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年9月時政匯總9月1日-9月6日9月1日,2022年全國“質量月”活動拉開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質量是立業之本、強國之基,事關民生福祉。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58號),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藥品安全責任重大,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9月2日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專家普遍認為,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立足各環節、全鏈條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精準發力,為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提供有力法律支撐。首屆大國工匠論壇9月2日在湖南長沙拉開帷幕。論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賀信精神,以“匠心逐夢·強國有我”為主題,為大國工匠和工匠人才展現風采、分享經驗、切磋技藝、提升素質搭建平臺。9月3日,由航空工業一飛院研制的“啟明星50”大型太陽能無人機在陜西榆林首飛成功。此次首飛成功,為航空工業大型太陽能無人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在新能源、復合材料、飛行控制等領域關鍵技術的發展,提升我國向臨近空間執行任務的能力。按照全國掃黑除惡斗爭領導小組部署要求和2022年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工作安排,近日,公安部會同中宣部、中央網信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信部、司法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通知,部署在全國開展為期一年半的打擊懲治涉網黑惡犯罪專項行動,全力推動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在信息網絡空間持續縱深開展。9月7日-9月15日9月7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成就有關情況。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常繼樂介紹,我國已具備在72小時內檢測300多種病原體的能力。2022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8日上午在江蘇省南京市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表示熱烈祝賀。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中小企業聯系千家萬戶,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9月8日,第四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南京舉行。從發布會上獲悉,第四屆運博會以“融合·創新·共享”為主題,將于9月22日至25日在蘇州市舉辦。國家版權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四部門近日聯合啟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22”專項行動,這是全國連續開展的第18次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行動。9月9日,國家航天局、國家原子能機構聯合在京發布嫦娥五號最新科學成果,我國科學家首次發現月球上的新礦物并命名為“嫦娥石”,該礦物是人類在月球上發現的第六種新礦物,我國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發現月球上新礦物的國家。15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聯合印發《原材料工業“三品”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原材料品種更加豐富、品質更加穩定、品牌更具影響力。9月16日-9月21日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9月17日13時35分,航天員蔡旭哲成功開啟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艙門。航天員劉洋在核心艙內配合支持兩名出艙航天員開展艙外操作。這是航天員蔡旭哲首次執行出艙活動任務。9月18日,量子計算+創新創業大會在“創新之都”安徽省合肥市舉行。本屆大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CCF量子計算專業組承辦,旨在加速量子計算創新創業項目發展,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全國秋糧大規模收獲將于9月下旬陸續展開。日前,農業農村部印發通知,要求各地高質量高效率組織做好今年秋收、秋種、秋整地機械化生產工作,為完成“三秋”作業提供堅實機械化支撐。9月19日從教育部了解到,為引導涉農高校加快布局建設一批具有適應性、引領性的新農科專業,加快培養急需緊缺農林人才,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教育部日前印發《新農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指南》,將生物育種科學等12個專業列為新農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9月21日從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獲悉,為適應新時代電視劇高質量發展需要,進一步提升電視劇制作規范化標準化水平,打造中國電視劇的標志性文化符號,廣電總局決定自2022年9月21日起使用國產電視劇片頭統一標識。近日,交通運輸部公布第一批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項目(自動駕駛和智能航運方向)。經自主申報、相關單位推薦和專家評審,交通運輸部同意將“長春城市出行服務和物流倒運自動駕駛先導應用試點”等18個項目作為第一批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項目。9月22日-9月30日為書寫好海關歷史,講好海關故事,傳播海關聲音,中國海關歷史上首部海關年鑒——《中國海關年鑒(2022)》22日在京出版發行。據介紹,《中國海關年鑒(2022)》由海關總署編纂,載錄了2021年度中國海關工作的基本情況,包括全國海關改革發展的重要舉措、重大事件以及成績和經驗。白鶴灘水電站8號機組22日順利通過并網調試72小時試運行,正式轉入商業運行,標志著白鶴灘水電站左岸機組全部投產發電。白鶴灘水電站是目前世界在建規模最大的水電工程,共安裝16臺單機容量10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其中1號至8號機組布置在左岸廠房,9號至16號機組布置在右岸廠房。9月27日7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將試驗十六號A/B星和試驗十七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這組衛星主要用于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和防災減災等領域。這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40次飛行。9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基礎設施建設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副司長宋雯在會上表示,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力系統,發電裝機達到24.7億千瓦,超過G7國家裝機規模總和;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達到226萬公里,建成投運特高壓輸電通道33條,西電東送規模接近3億千瓦,發電裝機、輸電線路、西電東送規模分別比十年前增長了1.2倍、0.5倍、1.6倍。9月27日,在山東曲阜舉行的第八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期間,中華儒學經典著作集成《儒典》新書發布會舉行,大型文脈工程《齊魯文庫》編纂工作也同時啟動。從國家文物局28日舉行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發布會上獲悉,湖北學堂梁子遺址發現1具古人類頭骨化石,命名為“鄖縣人3號頭骨”。這是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整的直立人頭骨化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