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2023學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冊11.3實驗:導體電阻率的測量 導學案(含答案)基礎知識導學實驗1 長度的測量及測量工具的選用一、游標卡尺1.原理:利用主尺的單位刻度與游標尺的單位刻度的差值制成。不管游標尺上有多少個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總長度比主尺上的同樣多的小等分刻度少 1 mm。2.精度:對應關系為10分度0.1 mm,20分度0.05 mm,50分度0.02 mm。3.讀數:若用x表示由主尺上讀出的整毫米數,N表示從游標尺上讀出與主尺上某一刻線對齊的游標的格數,則記錄結果表達為(x+N×精度) mm。二、螺旋測微器1.原理:測微螺桿F與固定刻度B之間的精密螺紋的螺距為0.5 mm,即旋鈕D每旋轉一周,F前進或后退0.5 mm,而可動刻度E上的刻度為50等份,每轉動一小格,F前進或后退0.01 mm,即螺旋測微器的精確度為0.01 mm。讀數時估讀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測微器又叫千分尺。2.讀數:測量時被測物體長度的整毫米數由固定刻度讀出,小數部分由可動刻度讀出。測量值(mm)=固定刻度數(mm)(注意半毫米刻度線是否露出)+可動刻度數(估讀1位)×0.01(mm)。實驗2 金屬絲電阻率的測量一、實驗原理和方法由R=ρ得 ρ=,因此,只要測出金屬絲的長度l、橫截面積S和金屬絲的電阻R,即可求出金屬絲的電阻率ρ。1.把金屬絲接入電路中,用伏安法測金屬絲的電阻R。電路原理如圖所示。2.用毫米刻度尺測量金屬絲的長度l,用螺旋測微器量得金屬絲的直徑,算出橫截面積S。3.將測量的數據代入公式 ρ= 求金屬絲的電阻率。二、實驗器材被測金屬絲、螺旋測微器、毫米刻度尺、電池組、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導線若干。三、實驗步驟1.直徑測定用螺旋測微器在被測金屬導線上的三個不同位置各測一次直徑,求出其平均值d,計算出導線的橫截面積S=。2.電路連接按如圖所示的原理電路圖連接好,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電路。3.長度測量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接入電路中的被測金屬導線的有效長度,反復測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4.U、I測量把上圖中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片調節到最左端,電路經檢查確認無誤后,閉合開關S,改變滑動變阻器滑動片的位置,讀出幾組相應的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I和U的值,記入表格內,斷開開關S。5.拆去實驗線路,整理好實驗器材。四、數據處理1.在求Rx的平均值時可用兩種方法(1)用Rx=分別算出各次的數值,再取平均值。(2)用U I圖線的斜率求出。2.計算電阻率將記錄的數據Rx、l、d的值代入電阻率計算公式ρ=Rx=。五、誤差分析1.金屬絲的橫截面積是利用直徑計算而得,直徑的測量是產生誤差的主要來源之一。2.采用伏安法測量金屬絲的電阻時,由于采用的是電流表外接法,測量值小于真實值,使電阻率的測量值偏小。3.金屬絲的長度測量、電流表和電壓表的讀數等會帶來偶然誤差。4.由于金屬絲通電后發熱升溫,會使金屬絲的電阻率變大,造成測量誤差。六、注意事項1.本實驗中被測金屬導線的電阻值較小,因此實驗電路一般采用電流表外接法。2.實驗連線時,應先從電源的正極出發,依次將電源、開關、電流表、待測金屬導線、滑動變阻器連成主干線路,然后再把電壓表并聯在待測金屬導線的兩端。3.測量被測金屬導線的有效長度,是指測量待測導線接入電路的兩個端點之間的長度,亦即電壓表兩端點間的待測導線長度,測量時應將導線拉直,反復測量三次,求其平均值。4.測金屬導線直徑一定要選三個不同部位進行測量,求其平均值。5.閉合開關S之前,一定要將原理圖中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使接入電路的電阻最大處。6.在用伏安法測電阻時,通過待測導線的電流強度I不宜過大(電流表用0~0.6 A量程),通電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金屬導線的溫度明顯升高,造成其電阻率在實驗過程中逐漸增大。7.求Rx的平均值時可用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用Rx=算出各次的測量值,再取平均值;第二種是用圖像(U I圖線)來求出。若采用圖像法,在描點時,要盡量使各點間的距離拉大一些,連線時要盡可能地讓各點均勻分布在直線的兩側,個別明顯偏離較遠的點可以不予考慮。重難問題探究1、游標卡尺的主尺的最小刻度是多少?2、游標卡尺的原理是多少?3、游標卡尺的讀數原理是什么 基礎小題試練1.一同學在某次實驗中測量一物體長度,記錄結果為11.75 mm,則該同學所使用的測量工具可能為( )A.10分度的游標卡尺 B.20分度的游標卡尺 C.50分度的游標卡尺 D.螺旋測微器2.在“測金屬絲電阻率”的實驗中,經測量得該金屬絲接入電路的長度為,金屬絲的直徑為d,金屬絲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分別為,則金屬絲的電阻率可表示為。由表達式分析對電阻率的測量誤差影響最大的是( )A.金屬絲的直徑 B.金屬絲兩端的電壓 C.流過金屬絲的電流 D.金屬絲的長度3.某同學要測量一均勻新材料制成的圓柱體的電阻率ρ,實驗中需要測出其長度和直徑。(1)用20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其長度,游標尺有刻度部分總長為________mm,每一分度為_______mm,與主尺上最小分度相差_______mm;如圖甲所示,金屬絲長度_______mm;(2)用螺旋測微器測量其直徑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其直徑________mm。4.為了精確測量某待測電阻的阻值(大約),有以下器材可供選擇:電流表:(量程0~50 mA,內阻約)電流表:(量程0~3 A,內阻約)電壓表:(量程0~3 V,內阻約)電壓表:(量程0~15 V,內阻很大)滑動變阻器:(0~,允許最大電流2.0 A)滑動變阻器:(0~,允許最大電流0.5 A)電源:E(電壓約為3 V,內阻不計)開關S一個,導線若干;(1)電流表應選__________,電壓表應選_________,滑動變阻器應選_________。(均填器材代號)(2)請在虛線框中畫出測量電阻的實驗電路圖。(要求電表讀數的范圍盡可能大一些)(3)通過分析,在本實驗中的測量值_______真實值(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游標卡尺不用估讀,10分度的游標卡尺精度為0.1 mm,50分度的游標卡尺精度為0.02 mm,螺旋測微器精度為0.01 mm,但需要估讀一位。記錄結果為11.75 mm,精度不是0.1 mm,也不符合螺旋測微器估讀結果;如果精度是0.02 mm則讀數末尾不會是0.05 mm,所以只有20分度的游標卡尺精度為0.05 mm,故選B。2.答案:A解析:由,可知金屬絲直徑d對電阻率的測量誤差影響最大,A正確。3.答案:(1)(2)4.700解析:(1)由圖甲可知,游標卡尺主尺示數為50 mm,游標尺示數為則長度為;(2)由圖乙所示可知,螺旋測微器固定刻度示數為4.5 mm,可動部分示數為,則直徑。4.答案:(1)(2)如圖所示(3)小于解析:(1)因電源電壓約為3V,故電壓表應選,電阻的阻值大約為,通過待測電阻的電流的最大值約為50 mA,因此電流表選;為方便實驗操作,滑動變阻器應選量程較小的,即選。(2)因待測電阻的阻值(約為),有,所以采用電流表外接法;又要求電表讀數的范圍盡可能大一些,所以滑動變阻器應采用分壓式接法。(3)由于電壓表的分流作用,流經電流表的電流要大于流經的電流,電壓表測量值準確,由歐姆定律可知,在本實驗中的測量值小于真實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