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1概念的概述一學科核心素養科學精神:理解概念的含義與特征,明確概念外延的關系,培養科學精神。必備知識:概念的含義;概念的基本特征。關鍵能力:1.明確概念的含義;2.理解概念的特征。二學習重難點重點:1.概念的含義;2.概念的基本特征。難點:1.理解概念是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方式;2.掌握概念之間的關系。三課前預習1.概念表達形式:(1)表達形式:______。(2)語詞的多樣性:①語詞形式多樣:同一個概念可以有多個語詞表達;②表達內容多樣:同一語詞在____________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2.概念含義:(1)屬性及其劃分:①屬性:事物的____________統稱為屬性。事物的屬性分為____________和非本質屬性。②本質屬性:一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同別開來的____________。(2)概念的含義: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____________。3.概念的定義與特征。概念就是通過揭示事物的________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________的。4.屬性的含義及分類。事物總有許許多多的性質和關系。事物的性質和關系統稱為________。事物的屬性可分為________和非本質屬性。本質屬性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________。5.概念與語詞概念只有通過_______才能表達出來,但并非一個語詞在任何場合一定表達__________。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同一個語詞在__________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6.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1)相容關系①含義: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具有__________,為相容關系。②種類:全同關系——兩個概念的外延__________;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一個概念的外延_____著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為屬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為種概念;交叉關系——兩個概念之間有而且只有____________是相同的。③圖示設A、B為任意兩個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關系可以用圖表示為:(2)不相容關系①含義:兩個概念_________相同部分,為不相容關系。不相容關系又稱為全異關系。②種類:不相容關系中有兩種特殊情況,即_________和反對關系。矛盾關系——兩個具有_________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該屬概念的外延。反對關系——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___________小于該屬概念的外延。③圖示設A、B為任意兩個外延不相容的概念,其不相容關系可以用圖表示為:設A、B為任意兩個外延不相容的概念,C為A、B共同的屬概念,其矛盾關系和反對關系可以用圖表示為:四自我檢測1.下定義時,應避免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循環定義、否定形式、比喻定義、定義過寬或過窄。對以上各種錯誤定義舉例正確的是( )①循環定義:奇數就是偶數加1得到的數 ②比喻定義:教師職業是神圣的③否定定義:鵝不是被稱為雞的家禽 ④定義過寬:作家是指寫詩歌的一類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如果S.P為任意兩個外延相容的概念。下列能正確表示其相容關系的圖示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下列各組概念中,具有屬種關系的是( )A.西南財大——西南財大法學院B.花——花蕊C.資本——固定資本D.黨——黨員4.某班學生學習《邏輯與思維》之后,嘗試把形式邏輯運用到日常學習中去。甲組同學用圖表示兩個概念外延之間的關系。下列組合中符合下圖示意的是( )A.S-國體P-政體B.S-立法機關P-司法機關C.S-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P-生產資料所有制D.S-民族區域自治制度P-基本政治制度5.勞動法中的勞動者是指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獲得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勞動并獲取勞動報酬的人。下列屬于這一概念的外延的是( )①6歲時或能做家務的小明 ②北京冬奧會的青年志愿者③以直播帶貨為生的李小二 ④在某國有企業上班的張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在學習《邏輯與思維》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時,同學們得出了以下的結論。正確的是( )甲同學:“共青團員”與“大學生”是全同關系;“中學生”與“球迷”是交叉關系乙同學:“重工業”與“工業”是種屬關系;“動物”與“羊”是屬種關系丙同學:“《紅樓夢》作者”與“曹雪芹”是全同關系;“生物”與“動物”是種屬關系丁同學: “三角形”與“等邊三角形”是屬種關系;“教師”與“勞動模范”是交叉關系A.甲和乙 B.乙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7.下列能夠正確表達學生(a)、教師(b)、共產黨員(c)、大學生(d)四個概念 之間外延關系的圖是( )A. B.C. D.8.垃圾資源化,是將廢棄的垃圾分類后,作為循環再利用原料,使其成為再生資源。垃圾資源化,使垃圾和資源的外延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說明( )A.事物外延沒有確定的界限B.概念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C.內涵和外延并非固定不變D.內涵與外延是辯證統一的9.甲組同學用圖表示兩個概念外延之間的關系。下列組合中符合下圖示意的是( )A.S:基層群眾自治制度P:基本政治制度B.S:國體P:政體C.S:侵權責任P:違約責任D.S:擔保物權P:質權10.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這是從 方面界定“數字經濟“這個概念。( )A.內涵 B.外延 C.內涵和外延三課前預習1. 語詞 不同的場合2.(1) 性質和關系 本質屬性 內部規定性(2)思維形式3. 本質屬性 概括性4. 屬性 本質屬性 內部規定性5. 語詞 同一個概念 不同的場合6.(1) 相同部分 完全相同 包含 一部分外延(2) 不具有 矛盾關系 全異關系 外延之和四自我檢測1.A2.B3.C4.C5.D6.C7.C8.C9.D10.A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