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5課 古代非洲與美洲一學科核心素養唯物史觀:通過對非洲、美洲文明的學習,認識經濟基礎在各個文明興起中的決定作用。時空觀念:非洲和美洲相對孤立,但非洲受阿拉伯文明影響較深,美洲則完全獨立發展起自己的文明。歷史解釋:通過了解非洲、美洲的區域文明成果,對此時期非洲文明的特點及其興盛的原因做出正確的歷史解釋。史料實證:通過史料了解古代非洲、美洲主要文明區域及其文明成果,認識非洲、美洲文明的多元面貌家國情懷:非洲、美洲雖然自然環境相當不同,但都創造了自己的文明,發展出了獨特的國家治理制度,認識到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區人民共同創造的,感受文明具有多元性和文明在交流中發展、在閉塞中衰亡的道理。二學習重難點重點:古代非洲與美洲的文明各有特點難點:古代非洲與美洲的文明各有特點。三課前預習1.成就:班圖人文明成果及文明擴展(1)居民:班圖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班圖”意為人或人民,班圖人因說班圖語而得名),又稱班圖尼格羅人;主要是黑色人種;主要以信仰________為主,少部分信仰________。(2)貢獻:農業 培育出了_____西瓜和________等畜牧業 馴養了牛,引進了綿羊和山羊等冶鐵業 掌握了冶鐵技術活動區域 逐漸擴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到11世紀,班圖人成為當地的主要居民,農業、畜牧業和冶鐵技術也傳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區。2.桑海帝國:(1)發展歷程:桑海原為馬里屬國,后利用馬里內亂崛起,攻滅馬里,確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紀達于極盛。16世紀末,桑海因遭遇外來入侵逐漸衰落。(2)政治經濟文化:實行________,官吏直接由國王任免;擴大________,________成為生產中的重要力量;興建學校,鼓勵文化發展3.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獨立培育出其他大陸沒有的很多農作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在________和________發展的基礎上,印第安人先后在中南美洲創造了________、________和印加文明。美洲文明 瑪雅文明 阿茲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興盛期 約4世紀—9世紀瑪雅文明達于極盛,建立眾多的城市國家 16世紀初,阿茲特克國家進入鼎盛時期,建都特諾奇蒂特蘭 15世紀末16世紀初,印加國家發展到鼎盛時期地理范圍 中美洲________半島 今________地區 庫斯科地區政治統治 (階級關系)氏族首領、貴族和祭司構成________一般氏族成員成為平民,從事________和手工業 (1)上層階級壟斷________掌握軍隊;(2)被征服者由原來的________首領管理,但需向阿茲特克人繳納________如糧食、服裝、________和________等 (1)最高統治者是國王,世襲繼承,擁有_____________和軍事大權;(2)將全國劃分為________大政區,每個政區設一個長官,由________充任;(3)帝國修建了完善的________系統;(4)被征服地區的部分或全部居民________到新地區,以防止他們反抗。社會經濟 (1)農業:以種植玉米為主(2)手工業:制造精美的陶器 以農業為主,發明“________”,擴大耕地面積; (1)土地、________和________歸國家所有(2)為征兵和征稅,政府編制了________;文化 (1)城市建筑:精美,面積廣闊,能建造用于________的________廟宇(2)發明文字;(3)用復雜的歷法紀年;(4)采用________進位制,可能知道“零”的概念 城市建筑:(1)都城建于特斯科科湖中心的小島上,面積廣闊,人口眾多,水渠和道路縱橫交錯(2)都城內有________供應全城淡水,為方便交通,渠上架設了多座________ 結繩記事4.強盛的奧斯曼帝國(1)建立:1453年,攻占____,滅亡拜占庭帝國。(2)擴張:到16世紀后期,奧斯曼帝國先后征服西亞和____部分地區,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3)統治①政治:最高統治者是____,____和封建主是統治階級,工商業者和農民承擔各種苛捐雜稅②經濟:15—16世紀,首都____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心;控制了連接____的商路,對過往商品征收重稅,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受到一定影響5.帝國的鼎盛(1)擴張:7世紀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規模向外擴張,到8世紀中期建立起地跨____三洲的大帝國。(2)鼎盛①政治穩定:最高統治者____掌握政治、軍事和宗教大權,下設各部大臣,輔助哈里發分掌行政、財政和宗教等事務②經濟繁榮:手工業和商業得到很大發展,阿拉伯商人在各地區從事著陸上和海上貿易;城市繁多,都城____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③文化燦爛:融合____,在文學、藝術、科學和思想等領域取得重要成就四自我檢測1.有觀點認為,在醫學、歷法、習俗、音樂等方面,印第安與中國古代十分相似。另外,墨西哥瓦哈卡地區印第安人“我”“你”“他”的發音及瑪雅人“人”“鎮”“銀”等發音與漢語發音相同。美國考古學家也宣稱在美西海岸海底發現了3000年前古代中國的石錨……以下推論,合理的是( )A.美洲文明與中國有關聯 B.美洲文明源于中華文明C.中華文明優于美洲文明 D.美洲文明在發展中迷失2.花刺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數學家,他第一個使用包括“0"在內的數碼代替阿拉伯原來的字母記數法。這套數碼也憑借其著作傳入歐洲,后為世界所采用,被稱為“阿拉伯數字",大大促進了計算科學的發展。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阿拉伯人發明了這套數碼 B.阿拉伯人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C.阿拉伯人創立了伊斯蘭教 D.阿拉伯人傳播了光輝燦爛的西方文化3.“(摩加迪沙)是一座極大的城池……當地出產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無上珍品,遠銷埃及等地。”14世紀伊本·白圖泰描述的上述現象出現于( )A.非洲西部 B.非洲東部 C.非洲南部 D.非洲北部4.1562年7月,西班牙神父狄亞哥·迪蘭達親手燒毀了成千上萬的瑪雅古籍抄本、故事畫冊和書寫在鹿皮上的象形文字書卷。根據材料分析可知,今天研究瑪雅文明的不利因素是( )A.西方殖民者的持續破壞 B.瑪雅文明的徹底消失C.瑪雅文明原始資料缺失 D.瑪雅古籍抄本被銷毀5.關于瑪雅文明迅速衰敗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人口膨脹、糧食危機、自然災害和外族入侵等說法。如有人從考古的角度證明瑪雅文明衰敗的時間恰好是該地常年干旱時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有考古證據,所以瑪雅文明衰敗的原因是自然災害B.歷史解釋受史料、立場和角度等各種因素的影響C.新航路開辟后的殖民擴張導致瑪雅文明開始衰敗D.解釋眾說紛紜,無法知曉瑪雅文明迅速衰敗的原因6.“浮動園地”(如下圖所示)是一種創造性擴大耕地面積的方法,耕種者每年可以從園地中獲得 7 次收成,直到今天某些地區仍然使用這種耕作方式。發明這一做法的是( )A.瑪雅人 B.阿茲特克人 C.印加人 D.班圖人7.津巴布韋國家在其鼎盛時期便向外擴張,石建文化迅速向外傳播,類似于大津巴布韋的石建出現于高原的東部、西南部、中部和北部。從中可以看出( )A.戰爭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B.巨石文化并非津巴布韋獨有C.津巴布韋已經發展到較高文明階段 D.巨石文明是由地理環境決定的8.2018年,考古學家在危地馬拉北部發現復雜的高架道路網,連接這一區域所有的瑪雅城市,就算是雨季也能方便通行,而且路幅夠寬。專家還發現“驚人的防御設施”,包括圍墻、防御墻和堡壘。這說明當時瑪雅( )A.商品經濟非常發達 B.車輛人員往來不絕C.城市之間戰爭頻繁 D.形成中央集權國家9.如表為古代美洲瑪雅人的婚姻習俗。這些習俗( )“婚役” 婚前,男子要在女方家里居住六七年之久,幫岳父打“長工",如果表現不好,岳父可將男子趕走,男子就會成為眾人的笑柄“聘禮” 男方必須要準備比較貴重的聘禮,常常給男方再婚帶來很大的經濟壓力A.助長了瑪雅社會的奢侈之風 B.維護了貴族等級制度C.有利于增強瑪雅社會的穩定 D.提高了女性社會地位10.如圖所列為12世紀前期法蘭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間的若干舉措。這些舉措旨在A.推動城市崛起 B.加強國王權力 C.建立民族國家 D.發展莊園經濟參考答案:三課前預習1. 伊斯蘭教 基督教 甜高粱 棉花2. 中央集權 對外貿易 奴隸3. 馬鈴薯 玉米 番茄 花生 農業 貿易 瑪雅 阿茲特克 尤卡坦 墨西哥 統治階級 農業 官職 部落 貢賦 寶石 老鷹 行政 立法 四 貴族 道路 遷移 浮動園地 礦藏 牲畜 人口調查表 祭祀 金字塔 20 引水渠 橋梁4. 君士坦丁堡 北非 蘇丹 宗教上層 伊斯坦布爾 亞歐5. 亞非歐 哈里發 巴格達 東西方文化四自我檢測1.A2.B3.B4.C5.B6.B7.A8.C9.C10.B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