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6課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一學科核心素養1.唯物史觀:通過學習,了解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新高潮的表現,正確評價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2.時空觀念:借助時間軸和地圖,認識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所處的特定時空環境,抓住其特定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3.史料實證:通過分析相關漫畫、新聞報道和學者著述,了解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過程及其特點。4.歷史解釋:通過歷史材料和歷史表述,分析這一時期亞非拉民族民主高漲的原因,理解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對國際秩序的影響。5.家國情懷:通過學習,讓學生認識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不畏強暴、英勇斗爭,追求民族解放的偉大精神;加強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認同中國對公正合理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追求。二學習重難點【重點】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特點及歷史意義。【難點】理解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對國際秩序變化的影響。三課前預習1.埃及的華夫脫運動(1)埃及的獨立運動:以____為首的華夫脫黨領導埃及人民,通過____、示威、____、罷課、罷市,以及進行____等斗爭方式,迫使英國承認埃及為____主權國家,但英國保留了在埃及____、____蘇伊士運河、____等特權。(2)埃及的民主運動:1922年3月,埃及宣布為獨立的____國家,次年頒布第一部____。以后,華夫脫黨進行了護憲運動,要求英國放棄特權,但未獲完全成功。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甘地提出以____、____和____爭取印度自治和獨立的思想;通過____、運用____策略與英印當局進行斗爭的思想。(2)第一階段(____年)____發生后,甘地號召印度人民通過____英國人授予的爵位、封號和名譽職位,____、____、抵制法院和立法機關,恢復____和不買____布,以及抗稅等手段,與英印當局斗爭。(3)第二階段(1930-1934年)甘地向英印當局提出降低地稅、廢除食鹽____、取消____、實行____保護、釋放政治犯等要求。在遭到拒絕后,甘地進行“____”,親自到海濱取海水制鹽。甘地的行動引發了各地的____斗爭,迫使當局答應了他的部分要求。(4)第三階段(1940-1942年)甘地發動了要求英國立即撤離的“____”行動。英印當局逮捕了甘地和國大黨重要領導人,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陷入____。13.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列寧主義的形成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舉行第二次代表大會,標志著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黨的指導思想是“布爾什維主義”,也就是________。十月革命的勝利(1)背景①________勝利后,兩個政權并存。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掌握政權。②《四月提綱》指明革命方向。1917年4月,列寧提出了將俄國革命從________。(2)進程①占領冬宮:________年11月7日,即俄歷10月25日,革命武裝占領臨時政府所在地________。②成立新政權a.成立: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宣布推翻臨時政府,成立________,________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b.意義:標志著蘇維埃政權在俄國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個________的誕生。(3)意義①是俄國與世界歷史進程中的劃時代事件。②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________領導的國家,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世界格局,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實的偉大飛躍,開辟了人類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新紀元。③沉重打擊了________對世界的統治,極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改變了20世紀的世界格局。④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社會制度的________,成為世界歷史的重要內容。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1)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背景 十月革命勝利后,國內外的________聯合起來,企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目的 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來保證________的勝利內容 實行________,將農民除口糧、種子糧以外的一切余糧收集到國家手中作用 保證了前線的糧食供應,緩解了城市饑荒,但嚴重損害了________的利益,導致戰后的經濟和政治危機(2)新經濟政策①概況:時間 1921年3月內容 a.重心是調整國家與農民的關系,通過________等市場機制建立工農聯盟b.允許________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并以租讓制等形式在一些經濟部門引入外國資本作用 穩定和恢復了國民經濟,鞏固了蘇維埃政權②綜合認識:材料下表是蘇俄(聯)1921—1925年農業生產恢復和發展的情況項目 1921年 1923年 1925年糧食作物耕作面積(萬公頃) 6620 7860 8730糧食作物產量(億普特) 22.13 34.55 44.24思考:材料中反映了蘇俄(聯)在農業生產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導致這一變化的政策因素是什么 對農民有什么影響 a.變化:1921年后糧食作物耕作面積及產量增長較快。b.政策因素:________。c.影響:減輕了農民的經濟負擔;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工農聯盟和政權的鞏固。蘇聯模式(1)背景①________年12月,“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簡稱“蘇聯”。②1924年1月,列寧逝世。(2)措施:在斯大林領導下,先后實施“________”和“農業集體化”。(3)結果:經過兩個“五年計劃”,到1937年,蘇聯宣布基本實現了“________”目標,主要工業部門的產量躍居歐洲首位、世界第二位。(4)特點①在經濟上表現為生產資料公有制,實行自上而下的________。②政治上表現為權力高度集中。(5)評價積極性 ①蘇聯在很短時間內從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小農國家發展為世界工業強國②蘇聯模式奠定了強大國家的基礎,為后來取得________的勝利創造了物質條件,為蘇聯贏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消極性 排斥________,片面發展重工業,在農業集體化中采用強制手段,導致國民經濟________,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落后,消費水平相對較低以圖解史:4.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與改革(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國家 特點阿根廷 ____領導,舉行反對外國資本的罷工,與警察戰斗智利 左派力量團結其他社會階層,成立____政府,防止____勢力上臺尼加拉瓜 1926年,____領導反對美國扶植的____政權的武裝斗爭,以“把____侵略者趕出國土”為目標,高舉象征“自由或死亡”的戰旗,迫使美軍于____年撤出尼加拉瓜。后遭當局刺殺。桑地諾被譽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標志”墨西哥 卡德納斯任總統期間,對內推行____改革,改組國民革命黨,發展教育,限制____,遏制____勢力,確立總統一任制度;對外捍衛國家____和本國____,將石油行業收歸____,引領墨西哥走上____之路5.概況(1)東亞:1921年,____成立;1924年國共兩黨實現了____取得了重大成果;1926年____中收回____,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大革命失敗。中國共產黨繼續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2)東南亞①____共產黨人發動了反對荷蘭殖民統治的民族大起義:1920年____成立,1926—1927年,印尼共產黨領導了第一次反對荷蘭殖民統治的武裝起義,后被鎮壓;1927年,____等人成立民族主義政黨印尼民族黨,采取與殖民當局不合作政策,爭取民族獨立,民族資產階級開始掌握獨立運動的領導權。②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國殖民統治的斗爭。(3)西亞: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地,爆發了反對英法占領的斗爭。(4)南亞:在甘地和資產階級政黨國大黨的領導下,多次發起“____”運動。經歷了第一階段(1920—1922年)土布運動、第二階段(1930—1934年)食鹽進軍、第三階段(1940—1942年)提出英國立即退出印度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陷入低谷。四自我檢測1.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除向非洲國家提供大量經援貸款外,還與非洲國家開展了廣泛的濟技術合作。1974~1980年,中國先后與45個非洲國家簽訂了100多項經濟技術合作協定。這表明我國致力于與非洲人民一起A.建立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 B.改善非洲的經濟治理機制C.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均衡發展 D.推動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2.近代以來帝國主義的民族壓迫和被壓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構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以下關于民族主義的言論按時間排序正確的是:( )①“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 ②“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③“印度人的印度” ④“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A.③④①② B.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① D.③④②①3.一位法國官員曾觀察到:“參與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這17.5萬非洲士兵,在法蘭西和佛蘭德的壕溝里掘好了舊非洲的墳墓。”這說明( )A.宗主國把殖民地人民投入到一戰 B.一戰激發了非洲民族意識的覺醒C.世界殖民體系在一戰后土崩瓦解 D.非洲大陸掀起了民族獨立的風暴4.柴魯爾是埃及獨立運動的領袖,1882年參加抗英戰爭,失敗后被捕監禁。1918年率代表團赴英談判,要求完全獨立,并起草《民族要求憲章》。由此可知柴魯爾( )A.領導埃及人民取得民族獨立 B.參加了阿拉比領導的反英斗爭C.肯定是祖國黨的領袖 D.始終主張對英國妥協5.甘地指出:愚見認為,與邪惡不合作正如與善良合作一樣,都是一種責任……我盡力向我的同胞表明: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惡,既然邪惡只能靠暴力來維持,那么對邪惡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由此可知,甘地主張( )A.發動民族大起義 B.開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C.控制蘇伊士運河 D.成立民族陣線聯合政府6.1917年墨西哥憲法頒布,憲法規定:“國家領土范圍內土地與水流之所有權本屬國家……國家在任何時候皆有權對私產加以限制……應采取必要措施以分散大地產;發展小土地持有制……”該憲法( )A.說明資產階級革命的完全勝利 B.說明美國對墨西哥的干涉破產C.標志著聯邦共和國的成立 D.一定程度反映了革命成果7.墨西哥獨裁者迪亞斯統治期間,鐵路和電報線路連接了整個墨西哥,采礦業產量激增,企業家們還建立起了煉鋼、玻璃和紡織業。但在此期間,墨西哥大量土地等資源被掌握在大地主、政客等手中。20世紀初墨西哥爆發暴力革命,迪亞斯的獨裁統治被推翻。這說明( )A.工業化造就新型革命力量 B.內憂外患引發暴力革命C.發展措施落后于時代發展 D.經濟發展推動政治變革8.“亞洲的覺醒和歐洲先進無產階級奪取政權斗爭的開始,標志著20世紀初所開創的全世界歷史的一個新階段”。亞洲出現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主要是由于( )A.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一定發展 B.世界殖民體系的衰退和瓦解C.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D.亞洲人民反帝斗爭走向聯合9.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的一些國家如印度、伊朗、中國民族解放運動一改過去由農民或地主階級領導的局面,呈現出新的特點。導致這一變化的經濟原因是亞洲( )A.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B.成為列強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C.各國民族工業有一定程度的發展 D.各國傳統自然經濟完全遭到破壞10.以下三幅圖片中的信息反映了一戰后A.反對殖民侵略成為亞洲各國共同訴求 B.亞洲民族民主運動高漲C.新興力量成為革命的領導者 D.世界殖民體系走向瓦解參考答案:三課前預習1. 扎格魯爾 游行 罷工 街壘戰 獨立 駐軍 控制 領事裁判權 君主立憲 憲法2. 愛 真理 非暴力 動員群眾 非暴力不合作 1920—1922 阿姆利則慘案 放棄 罷課 離職 手工紡織 英國 專賣 鹽稅 關稅 食鹽進軍 抗稅 退出印度 低谷3. 列寧主義 二月革命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的戰略和策略 1917 冬宮 蘇維埃政權 列寧 社會主義國家 無產階級 帝國主義 并存與競爭 敵對勢力 戰爭 余糧收集制 農民 糧食稅 私營企業 實行新經濟政策,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 1922 社會主義工業化 工業化 指令性計劃體制 衛國戰爭 市場經濟 比例失調4. 共產黨 民族陣線聯合 法西斯 桑地諾 反動獨裁 美國 1933 土地 教會 軍人 主權 資源 國有 現代化5. 中國共產黨 第一次國共合作 北伐戰爭 漢口九江英租界 印度尼西亞 印尼共產黨 蘇加諾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四自我檢測1.D2.B3.B4.B5.B6.D7.D8.A9.C10.B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