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實施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導學案班級: 姓名:一、學習目標知識目標:了解科學技術和教育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懂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能力目標:認識發展科學技術和教育的戰略意義,辨證地看待發展經濟與發展科技、教育之間的關系。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科技和教育的力量,樹立熱愛科學、勤奮學習的觀念,自覺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二、重點、難點:科技教育人才的重要性;如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三、學習過程:【核心知識 自主學習】請同學們看書獨立完成以下問題1、科技的重要性①科學技術是 。②中國的發展離不開 。從整體上看,我國科技的___能力不強,科技總體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 ,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有許多 的地方(這是我國的科技國情)。要迅速提高我國的生產力水平,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必須加快發展科學技術。③把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同推進改革開放和發展先進的___結合起來,是實現我國生產力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要求。④發展__、教育,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大計,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2、教育人才的重要性①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 競爭和 的競爭。②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 ,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__。③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條,就是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 _ 的軌道上來。④中國未來的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靠___,基礎在__。只要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國為 ,化人口壓力為 ,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戰略主動地位。⑤發展科技、__,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大計,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3、創新的重要性①要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就必須加強 創新和 創新。②____已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③如果我們的 上不去,一味靠技術引進,就永遠難以擺脫 。④ 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現代人應該具備的素質。(P143)4、怎樣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①必須始終堅持 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②必須加強 創新和 創新,而要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 能力。③必須全面深化科技、__改革,積極推進科技、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課堂檢測】(一)、單項選擇題1、2008年9月,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航天員翟志剛首度實施空間出艙活動,實現了我國空間技術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跨越,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關鍵技術的國家。這說明( )①我國已成功抵制外國科學技術的影響,成為世界第三大航天強國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③科技創新能力已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④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建立創新型國家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2、“神舟七號”太空行走;“嫦娥二號”繞月漫步;“天河一號”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研制成功……這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取得說明( )A.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發展科學技術是我國一切工作的中心B.中國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我國的總任務是發展科學技術C.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D. 我國的科技發展水平是世界上最高的3、2011年1月14日,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學科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師昌緒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獲得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勵在科技等領域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說明( )A. 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B. 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一直占據領先地位C. 我國堅持將人才競爭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D.獎勵才能出人才。4、2010年10月18日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發布公報稱:“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這表明( )A、科技是民族振興的基石,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B、科技進步與創新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C、要把發展教育事業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D、中國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5、2010年9月28日,在滬杭高鐵運行試驗中,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和諧號”CRH308A新一代高速列車動車組,最高時速達416.6公里,創世界運營鐵路運行試驗最高速度。目前,時速超過500公里的超高速列車也在加緊試驗、研制之中。這說明( )①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經濟的競爭、科技的競爭②我國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基本國策,建設創新型國家③科技創新能力已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②④(二)、材料分析材料一、十一五期間,超過1萬億的國家財政科技經費投入,一系列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目前,我國第二顆月球衛星嫦娥二號在軌半年的探測工作已經全面展開,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二號,從首次載人航天到實現太空行走,中國航空完成了一次次自我突破。實現跨越的不僅僅在航天科技,過去五年間,中國科技呈現給世界的是一系列重大高新技術領域的全面開放。我國相繼有三臺千萬億次計算機問世,成為繼美國后第二個能研制千萬億次計算機的國家;我國自主設計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下潛至3759米,在載人深度和作業能力上居世界前列;我國第一座電子反應堆首次達到臨界,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第四代先進核能技術的國家。材料二、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目前,全世界86%的研發投入、90%以上的發明專利都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我國許多產業雖然在規模上不斷擴大,但由于缺乏核心技術,失去了許多應得的利益。比如,美國蘋果公司生產iPod影音播放器并不是他的“產品”,因為從頭到尾,蘋果公司連iPod的一個螺絲釘也沒生產而是只提供了慨念和設計,只“創”不“造”。在190美元的利潤中,制造零件的菲律賓和中國臺灣公司各自收入不超過10美元,中國大陸的組裝工廠只收入3美元,而蘋果公司憑“創”卻獲得160多美元。(1)材料一中我國科技成果的取得是我國堅持實施 戰略,建設 國家的必然結果。(2)材料二表明什么道理?(3)科技實力決定國家命運。在科技迅猛發張的今天,誰不重視科技,誰就要被淘汰。因此,我國正積極建設“創新型國家”。你能為此提出些具體的建議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