A上,另一端通過光滑的小滑輪O'由力F牽引,定滑輪位于O的正上方,整個系統處于靜止狀態。現改變力F的大小使小球A和輕彈簧從圖示位置緩慢運動到O'正下方,且彈簧的長度始終不變,木板始終保持靜止,則在整個過程中( )A.外力F逐漸減小B.彈簧彈力大小始終不變C.地面對木板的支持力逐漸減小D.地面對木板的摩擦力逐漸減小參考答案1.A 2.A 3.B 4.B 5.C 6.D 7.B 8.C 9.B 10.C 11.BC12.AC 13.ACD 14.ABD 15.AC 16.ACD 17.AD 18.AC 19.AD 20.AB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