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節 哺乳動物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描述家畜的形態。2.舉例說出動物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與其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相適應的特點。3.說出常見哺乳動物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及其資源價值。4.概述研究動物科學的一般方法(觀察法、實驗法及資料分析法)的基本含義及過程。能力目標1.嘗試觀察、實驗、資料分析等研究動物的基本方法。2.運用所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嘗試飼養家兔等其他常見的小動物。情感目標1.形成動物體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與其生活習性、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基本生物學觀點。2.建立愛護動物、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重點難點動物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與其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相適應的特點。教學媒體兔子實物及標本、大屏幕、幻燈機、投影儀、多媒體設備等課時建議1課時教學過程導入:教師:在農村,農家庭院里飼養著豬、牛、羊、兔等多種動物,這些動物叫作家畜。今天我們就來一同來認識一下家畜。新課教學:教師:所謂家畜,是指人類為了經濟或其他目的而馴養的哺乳動物。最常見的家畜有哪些呢?學生:豬、牛、羊、兔等。教師:現在我們對照圖示,結合家兔的標本,按照從頭部到尾部的先后順序觀察家兔的外形,分析并討論家兔的外形特點和它的生活環境及習性是如何適應的。學生:家兔的身體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尾五部分。頭部有一對長長的可以靈活轉動的耳廓,一對不大的眼睛,一張三片嘴,一對鼻孔,還有胡須。學生:我覺得兔子的長耳朵使它的聽覺很靈敏,可以及時感覺到危險,并及時躲避。學生:眼睛雖然不大,但視力很好,對它的陸地生活也有幫助。還有它的三片嘴,吃起草來十分方便。學生:你看它的四肢,前肢短小,但后肢很發達,奔跑起來很快,很難捕捉的。學生:它不光奔跑快,發達的后肢還能把它的身體支撐起來,它一下子就長高了,觀察起四周來,視野開闊了許多,很容易發現遠處的危險。學生:兔子的全身幾乎都長著毛,和家鴿的羽毛大不一樣。學生:家兔和家鴿不是一類動物,體表的覆蓋物當然不一樣了。學生:家兔身上的毛還不一樣呢!表面的粗硬,里面的很細軟,摸起來好溫暖,好舒服。學生:它的毛能起保溫的作用,所以冬天不怕冷。學生:那夏天它不熱嗎?學生:也怕熱,不過,它應該也能適應吧,比如找個陰涼處。學生:我知道。家兔到天暖和的時候就開始換毛了,身上細軟的絨毛就稀少了,就容易散熱了;到天開始冷的時候,絨毛又變密變多了。學生:這是家兔適應陸地生活的一個特性;隨季節的變化換毛,春末換上的毛粗毛多,絨毛少,利于散熱;秋末換上的毛,絨毛多,粗毛少,保溫效果好。學生:這只兔子是雌兔,它長著乳頭呢。學生:我的這只沒有,一定是雄兔了。教師:對照課本67頁圖3-20,觀察家兔的內部結構,看看有什么特點。學生:有心、肝、肺、腸等。家鴿沒有膀胱,但家兔是有的。教師:老師,我發現還有一個明顯結構,就是家兔的體腔里有一個叫膈的結構,家鴿是沒有的。學生:對,我也看見了,膈的上面是心臟和肺,下面是其他內臟。學生:為什么家兔有膈,家鴿就沒有,膈有什么作用呢?教師:膈是家兔等哺乳動物特有的結構,它把家兔的體腔分成了胸腔和腹腔。膈的作用是協助哺乳動物完成呼吸。膈是一層肌肉膜,膈肌的收縮和舒張,可以使胸腔擴大和縮小,因此能幫助完成呼吸。教師:參照課本的技能卡,小心測量家兔不同時間的體溫,記錄結果,并做出解釋。注意(在測量家兔的體溫時,一定注意不要被家兔抓傷或咬傷,同時也不要弄傷家兔。)學生:把家兔放在不同溫度的環境中,按技能卡提供的方法,每過15分鐘給它測量一次體溫,連續測量3~4次,將每次測量結果記錄下來。比較家兔的體溫有沒有變化。教師:在不同溫度的環境中,家兔的體溫有沒有變化?學生:沒有。教師:想一想為什么?學生:它們體被毛。教師:同學們知道什么樣的動物屬于哺乳動物嗎?學生:身體被毛;用肺呼吸;體溫恒定;體腔內有膈;胎生、哺乳。凡是具有上述特征的動物,屬于哺乳動物。教師:哺乳動物是脊椎動物種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行為最復雜的高等動物類群。馬、牛、羊、驢、豬、騾等家畜都屬于哺乳動物。教師:現在飼養的各種家畜,都是由它們的野生祖先經過長期的人工馴化而成的。人類最早飼養的動物是狗,以后又增加了牛、羊、豬等。近年來,為了滿足生產、生活及科學研究的需要,不少野生哺乳動物不斷被人類馴化。比如,紫貂、北極狐、海貍鼠等的馴化飼養,為我國毛皮生產開拓了廣闊的前景。梅花鹿、麝鼠的馴化飼養,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鹿茸、鹿胎、鹿尾、麝香等藥材、香料或滋補品。因此,對于經濟價值較高、有飼養前途的野生動物進行馴化和飼養,是開發和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的重要途徑。板書設計第九節 哺乳類一、外部形態二、內部結構三、測量體溫四、哺乳動物的概念五、哺乳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