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9張PPT)第六課·第2框2022年10月10日 最新版飲酒·其五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天星橋》 梁衡這是一種多么美妙的結合,石臨水巧妝,因水而靈;水繞石弄影,因石而秀;而這樹呢,抱堅石而濯清流,展青枝而吐綠云,幻化出一團濃烈的生命。這種生命的力量和美感充盈在這條不大的山谷之中,讓人流連忘返,回腸蕩氣。閱讀詩文,你能想象到怎樣的生活圖景?這兩幅圖景蘊含著怎樣的共同意境?我們可以想象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相互依存的景象,可以想象到生命家園靜謐、愜意、和諧的意境。二者都蘊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相互依賴、彼此相融的意境。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的智慧選擇。目 錄人與自然的關系共筑生命家園01020304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人與自然的關系01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我們的先祖在大自然的哺育下成長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大自然無私地饋贈人類,人類更應該善待自然農民種植的玉米大豐收漁夫和鸕鶿(魚鷹)合作捕魚藥農采集的藥草是重要的天然療愈藥品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為什么地球會受到這么多的傷害?人類應該主宰自然嗎?如果環境繼續遭到破壞,會有什么后果?人與自然共生共榮,應承擔起保護自然的責任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補償和修復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這是一種 ——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溫室效應導致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如果極地冰川全部融化會使海平面上升約66米全世界的沿海城市幾乎都會被淹沒作為“地球之肺”的熱帶雨林正被毀滅雨林的消失加劇了全球變暖,近年來世界各地的極端天氣愈演愈烈,人們的生活受到巨大影響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人可以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可以開發和利用自然但是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而不能凌駕于自然之上人類違背自然意志,貪婪地、無節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公元前176年的樓蘭古國,經過800多年后被風沙掩埋。樓蘭文明 復原圖氣候旱化與過度開發,加速羅布泊消亡,導致文明滅亡樓蘭的故事和倫敦空氣污染的治理經驗對我們的社會發展有什么啟發?P82 探究與分享中國在發展的過程中,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進行可持續發展,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西方工業化的老路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破壞,讓地球和人類承擔了巨大的生態代價。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應該引以為戒,不能重蹈覆轍。圖片生態環境影響文明興衰。我們要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正確對待人與自然的關系,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堅持走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觀看視頻《全國節能宣傳周宣傳片:珍愛地球》這是一個副標題這是一個副標題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補償和修復。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符合自然規律。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02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中國是世界環境建設的積極參與者和行動者,自覺承擔建設人類生命家園的責任和使命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遭到國際社會譴責2017年6月1日,當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稱“《巴黎協定》只會讓我們虧錢,而不能賺錢”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退出將重創全球治理進程,遭到各國強烈譴責這是一個副標題這是一個副標題怎樣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重點觀看視頻《五大新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節約資源基本國策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自然規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基礎準則目標堅持綠色發展道路03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觀看視頻《習近平矚望綠水青山》近年來,西藏自治區多措并舉實施生態建設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明顯成效,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數量逐年遞增。圖為2022年2月22日,在拉薩市林周縣境內拍攝的黑頸鶴。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近年來湖北省十堰市大力開展“生態鄉村”、“美麗村落”建設,加大植樹造林力度,生態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圖為2021年11月24日拍攝的十堰市鄖陽島初冬景色。我國在應對資源和環境問題上已經取得非常明顯的進步截至2021年底,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34.8%,全國地表水Ⅰ—Ⅲ類斷面比例上升至84.9%,全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雙雙超過90%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較2005年降低50.3%,超額完成下降45%的目標。2022年北京冬奧會成為奧運歷史上首個“碳中和”的冬奧會,千余輛氫能大巴穿梭于賽場,所有場館100%由清潔能源供電,全部場館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近年來,我國努力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生態補償制度、河湖長制、林長制、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等制度,制定修訂環境保護法等30多部生態環境領域相關法律和行政法規,觀看視頻《習近平指明綠色發展道路》余村走過兩條不同的致富道路,請你比較一下,兩條道路有什么不同?余村是如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建設生態文明的?P84探究與分享余村的第一次“富起來”走得是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謀求經濟儀式增長的不可持續發展之路。余村的第二次“富起來”則是綠色、環保、可持續的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如果金山銀山要以失去綠水青山為代價,那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青海省德令哈市的光熱電站,每年的發電量達到270萬度,相當于1100余噸標準煤產生的電量,可減排二氧化碳2300余噸、二氧化硫21噸、氮氧化合物35噸。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比如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實現雨水在城市中自由遷移。三北防護林工程大規模植樹造林種草,持續修復自然生態,累計營造防風固沙林788.2萬公頃,治理沙化土地33.6萬平方公里,保護和恢復嚴重沙化、鹽堿化的草原、牧場1000多萬公頃;營造水土保持林1194萬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4.7萬平方公里;營造農田防護林165.6萬公頃。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觀看視頻《央視公益廣告:讓綠色低碳生活成為新時尚》這是一個副標題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01020304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重點建設美麗中國04“美麗中國”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概念,強調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這是一個副標題建設美麗中國的愿景① 美麗中國,不僅是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而且是留住鄉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園。② 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這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2 共筑生命家園.pptx 習近平指明綠色發展道路.mp4 習近平矚望綠水青山.mp4 五大新發展理念.mp4 全國節能宣傳周宣傳片《珍愛地球》.mp4 央視公益:讓綠色低碳生活成為新時尚.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