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8課 世界市場與商業貿易學案一學科核心素養唯物史觀:了解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是世界市場形成的根本動因;時空觀念:知道世界市場發展階段及其特征;歷史解釋:知道近代商業貿易變化的基本表現;史料實證:掌握世界市場與商業貿易之間的關系;家國情懷:通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崛起了解歷史發展機遇決定國運二學習重難點【重點】世界市場的形成、商業貿易的內涵與變化【難點】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與歷史意義三課前預習1.近代商業貿易的變化(1)條件:新航路的開辟及歐洲人的殖民擴張。表現①商業貿易中心轉移。歐洲 貿易中心區域 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____沿岸貿易中心城市 從威尼斯、熱那亞轉移到里斯本塞、維爾、安特衛普、阿姆斯特丹、倫敦亞洲 貿易中心區域 新的____貿易中心貿易中心城市 果阿、澳門、長崎、馬尼拉等地成為國際貿易的樞紐。②商品流通的數量和品種增多:美洲的煙草、咖啡、可可和茶葉等紛紛進入歐洲市場;東方香料由高級奢侈品變為了大眾化;鴉片和奴隸也成為商品。③國際貿易格局變化:17世紀荷蘭是世界貿易的中心;19世紀中葉英國成為____和世界貿易中心;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____的世界貿易格局。④商業經營方式發生了變化。經營方式 近代歐洲 近代中國商品交易所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衛普開業;阿姆斯特丹出現了糧食交易所;倫敦辦起了綜合交易所銀行 16世紀,威尼斯和熱那亞的商人創立了銀行;1694年,英格蘭銀行創立,是____全面發揮中央銀行各項職能的銀行 1865年,英國在香港開辦匯豐銀行1897年,盛宣懷在上海創辦的____,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銀行,先后在多地設立分行證券交易所 17世紀后,倫敦的證券交易所成為國際證券交易的中心 為了適應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現了最早專營股票的證券機構——上海平準股票公司百貨公司 1852年,世界____百貨公司在法國巴黎開業;1892年,德國出現有限責任公司 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貨公司——先施百貨公司,之后在廣州、上海等地出現了大型百貨公司新型股份制貿易公司 為了有效地壟斷對外貿易,英國和荷蘭分別成立東印度公司,荷蘭和法國分別成立西印度公司。這些貿易公司由國家給予種種特權,在世界各地經營壟斷貿易,進行殖民掠奪,對西歐資本原始積累起了重要作用。 19世紀70年代,隨著官督商辦與官商合辦的民用股份制企業出現,股票也開始走向市場,其中較著名的有1872年開業的輪船招商局發行的股票和1876年開始籌辦的開平礦務局發行的股票2.世界市場的形成: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市場初步形成(1)葡萄牙和西班牙開始大規模殖民掠奪。(2)17—18世紀,荷、英、法等歐洲國家紛紛加入殖民地爭奪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3)__________________建立起商業聯系,世界市場初步形成。3.世界市場的形成:工業革命后:世界市場基本形成(1)原因①資本主義國家的工廠產品大量增加,需要更廣闊的世界市場;所需要的原材料需要從世界各地獲取。②____的出現,大大改變了交通運輸條件,世界各地間的聯系更為便捷。③資產階級憑借工業革命帶來的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在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2)影響:資產階級傾銷工業產品,掠奪原材料,把越來越多的地區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之中。4.世界經濟的發展( )(1)資本主義的發展①第一次世界大戰前:____繼續發展但嚴重不平衡,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②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特點 有所發展,資本主義制度基本矛盾仍然存在事件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空前嚴重的經濟大危機影響 美國通過____扭轉危機;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③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特點 經濟快速增長條件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____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局限 并未解決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固有矛盾,經濟危機時有發生(2)社會主義國家①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20世紀五六十年代,____計劃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運轉不靈,改革陷入困境。1989年東歐劇變,1991年蘇聯解體。②中國的發展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奠定了中國現代化的工業基礎。B.1978年后,實行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濟飛速發展。2010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3)發展中國家①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新興民族國家獲得獨立后,都將經濟獨立作為首要目標。②表現:20世紀六七十年代,經濟高速發展。③前途:由于自身經濟結構存在問題和西方發達國家____抬頭,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道路充滿挑戰。5.世界市場的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1)原因①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除輸出商品和掠奪原材料外,還利用資本輸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國家的經濟命脈,榨取大量的財富。②為了搶占更多的原料產地、銷售市場和投資場所,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掀起____。(2)影響:20世紀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畢,亞非拉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被迫加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____最終形成。四自我檢測1.下面是關于1600年由亞洲運入歐洲的部分商品統計表。據此可知( )經好望角 經地中海胡椒 100萬—200萬磅 300萬—400萬磅丁香、靛藍、肉豆蔻等 35萬—65萬磅 70萬—100萬磅A.西葡兩國商業迅速發展 B.歐洲商貿中心已轉移C.歐洲傳統商路依然重要 D.世界隔絕狀態被打破2.19世紀80年代之前,鴉片在印度出口中一直占第一位。19世紀80年代后,糧食在印度出口中上升到首位,1913年占總出口的20%。旁遮普成為生產小麥的專業化地區;馬哈拉斯圖拉成為生產棉花的專業化地區。這一變化( )A.受中國禁煙運動影響至深B.加快了印度農業現代化進程C.適應了宗主國發展的需要D.延緩了印度經濟殖民化進程3.下表為19世紀中后期主要大國對外貿易情況統計表(單位:億馬克)。表中數據可用于說明當時( )年份 世界貿易總額 英國 法國 德意志 美國1850 145 33.8 15 21 12.81870 374 91.8 45 42 34A.壟斷組織的影響 B.世界市場的發展 C.殖民競爭的加劇 D.新興強國的崛起4.如表為拉美國家1930~1934年外貿變化情況(與1925~1929年相比的平均增長率變化,單位:%)。這表明拉美國家( )國家 出口量 貿易比價 進口能力阿根廷 -8 -20 -27墨西哥 -25 -43 -55智利 -33 -38 -28拉丁美洲 -8.8 -24.3 -31.3A.殖民地經濟脆弱性增強 B.獨立運動破壞了對外貿易環境C.對外貿易逆差不斷擴大 D.對國際市場具有較強的依附性5.明清之際,中國茶葉在世界茶葉貿易中占據主導地位。19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茶葉對英出口則隨著印度等國茶葉出口的不斷增加而持續下降,以致到1893年,中國茶葉出口在英國市場上已經被稱為“充數之物”。這反映出( )A.自然經濟的迅速解體 B.中國已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C.商品出口結構的變化 D.列強放緩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6.圖:德意志麥森瓷廠制作的瓷茶杯(1725年) 奧匈帝國維也納瓷廠制作的瓷茶杯(1760年) 英國切爾西瓷廠制作的瓷茶杯(1770年)上圖可用于說明( )A.中歐貿易中歐洲處于入超地位 B.國際貿易促進科技文化傳播C.工業革命沖擊了中國對外貿易 D.西方各國企圖打開中國市場7.16世紀末到19世紀初,西班牙在浩渺的海上經營了一條“太平洋絲綢之路”,下圖為其貿易路線示意圖。該貿易( )A.黑人奴隸是其重要的商品 B.澳門為其重要貿易中轉站C.使西班牙成為海上馬車夫 D.使美洲白銀大量流入中國8.新航路開辟后的兩百年,近代商業貿易發生了重大變化。根據下圖和所學知識,下列項中, 屬于這種變化的是( )①由陸路和海路并行到以海路為主 ②路線從以歐亞大陸為主到全球貿易③從以中國為主導到以英國為主導 ④從傳統經營到新型股份制公司建立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9.1903年清政府設立商部,這改變了中國幾千年重農抑商的傳統,并制定了中國第一部商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工商業者的社會地位。這一措施( )A.表明國家機構出現根本性的變化 B.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發展C.表明政府推行“實業救國”戰略 D.表明中國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10.茶葉由中國傳入西方后,西方飲茶之風逐漸盛行。如英國用中國茶創造了屬于自己的獨特高雅的品茶方式——“下午茶”,并且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風俗習慣享譽世界;在美國高壓的生活環境中,品茶成為美國人尋求心理平靜的一個重要方式。這主要體現出A.中國茶文化對西方生活方式產生了一定影響B.商業貿易是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C.中國傳統文化的本土化和多元化的發展趨勢D.人口遷移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三課前預習1. 大西洋 亞洲 世界工廠 多中心 最早 中國通商銀行 第一家2.歐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3.蒸汽機車和輪船4. 壟斷資本主義 羅斯福新政 政府宏觀調控 指令性 貿易保護主義5. 瓜分世界的狂潮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四自我檢測參考答案:1.C2.C3.B4.D5.B6.B7.D8.B9.B10.A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