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2023學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3.3牛頓第三定律 導學案(含答案)基礎知識導學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定義:物體間相互作用的一對力,互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跳水運動員用力踩跳板后,是什么力將運動員彈向空中?提示:跳板對運動員的反作用力。2.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并且相互依賴,同時存在。關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③④。①物體間可能只有作用力,沒有反作用力。②物體間先有作用力,然后才有反作用力。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④相互作用的一對力中,稱哪一個力是作用力是任意的。二、牛頓第三定律歇后語:雞蛋砸石頭——不自量力。石頭對雞蛋的作用力大于雞蛋對石頭的作用力嗎?提示:石頭對雞蛋的作用力等于雞蛋對石頭的作用力。1.內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2.表達式: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三、物體受力的初步分析1.受力分析的順序:重力→彈力→摩擦力。2.一對平衡力與一對相互作用力。一對平衡力 一對相互作用力對象 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作用在兩個物體上種類 不一定(選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同一種類的力 一定(選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同一種類的力 某同學學習牛頓第三定律后,總結出以下結論: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為零。②一個人在用力打拳,可見一個力可以只有施力物體沒有受力物體。③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質的力。④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均受彈力的作用。⑤對物體受力分析時,若不受彈力,則一定不受摩擦力。你的判斷:正確的結論有③⑤。重難問題探究1.“掰腕子”是比較腕力大小的一種常見比賽。在一次“掰腕子”比賽中,甲輕松地勝了乙。思考:甲之所以獲勝是否是因為甲對乙的作用力大于乙對甲的作用力?2.如圖所示,滑雪運動員正沿斜坡高速下滑。思考:有人說運動員受到了下滑力的作用,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基礎小題試練1.對于牛頓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重力沒有反作用力B.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一定同時產生C.物體加速運動時,作用力總是大于反作用力D.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等大的,所以任何情況下都能平衡2.一本書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對書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 )A.地面對桌子的支持力 B.書對地球的吸引力C.地球對書的吸引力 D.書對桌面的壓力3.踢足球是青少年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足球運動中包含豐富的物理常識。如圖所示,某校一學生踢球時( )A.腳對球的作用力與球對腳的作用力大小相等B.先有腳對球的作用力,后有球對腳的反作用力C.腳對球的作用力與球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D.腳對球的作用力與球對腳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4.“象步虎掌”是同學們喜歡的傳統體育游戲之一。游戲開始前,水平地面上甲、乙兩位同學相隔一定距離站立,然后伸出雙掌水平相抵且稍發力。開始后雙方用巧力向前推出或向后縮讓,腳掌先移離原位者為輸。如圖所示,游戲開始前甲、乙處于靜止狀態,則此時( )A.甲對乙的推力是由于乙的手掌發生形變產生的B.甲對乙的推力可能大于乙對甲的推力C.以甲、乙整體為研究對象,甲和乙各自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D.甲、乙受到的摩擦力與各自的重力成正比,與受到的推力無關5.如圖所示,汽車里有一水平放置的硅膠魔力貼,魔力貼上放置質量為m的小花瓶。汽車在水平公路上勻速向前運動的過程中( )A.小花瓶受到的靜摩擦力水平向前B.小花瓶受到的靜摩擦力水平向后C.魔力貼對小花瓶的支持力與小花瓶對魔力貼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D.魔力貼對小花瓶的支持力與小花瓶對魔力貼的壓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重力的反作用力為物體對地球的吸引力,故A錯誤;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故B正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錯誤;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平衡。故D錯誤。2.答案:D解析: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力的性質相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書對桌面的壓力,D正確。3.答案:A解析:腳對球的作用力與球對腳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選項A正確,選項D錯誤;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同時存在、同時消失的,選項B錯誤;腳對球的作用力與球的重力不是一對平衡力,因為球不是處于平衡狀態,所以選項C錯誤。4.答案:C解析:甲對乙的推力是由于甲的手掌發生形變產生的,選項A錯誤;相互作用的推力大小相等,選項B錯誤;甲、乙處于靜止狀態,甲、乙為整體時,各自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選項C正確;靜摩擦力與重力大小無關,與推力平衡,選項D錯誤。5.答案:D解析:當汽車在水平公路上勻速向前運動的時候,小花瓶與汽車之間沒有相對運動趨勢,此時小花瓶不受靜摩擦力,選項A、B錯誤;魔力貼對小花瓶的支持力與小花瓶對魔力貼的壓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