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2課 水陸交通的變遷學案一學科核心素養知道古代水陸交通的成就以及主要交通工具,從歷史解釋的角度分析在古代交通建設對社會發展的意義。通過史料圖片進行情景化教學,使學生知道對海洋的探索與全球航路建立的過程,分析人類對海洋探索的意義以及新航路開辟的影響。通過運用時空軸,聯系比較古代和近代中西方水陸交通的成就,認識交通條件的改善對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影響。正確認識新航路開辟和工業革命對近代以來交通發展的重要影響,認識交通發展與社會變遷之間的辯證關系,增強唯物史觀、歷史解釋等學科核心素養。二學習重難點1、重點:古代陸路交通與水路交通;2、難點:對海洋的探索與全球航路的建立。三課前預習1.交通與社會變遷:交通的改善方便了____和信息交流(1)中國的郵驛歷史超過3000年。古代的郵驛主要是為官方服務的。(2)明朝出現了民間通信機構____。(3)1878年,天津海關書信館對公眾開放郵寄業務。(4)1897年創辦的大清郵政總局,是近代中國國家郵政的____,其業務范圍包括收寄信函、明信片、包裹和辦理匯兌等。(5)電報、電話也在晚清時傳入中國。2.工業革命與交通的發展項目 世界 中國鐵路交通 1814年,斯蒂芬森改進了____19世紀上半期,在英國帶動下,歐美各國紛紛修建鐵路網,鐵路成為陸路交通的主干,人類步入鐵路時代。 1.1881年,唐山至____的鐵路建成,這是中國人在自己國土上修建的第一條實用鐵路。2.1909年竣工的____,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由詹天佑主持修建。水上交通工具 1.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了汽船。1812年,英國人制造的汽船試航成功。2.蒸汽機以及后來的內燃機逐漸成為驅動船舶的主要動力,噸位大、速度快、航距遠的輪船出現 1.19世紀20年代,西方的輪船開到中國。2.19世紀60年代中期,中國人建造的蒸汽動力輪船“黃鵠號”試航成功,揭開了中國近代造船工業的____。3.1872年,官督商辦的____在上海正式成立,成為中國近代航運史上的里程碑。汽車 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發明了汽車。3.對海洋的探索與全球航路的建立:全球航路的建立——新航路的開辟(1)時間:15世紀末16世紀初。(2)新航路開辟人物 航線 意義達·伽馬 發現從歐洲繞過非洲到達東方的航線 新航路的開辟讓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陸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直接聯系,環球交通網絡逐漸形成。哥倫布 到達____麥哲倫船隊 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環球航行歐洲人 還開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線4.陸海交通的發展(1)陸上交通的發展項目 時間 概況汽車 1908年 美國福特T型汽車誕生新中國成立后 中國的汽車工業發展起來,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高速公路 兩次世界大戰 高速公路出現1988年 _____高速是中國大陸第一條高速公路2020年底 中國高速公路里程已超過15.5萬千米,位居世界第一高鐵 1964年 日本“_____”通車運營,這是世界上第一條商業運營高鐵2008年以來 2008年,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中國進入高鐵時代(2)海上交通的發展①航運技術:20世紀航海雷達的使用和海事衛星通信系統的發展,大型船舶的制造等。②海底隧道:1994年開通_____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長的鐵路隧道。③中國造船業:1978年前,主要為_____服務。1982年,中國首次按國際標準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國造船企業正式進入世界造船市場。(3)綜合認識材料一 材料二?。?019)年末全國鐵路營業里程13.9萬千米,比上年增長6.1%,其中高鐵營業里程達到3.5萬千米。全國鐵路路網密度145.5千米/萬平方千米, 增加9.5千米/萬平方千米。——2019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 (2020年5月)思考:根據材料一、二,與20世紀及以前的交通狀況相比,21世紀以來陸上交通呈現出怎樣的新變化 ①公共交通發展快,發送旅客量較大。②_____。③_____。5.古代的陸路交通與水路交通:古代的水路交通(1)中國古代的運河春秋時期 已有運河秦朝 秦始皇開鑿連接湘水和漓水的____,從而溝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隋朝 大運河以____為中心,溝通了中國南方和北方元朝 ____全長近1800千米,為世界之最(2)法國:17世紀開通的米迪運河(舊稱“朗格多克運河”)開辟了避開直布羅陀海峽,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是歐洲歷史____且目前仍在通航的運河之一。(3)荷蘭:17世紀阿姆斯特丹建立的運河系統,是荷蘭經濟和文化繁榮的重要體現。四自我檢測1.東漢建武十八年(42年),交趾(今越南)女子征側、征貳反叛朝廷,光武帝派伏波將軍馬援南征,繼續疏浚( ?。?br/>A.龍首渠 B.靈渠 C.都江堰 D.邗溝2.15世紀左右,遠洋航行意味著冒險:他們無法準確測量經度,木制船殼無法抵抗船蛆的侵蝕,儲備的食物不適于長期航行,船上的衛生與生活條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的雙重驅使,這些人所進行的探索極大地擴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圍。下列對這一說法認識正確的是( )A.當時歐洲經濟水平全球領先 B.16世紀后地中海商業更興旺C.利益驅動下的海洋積極探索 D.英國和荷蘭是航海時代先驅3.英國近代第一條運河是1757年開通的?;\河,隨之布里奇沃特運河于1761年7月通航,運河體系的最后一筆由19世紀90年代曼徹斯特輪渡運河的疏通完成。英國近代運河體系( )A.滿足了國內軍事斗爭需要 B.推動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C.以蒸汽輪船廣泛運用為前提 D.適應大宗物資運輸的需要4.兩次工業革命催生了輪船、火車、汽車等現代交通工具。鴉片戰爭后,現代交通在中國取得了巨大發展,下列相關成就在中國的出現,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唐胥鐵路建成 ②京張鐵路竣工 ③“黃鵠號”試航成功 ④輪船招商局成立A.①③②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5.19世紀40年代,中國茶葉從廣州到倫敦的運費為30~40銀戈比/普特(戈比:俄國貨幣名稱,1普特≈16.38千克),19世紀70、80年代該路線茶葉運費跌落至3~4英鎊/噸,據此推測費用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A.工業革命后輪船具有更大的載重力 B.蘇伊士運河開通后航程縮短C.石油大量開采促進能源動力的革新 D.鐵路運輸的發展使運力大增6.隋朝修建大運河后,將揚州作為運河重要的碼頭。605年,隋朝中央政府將揚州改為江都郡,管轄揚州及鎮江部分地區。材料中江都郡的設置( )A.推動運河沿線商業網絡形成 B.體現了隋朝中央集權的加強C.反映了揚州經濟影響力上升 D.表明了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7.元大都“去江南極遠,而百司庶府之繁,衛士編民之眾,無不仰于江南”,因而,劃直修鑿大都通往江南的京杭大運河已是勢在必行。同時,從江蘇劉家港入海,北上至界河口(今天津大沽)的海上運輸也開辟全線通航。這些交通建設的創舉( )A.使大都成為國際性商業大都會 B.極大地縮小了南北經濟差距C.得益于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重建 D.組成以大都為中心的交通網8.1898年5月,清政府發布上諭稱建鐵路為“自強要策”,正式宣布興辦鐵路。截至1911年,初步建成以北京為樞紐的京奉、京漢、京張、津浦四條官辦鐵路干線,以及華北的正太、汴洛、道清、膠濟,江南的滬寧、滬杭、萍株、株長,華南的廣九、潮汕、漳廈,西南的滇越等官商所辦各線,總長達9292千米,其中自建鐵路達5574千米。這一時期中國鐵路的發展( )A.反映了列強傾銷商品的要求 B.奠定了近代鐵路網的基本格局C.瓦解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 D.是洋務派自強政策推動的結果9.隋朝,隋煬帝下令開鑿了貫通南北的長逾2700千米的大運河,使水驛暢行。唐朝,為了便于中外使臣往來,形成了以長安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驛道網,使郵驛得到更大的發展。這主要說明隋唐郵驛發展的重要因素是( )A.疆土面積的擴大 B.商品經濟的發展C.國際交往的增加 D.交通條件的改善10.如圖是1911年中國境內鐵路投資情況,該圖反映了近代中國鐵路修筑( )A.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特征 B.因外國資本援助而得以進行C.在晚清政府支持下發展較快 D.不利于推動中國經濟近代化三課前預習1. 物品傳遞 民信局 開端2. 蒸汽機車 胥各莊 京張鐵路 序幕 輪船招商局3.美洲4. 上海滬嘉 東海道新干線 英法 國防建設 高鐵營業里程增長速度快,鐵路交通向快捷化方向發展 全國鐵路網形成并且密度高5. 靈渠 洛陽 京杭大運河 最悠久四自我檢測1.B2.C3.B4.B5.B6.C7.C8.B9.D10.A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