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0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1、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2、祖沖之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他運用的“割圓術”是劉徽最早提出的。一、選擇題1.下面關于《齊民要術》的內容說法錯誤的是A.介紹農林牧副漁的生產技術和方法B.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C.提倡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D.總結我國南方地區勞動人民的生產經驗2.中國古代科技巨匠不計其數,祖沖之、賈思勰二位科學家的共同點是①都生活在北朝②注重實踐③都在數學領域取得了領先世界的成就④在科學研究中刻苦鉆研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3.山東壽光是中國“蔬菜之鄉”,也是北朝著名農學家賈思勰的故鄉。賈思勰的著作《齊民要術》被譽為“中國五大農書之首”,他在書中寫道:“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賈思勰這一觀點的核心是A.要及時地改進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B.農、林、牧、副、漁等方面要協調發展C.種植農作物要遵循自然規律,因地制宜,不誤農時D.要多種經營,提倡商品生產4.最早提出了“極限”思維的圓周率的正確計算方法的是A.祖沖之 B.劉徽 C.張仲景 D.華佗5.在世界數學史上第一次將圓周率(π)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后的第7位數字,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的數學家是A.祖沖之 B.賈思勰C.張仲景 D.司馬遷6.下圖人物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位著名科學家,下列史實與他有關的是①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推算到小數點以后的第7位數字②測算出一年的時間,與現代天文科學測得的結果比較,只相差50秒③寫有數學著作《綴術》一書④所著《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鐘繇獨創楷書,他的書法剛柔并濟,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后人稱他的楷書為絕世之作,鐘繇生活的時期是A.東漢 B.唐朝 C.曹魏 D.東晉8.《蘭亭集序》是中國古代書法藝術的代表作品,下列關于對其相關解讀正確的是A.《蘭亭集序》是顧愷之的代表作B.《蘭亭集序》作者被譽為“書圣”C.《蘭亭集序》創作于西晉時期D.《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草書”9.顧愷之不僅擅長繪畫,文章和詩也寫得很好。以下屬于顧愷之代表作的是A.《步輦圖》 B.《洛神賦圖》 C.《送子天王圖》 D.《清明上河圖》10.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文化取得重大成就的因素包括①北方各族人民的大融合②江南經濟的開發與發展③統治者的高度重視④科學家的不懈努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綜合題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順天時,量地力,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順應天時,裁量地力,根據規律辦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卻多,如果放縱情欲違背大道,就會白白勞動而沒有收獲。)(1)材料一出自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它的作者是? 材料一反映了這位農學家什么樣的思想?(2)請為圖一人物做一張名片(如圖三)。(3)圖二書法作品是哪一位書法家的代表作。由于他在書法上杰出的藝術成就,被后人譽為什么?(4)魏晉南北朝時期,最著名的畫家是誰。試舉一例他流傳下來的作品。(5)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統治者為了宣揚佛教,開鑿了許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有______。參考答案1.D【詳解】題干提供了關鍵信息“《齊民要術》的內容”、“錯誤”,《齊民要術》是北魏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書,它的內容相當豐富,介紹農、林、牧、副、漁的生產技術和方法,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提倡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A、B、C項說法是正確的,D項說法是錯誤的。故答案為D。2.D【解析】本題是排列組合型題目,可以用排除法解答,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祖沖之生活在南朝、賈思勰生活在北朝,賈思勰的主要貢獻是在農學領域,因此①、③項不是“共同點”,排除含有①或③的ABC三項。D選項正確。3.C【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齊民要術》中語句“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的意思是順應天時,裁量地理,根基規律辦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卻多,如果放縱情欲違背大道,就會勞動而沒有收獲。從中可以看出這部農業科學技術著作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因地制宜,不誤農時。C符合題意,AB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4.B【解析】依據課本所學,南朝的祖沖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祖沖之利用發展前人創造的“割圓術”,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即“π”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后的第7位。A符合題意;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首創割圓術,為計算圓周率建立了嚴密的理論和完善的算法,B不合題意;漢代最著名的醫學家是華佗和張仲景。東漢末年,張仲景認真鉆研醫學,寫成了《傷寒雜病論》,C不合題意;漢代著名的醫學家華佗擅長外科手術,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D不合題意。由此分析可知,ACD不合題意,選擇答案B。5.A【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在,祖沖之是南朝宋、齊之際著名的科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后第七位,比歐洲人早了約1000年,A項符合題意;賈思勰是農學家,張仲景是醫學家,司馬遷是歷史學家,由此排除BCD三項。故選A。6.A【解析】根據題干圖片人物是祖沖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祖沖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最突出的成績是在數學領域求得比較精確的圓周率,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推算到小數點以后的第7位數字,祖沖之測算的一年的時間,與現代天文科學測得的結果比較,只差50秒,祖沖之還寫了一部數學著作《綴術》,《綴術》在唐朝時期被用作學校的課本,后來傳到日本、朝鮮,也被用作教材,①②③符合題意;《齊民要術》是中國杰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④不符合題意;所以答案選A。點睛:解題的關鍵是抓住人物祖沖之,結合①②③④的題型最好的解題方法是排除法來解答本題,①②③都是祖沖之的成就,符合題意;《齊民要術》是中國杰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④不符合題意,可以排除,由此得出正確答案。7.C【解析】【詳解】依據所學可知,曹魏時期的鐘繇獨創楷書,他的書法剛柔并濟,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后人稱他的楷書為絕世之作,故C符合題意;東漢、唐朝、東晉與題干無關,故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8.B【詳解】東晉王羲之將書法藝術提高到一個新階段,當時的人就稱贊他的書法為古今之冠,筆勢“飄若浮云、矯若驚龍”,被后人稱為“書圣”。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故B說法正確,符合題意;《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故A說法錯誤,排除;《蘭亭集序》創作于東晉時期,故C說法錯誤,排除;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故D說法錯誤,排除D。故選B。9.B【詳解】結合所學可知,《洛神賦圖》的作者是顧愷之,故B符合題意;《步輦圖》的作者是閻立本,故A不符合題意;《送子天王圖》的作者是吳道子,故C不符合題意;《清明上河圖》的作者是張擇端,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C【解析】此題考查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文化成就取得原因。根據課本所學,魏晉南北朝,北方各族人民的大融合,生產技術和生活習俗上相互影響。江南經濟的開發與發展,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這些為科技發展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環境,經濟基礎。還有祖沖之等科學家的不懈努力。選擇答案C。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七年級歷史上冊·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11.(1)賈思勰;因地制宜.(2)(3)王羲之;書圣.(4)顧愷之;《女史箴圖》或《洛神賦圖》.(5)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解析】(1)依據材料一“順天時,量地力,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出自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齊民要術》,它的作者賈思勰,材料反映根據規律辦事,順應天時,裁量地力,這反映了賈思勰因地制宜的思想。(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一人物是祖沖之,祖沖之是我國南朝宋、齊之際著名的數學家,科學家;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三方面.在數學方面,他寫了《綴術》一書,祖沖之算出圓周率的數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相當于精確到小數第7位;他還制定了當時最先進的歷法《大明歷》。(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二書法作品是《蘭亭序》,是書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羲之被后人稱為“書圣”。(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最著名的畫家是顧愷之;他一生創作的畫很多,代表作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5)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宣傳佛教,北朝的統治者令人在許多地方劈山削崖,開鑿石窟,雕造佛像,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輝煌的石窟藝術;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是著名的兩大石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