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9課 20世紀以來人類的經濟與生活學案一學科核心素養1.了解20世紀以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認識20世界以來貿易、金融的變化及其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唯物史觀)2.從時空觀念出發了解20世紀世界經濟的發展情況,通過史料實證對比不同社會制度下經濟政策的調整。(時空觀念、史料實證)3.通過史料了解20世紀以來世界貿易、金融的變化歷程,結合20世界以來人類生活的史實,分析世界貿易、金融的變化帶來的影響。(歷史解釋)二學習重難點重點:貿易、金融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難點:中外經濟聯系;新時代技術對經濟以及人類生活的影響三課前預習1.國際貿易與人類生活:二戰后國際貿易體系的建立(1)原因:由于戰爭與經濟危機,各國通過貿易封鎖與提高關稅保護本國貿易,國際貿易總量因此增速放緩。(2)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____主導下,1947年達成《____》。(3)發展:1995年,在《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基礎上,____組織成立。(4)影響:①關稅的下降和服務貿易市場的開放,直接降低了相關產品和服務的費用,刺激了有效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②1997年《全球基礎電信協定》簽署,電信市場互相開放,大大降低了通信成本。③2001年,____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中國____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2.國際金融與人類生活(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美國主導下,____建立;1945年,____和世界銀行成立。(2)金融衍生品①非銀行金融機構迅速發展,特別是____的融資規模不斷擴大。銀行、證券和保險三者的產品日益趨同并相互融合,大型金融集團和跨國金融企業不斷涌現。②風險:現代國際金融也具有一定風險。金融風險一旦失控,就會導致大范圍金融波動,甚至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機。3.國際貿易與人類生活:貿易形式發生變化原因①商品貿易同國際投資、技術貿易、勞務承包等結合在一起,實現了更多樣的經濟合作方式。②電子商務的興起:____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交易手段。人們利用互聯網技術和通信技術進行商品、技術和服務交換。突破了時空障礙,極大提高了商業效率,降低了相關成本,便利了人們的生活。4.國際金融與人類生活: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的發展(1)資本流動____、金融市場一體化和金融機構全球擴張成為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主導趨勢。(2)非銀行金融機構迅速發展,特別是證券市場的融資規模不斷擴大。(3)不同金融機構的業務界限被打破,銀行、證券和保險三者的產品日益趨同并相互融合,和跨國金融企業不斷涌現。5.國際貿易與人類生活(1)主要問題:各國通過____與提高關稅保護本國貿易,國際貿易總量增速放緩;世界經濟蕭條,人民生活困難。(2)解決——新貿易體系的建立①1947年,23國達成《____》。 ②1995年,成立世界貿易組織。(3)影響①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②____增長迅速。③貿易形式發生變化,經濟合作方式更多樣。④交易手段發生改變,____逐漸興起,便利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四自我檢測1.在巴西倡導下,1995年元旦,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四國組成的“南方共同市場”正式啟動,80%的商品可在成員國內部自由流通。由此可見,南美地區( )A.經濟區域合作趨勢加強 B.多數商品可以自由流通C.巴西的現代化程度最高 D.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2.1929—1931 年部分國家商品進口總額和稅率變化情況(各國商品進口總額指數:1929 年=100)美國 英國 日本商品進口 總額指數 平均進口稅率(%) 商品進口 總額指數 平均進口稅率(%) 商品進口 總額指數 平均進口稅率(%)1929 年 100 13.7 100 10.8 100 6.641931 年 47.49 17.9 86.2 15.2 55.73 9.04對上表現象理解正確的是A.有利于緩和帝國主義間的矛盾 B.破壞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C.各國貿易壁壘使國際貿易萎縮 D.世界大戰嚴重破壞了經濟發展3.下面是1978年、2002年的不同所有制經濟比例示意圖。這一變化反映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取得的直接成果是A.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結構形成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C.經濟體制改革順應了世界新技術革命和經濟全球化的潮流D.社會主義制度得到自我完善發展4.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典型項目,中歐班列于2011年開行,開行量從2011年的不足20列發展到2020年的1.24萬列,已通達歐洲的20多個國家的160多個城市。中歐班列的發展A.擴大了中國在歐洲的影響力B.表明中國交通運輸能力領先世界C.帶動了世界經濟的恢復發展D.凸顯交通運輸對外交關系的影響5.如圖是2000~2018年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在中國貨物出口中所占比重的變化情況。圖中信息反映了A.中國對世界的依賴程度加深 B.中國對外貿易出現順差C.中國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 D.中國外貿結構發生變化6.新中國成立后至20世紀60年代中期,中山裝和以列寧裝、連衣裙為特征的蘇式服裝成為人們的普遍選擇。可見當時( )A.著裝與政治生活聯系緊密 B.服飾深受港臺歐美文化影響C.著裝開始向穿得個性過渡 D.服飾式樣凸顯改革創新趨勢7.下圖是2000~2018年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在中國貨物出口中所占比重的變化情況。圖中信息反映了(注:數據來源于歷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公報》)A.中國對世界的依賴程度加深 B.中國對外貿易出現順差C.中國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 D.中國外貿結構發生變化8.結合所學,分析下表,以下解釋合理的是A.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已經解決B.政府宏觀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是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C.日本的經濟增長速度最快,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D.國際金融危機導致歐美主要國家經濟增長速度速放緩9.1933年3月,羅斯福下令禁止黃金自由輸出,禁止美國人持有黃金;1934年1月,在羅斯福要求下,美國國會通過了《黃金儲備法令》:由財政部掌握全國黃金,禁止金幣流通,但黃金仍用于國際貿易,充當聯邦儲備銀行和存款的準備金。上述政策( )A.穩定了國際貨幣體系 B.強化了金本位的貨幣制度C.刺激了美國經濟復蘇 D.使美國經濟迅速度過危機10.在大蕭條時期(1929-1933年),美國的結婚率顯著下降,到1934年才逐漸上升。同時,離婚率也呈下降趨勢,從1928年到1933年下降了43%。這反映了( )A.重情輕利思想影響深遠 B.經濟危機沖擊了婚姻觀C.世風日下享樂主義盛行 D.政府積極調整婚姻政策三課前預習1. 美國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世界貿易 中國 對外開放2. 布雷頓森林體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證券市場3.現代信息技術4.全球化5. 貿易封鎖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服務貿易 電子商務四自我檢測1.A2.C3.A4.A5.D6.A7.D8.B9.C10.B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