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魯科版(2019)必修第三冊 1.1 靜電的產生及其微觀解釋 學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魯科版(2019)必修第三冊 1.1 靜電的產生及其微觀解釋 學案(含答案)

資源簡介

第1節 靜電的產生及其微觀解釋
[學習目標]
1.知道使物體帶電的幾種方式。
2.理解電荷守恒定律的內容。
3.運用原子結構模型和電荷守恒的知識分析靜電現象。
4.通過實驗,觀察并分析靜電現象。
[基礎梳理]
一、靜電的產生
1.電荷
(1)電荷量:電荷的多少。在國際單位制中,電荷量的單位為庫侖,簡稱庫,符號為C。
(2)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2.摩擦起電:當兩個由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互相摩擦時,一個物體中某些原子的電子掙脫了原子核的束縛,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于是原來呈電中性的物體由于得到電子而帶負電,失去電子的物體則帶等量的正電。
3.接觸起電:當一個帶電體接觸導體時,電荷會發生轉移,使導體也帶電。
4.感應起電:當一個帶電體靠近導體時,由于電荷間相互吸引或排斥,導體中的自由電子便會靠近或遠離帶電體,使導體靠近帶電體的一端帶異號電荷,遠離帶電體的一端帶同號電荷,這種現象叫做靜電感應。利用靜電感應使金屬導體帶電的過程叫做感應起電。
二、產生靜電的微觀解釋
1.電荷守恒定律
表述:電荷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只能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在轉移過程中,電荷的總量不變。
2.摩擦起電的實質:兩個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相互摩擦,由于摩擦力做功,一個物體中的電子獲得能量,掙脫原子核的束縛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根據電荷守恒定律,一個物體失去電子帶正電,另一個物體得到電子帶負電。
3.感應起電的實質是在附近帶電體所帶電荷的作用下,導體中的自由電荷從導體的一部分轉移到了另一部分。
三、驗電器的構造、原理及用途
1.構造
2.原理
金屬箔片帶同種電荷后,由于同種電荷相互排斥而張開。
3.應用
(1)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2)物體帶電的種類。
【易錯提醒】
1.摩擦起電適用于絕緣體,接觸起電和感應起電適用于導體。
2.物體帶電的實質是電荷發生了轉移,或物體間電荷的重新分配。
3.一個與外界沒有電荷交換的系統,電荷的代數和保持不變。
[能力拓展]
一、三種起電方式的比較
方式 內容 摩擦起電 感應起電 接觸起電
產生條件 兩不同絕緣體摩擦時 導體靠近帶電體時 導體與帶電體接觸時
現象 兩物體帶上等量異種電荷 導體兩端出現等量異種電荷 導體帶上與帶電體電性相同的電荷
二、產生靜電的微觀解釋
1.對電荷守恒定律的理解
電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規律之一,任何電現象都遵守電荷守恒定律。
實例:一個高能光子可以產生一對正、負電子,一對正、負電子可同時湮沒,轉化為光子。帶電粒子總是成對產生或湮沒,電荷的代數和不變。
2.三種帶電的微觀解釋
方式 內容 摩擦起電 感應起電 接觸帶電
微觀解釋 不同物質的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約束力不同,摩擦時電子從一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 導體中的自由電子受到帶電體對它的排斥(或者吸引),而移向導體的遠端(或者近端) 電荷間的相互作用,使得自由電子在帶電體和導體上轉移,且重新分布
實質 均為電荷在物體之間或物體內部的轉移
3.接觸起電現象中電荷量的分配(兩個完全相同的金屬球)
帶同種電荷(Q1和Q2)接觸后平分原來的所帶電荷的總和,即Q1′=Q2′=。
帶異種電荷(Q1和-Q2)接觸后先中和后平分,即Q1′=Q2′=。
帶等量異種電荷的兩個物體接觸時,經過電荷的轉移,物體達到電中性。
[隨堂演練]
1.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荷.關于絲綢的帶電狀況,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不帶電 B.帶正電荷 C.帶負電荷 D.帶電狀況具有隨機性
2.將帶電棒移近兩個不帶電的導體球,兩個導體球開始時互相接觸且對地絕緣,如圖所示,下列幾種方法中能使兩球都帶電的是(  )
A.先把兩球分開,再移走棒
B.先移走棒,再把兩球分開
C.先將兩球分開,棒再接觸一下其中一球
D.棒帶的電荷量如果不變,不能使兩導體球帶電
3.N95口罩中起阻隔作用的關鍵層是熔噴布,熔噴布的纖維里加入了駐極體材料,它能依靠靜電感應吸附比熔噴布網狀纖維孔洞小很多的0.1μm量級或更小的微粒,從而有了更好的過濾效果。制備駐極體的一種方法是對某些電介質材料進行加熱熔化,然后在強電場中進行極化冷卻。電介質中每個分子都呈電中性,但分子內正、負電荷分布并不完全重合,每個分子可以看成是等量異號的電荷對。如圖所示,某種電介質未加電場時,分子取向隨機排布,熔化時施加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正、負電荷受電場力的作用,分子取向會發生一致性的變化。冷卻后撤掉電場,形成駐極體,分子取向能夠較長時間維持基本不變。這個過程就像鐵在強磁場中磁化成磁鐵的過程。根據以上信息可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駐極體通過與吸入的空氣中微粒的接觸,使得微粒帶電,從而起到吸附過濾作用
B.若放置時間過長,駐極體口罩會因電場衰減而過期,這是電荷中和的結果
C.駐極體就像一個平行板電容器,電場只存在于內部,外部沒有電場
D.上述材料冷卻后,撤去外電場,材料左邊界帶正電,右邊界帶負電
4.某同學在研究靜電感應時,用帶電的金屬球靠近不帶電的驗電器,驗電器的金屬箔片張開。驗電器上感應電荷的分布情況正確的是( ?。?br/>A. B.
C. D.
5.如圖所示,兩根絕緣輕繩將兩個大小和材料均相同的帶正電小球(可視為質點)系于同一點,A球靠在絕緣墻壁上,B球保持靜止狀態.兩球所帶電荷量分別為qA=2q和qB=4q.現將B球與A球接觸后再次釋放,穩定后兩球均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B球的電荷量不變
B.輕繩對B球的拉力變大
C.A、B兩球間庫侖力減小
D.A、B兩球間距離與原來兩球間距離的比值為
6.科學家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時,為了方便,常常用元電荷作為電量的單位,關于元電荷,下列論述中不正確的是( ?。?br/>A.把質子或電子叫元電荷
B.的電量叫元電荷
C.電子帶有最小的負電荷,其電量的絕對值叫元電荷
D.質子帶有最小的正電荷,其電量的絕對值叫元電荷
7.取一對用絕緣柱支撐的導體A和B,使它們彼此接觸,起初它們不帶電,分別貼在導體A、B下部的金屬箔均是閉合。現將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C移近導體A,回答下列問題:
(1)若先把A和B分開,然后移去C,此時A導體上的金屬箔______,B導體上的金屬箔______(填“帶正電”、“帶負電”、“不帶電”)。若再用手接觸B,此時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
(2)若先移去C,然后把A和B分開,此時A導體金屬箔______,B導體金屬箱______(填“帶正電”、“帶負電”、“不帶電”);
(3)A、B導體帶電的實質是______。
8.電荷量為+Q的帶電體C右側有兩個相互接觸的不帶電的金屬導體A和B,它們均放在絕緣支架上,若先將A、B分開,再移走C,則A帶______電,B帶_______電;若先將C移走,再把A、B分開,則A、B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C
【詳解】
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摩擦的過程中,其實質是電子的轉移,玻璃棒失去電子而帶正電,絲綢得到電子而帶負電。
故選C。
2.A
【詳解】
將帶電棒移近兩個不帶電的導體球,兩個導體球互相接觸,則甲的左端和乙的右端分別感應出等量異種電荷;
A.先把兩球分開,再移走棒,則兩球會帶上等量異種電荷,選項A正確;
B.先移走棒,則兩球上的感應電荷會消失,則再把兩球分開時,兩球不帶電,選項B錯誤;
C.先把兩球分開,棒再接觸一下其中一球,則只能使一球帶電,選項C錯誤;
D.由以上分析可知,選項D錯誤。
故選A。
3.D
【詳解】
A.駐極體通過靜電感應,吸附小的微粒,從而起到吸附過濾作用,故A錯誤;
B.若放置時間過長,駐極體口罩會因電場衰減而過期,這是極化電荷又變的雜亂無章的結果,故B錯誤;
C.駐極體與駐極體是有間隙的,在每個駐極體周圍都存在著電場,所有電場累加在一起相當于左右兩個極板的電場,但與平行板電容器不同的是,內部不是勻強電場,周圍也存在電場,故C錯誤;
D.根據電荷的極化,上述材料冷卻后,撤去外電場,材料左邊界帶正電,右邊界帶負電,故D正確。
故選D。
4.B
【詳解】
由于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故驗電器的上端應帶上與小球異號的電荷,而驗電器的箔片上將帶上與小球同號的電荷。
故選B。
5.D
【詳解】
A、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觸后帶電量平分,則兩個小球后來的帶電量:qA′=qB′= =3q,B的帶電量減?。蔄錯誤;若二者之間的距離不變,根據庫侖定律可知庫侖力增大,所以二者之間的距離必定增大.對B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T和庫侖力F,如圖所示:
由圖可知,△ABO∽△BMN,根據平衡條件并結合相似三角形法,有:;由于AO與BO不變,小球的質量m不變,所以AB之間的距離增大時,繩子的拉力T不變;由上式可得:F= AB;設開始時AB之間的即可為L,接觸后AB之間的距離為L′,則開始時:;后來平衡時:;又:F1= L,F2= L′;聯立可得:L′=L,故B C錯誤.D正確;故選D.
6.A
【詳解】
ACD.由元電荷定義:將電子或質子所帶電量的絕對值稱為元電荷,而不是把質子或電子叫元電荷,故A 錯誤,符合題意,CD正確,不符合題意;
B.的電量叫元電荷,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A。
7.帶負電 帶正電 B導體的金屬箔閉合 不帶電 不帶電 電子轉移(或電荷轉移)
【詳解】
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C帶正電荷,導體A、B接觸在一起時,處在正電荷的電場中,由于靜電感應,導體A的左端感應出負電荷,導體B的右端感應出正電荷,且電荷量相等,所以導體兩端的金屬箔都張開,且左端帶負電,右端帶正電。
(1)[1][2][3] 若先把A和B分開,然后移去C,導體A、B的電荷不能中和,故A導體上的金屬箔帶負電,B導體上的金屬箔帶正電,若用手接觸B則將B導體的正電荷中和而不再帶電,故此時觀察到的現象是B導體的金屬箔閉合;
(2)[4][5] 若先移去C,導體A和導體B上的正負電荷中和,均不再帶電,故A、B導體金屬箔均不帶電;
(3)[6] A、B導體帶電的實質是電子轉移(或電荷轉移)。
8.負 正 不帶電
【詳解】
[1] [2]由于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在C的作用下,會使A端帶上負電荷,B端帶上正電荷,這時將A、B分開,A帶負電荷,B帶正電荷。
[3] 若先將C移走,A端所帶負電荷與B端所帶正電荷由全部中和,再將A、B分開,A、B都不帶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顺县| 中西区| 玉林市| 即墨市| 平遥县| 巴中市| 宿迁市| 阿克苏市| 内丘县| 天长市| 安岳县| 涡阳县| 昆山市| 盱眙县| 体育| 富平县| 宣汉县| 若尔盖县| 和政县| 临武县| 玛沁县| 金坛市| 阿坝县| 清苑县| 台江县| 东丽区| 苗栗市| 喀喇沁旗| 卓资县| 乌兰察布市| 抚松县| 县级市| 珲春市| 湘潭县| 留坝县| 区。| 永登县| 玉山县| 关岭| 溧阳市| 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