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現代交通運輸的新變化學案一學科核心素養1.了解現代中外交通運輸發展的基本史實,認識現代各國的交通運輸與社會生活是逐步發展、不斷進步的過程。2.運用史料分析,理解新中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交通運輸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原因,激發學生對新中國取得偉大成就的自豪感。3.認識現代交通新變化對社會生活影響,提高學生對社會變化的歷史解釋水平,增強學生承擔社會責任的信心。二學習重難點重點:陸海交通的發展、航空的發展,主要是20世紀水陸空交通的發展變化。難點:現代交通與社會生活,突出交通對人們日常生活和城市交通的影響。三課前預習1.陸海交通的發展類型 世界 中國汽車 1908年,美國的誕生____,它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量產車,它的生產是當時先進的工業生產技術與管理的典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的汽車工業發展起來,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在____出現了。 1988年建成的____高速,是中國大陸第一條高速公路。到2018年底,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超過14萬多千米,位居世界第一高速鐵路 1964年,連接日本東京和新大阪的“東海道新干線”通車運營,這是世界上____商業運營高鐵。后來,許多國家都修建了高鐵 ①2008年,____鐵路通車運營,中國進入高鐵時代。②2019年底,中國高速鐵路里程已超過3.5萬千米③中國高鐵實現自主創新,整體技術領先世界④2014年,中國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條高鐵建成通車水上交通及海底隧道建設 20世紀,航運技術進一步提高,突出表現在航海雷達的使用和海事衛星通信系統的發展船舶制造呈現出大型化、專業化、高速化和自動化等多種趨勢1994年開通的____,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長的鐵路隧道,它將英國和歐洲大陸更緊密地連接起來。 中國造船業在1978年前主要是為國防建設服務,此后逐漸融入市場。1982年,中國造船企業正式進入世界造船市場2.航空的發展項目 時間 概況世界 1903年 美國_____設計“飛行者1號”成功升空,飛機時代開始1914年 美國開通了從舊金山到_____等航線1919年 定期的國際航班在歐洲開通20世紀70年代 寬體客機成為空中運輸的主流中國 1950年 新中國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_____航空股份公司2019年 中國民用航空迅速發展3.現代交通與社會生活: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促進了____、人口的增長以及市區面積的擴大。4.現代交通與社會生活(1)快捷交通:人流和物流時間縮短,各種交通網絡把整個世界變成“_____”。(2)出行方便:城市_____的發展促進了城市經濟繁榮、人口增長和市區面積擴大,城市居民的工作與生活更為便捷。(3)生活變化:交通工具時刻表,讓_____觀念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4)休閑方式:大眾旅游潮流出現,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5.航空的發展:世界航空發展歷程(1)1903年12月,美國____設計的“飛行者1號”成功升空,飛機時代開始了。(2)1914年,美國開通從____到洛杉磯的航線,這是世界上____空中航線。(3)1919年,定期的國際航班在歐洲開通。(4)20世紀上半期,飛機的材質由布質或木質轉變成金屬,活塞式螺旋槳飛機為噴氣式飛機所代替,技術進步讓飛機提升了速度、載量和航距。(5)20世紀70年代開始,能搭載數百人的寬體客機成為空中運輸的主流。(6)空中通道把人類帶入前所未有的快捷時代。四自我檢測1.“一五計劃”時期,中國航空工業引進蘇聯多型飛機仿制并成功首飛;20世紀末,在美國終止合作項目、關閉MD—90生產線情況下,國家決定發展渦扇支線飛機,2017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干線民用客機C919成功首飛。據此可知,中國飛機制造業得以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A.國家的重視與支持 B.具有自主知識產權C.國民經濟結構優化 D.科技封鎖激發活力2.如圖為2000—2008年世界汽車產量(單位:萬輛)示意圖。這反映出A.道路建設的進步推動汽車生產 B.各國政府重視汽車工業生產的發展C.國際汽車市場為發達國家壟斷 D.汽車漸成社會廣泛使用的交通工具3.下圖為唐中后期到北宋時期政府錢幣與實物稅收數量折線圖。其變化趨勢說明( )A.唐宋土地政策漸趨寬松 B.社會商品經濟發展繁榮C.封建人身依附關系松弛 D.社會動蕩影響農業發展4.有學者說,自行車的大規模生產使那些因貧困而消費不起馬車或汽車的民眾能夠購買,他 們只需花費步行時間的1/4就能夠去他們想去的地方,他們的工作機會和與社會的接觸不 再局限于村莊。由此可知,自行車的推廣( )A.大大縮短了空間距離 B.促進了城鄉經濟協調發展C.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D.體現了物質生活的時尚化5.如表是唐宋歲入總額中錢幣所占之百分比,從中可知,盛唐以后三百余年的中國社會中( )年代 歲入總額 歲入錢數 百分比天寶八年(749—750) 52 300 000+ 2 000 000+ 3.9%天禧五年 150 850 100 26 530 000+ 17.6%皇祐元年(1049—1050) 126 251 964 39 000 000 30.9%治平二年(1065—1066) 116 138 405 60 000 000+ 51.6%A.貨幣經濟對自然經濟形成沖擊 B.國家財政收入穩步增長C.商稅收入占比呈現出穩定增長 D.賦役征收已實現貨幣化6.有學者認為1799年英國開征個人所得稅的先決條件“首先是由于政府成功地(通過議會)說服公民,所得稅對于資助一場深得人心的即使昂貴的戰爭是必要的;其次,政府能夠提供保證把稅金用于軍隊本身,最終目的就要拿下一場完勝的戰役;第三,政府能夠提供保證,每個公民都繳納自己的那一份,政府機構會相對誠實,沒有人會吞噬這些錢財。”上述材料不能說明( )A.開征新稅種的目的是解決財政問題 B.英國政府清廉公正深受民眾的信任C.戰爭是開征個人所得稅的直接原因 D.民主政體有助于個人所個稅的開征7.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說:“我們交通運輸體系的聯合力量加在一起,就是合眾國這個我們所擁有的稱號中的動力要素。沒有它們,我們不過是許多個別部分的聯盟而已。”艾森豪威爾認為交通運輸體系( )A.有利于各地的經濟往來 B.促進了各地的聯系C.是美國發展的主要動力 D.有利于國家的統一8.下表征收方式的轉變反映出當時( )制度 征收方式租庸調制 租:政府授田的男丁,每年須交納粟二石庸:每丁每年須為國家服勞役二十日調:每丁按照當地的出產,每年輸納絹二匹、綾二丈、綿三兩兩稅法 全國各地的人民,一律以現有男丁與田地數目為標準,劃分等級,規定稅額,分夏、秋兩季交納,其稅額概以錢計,再折合綾絹繳納A.貨幣地租出現 B.封建剝削減輕 C.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D.實物地租消失9.唐朝時期,成丁的年齡由隋朝時的18歲提到21歲,庸不再有年齡限制,如遇水旱蟲霜成災,損失40%以上者免租,損失60%以上者免調,損失70%以上者課役皆免。這說明唐朝( )A.創立了租庸調制度 B.調整了統治政策C.均田制有實施前提 D.賦稅標準發生質變10.唐朝實行的“惟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的賦稅制度是( )A.租調制 B.租庸調制 C.兩稅法 D.攤丁入畝三課前預習1. 福特T型汽車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 上海滬嘉 第一條 京津城際 英法海底隧道2. 萊特兄弟 洛杉磯 中蘇民用48.城市經濟繁榮3. 地球村 公共交通 現代時間4. 萊特兄弟 舊金山 第一條四自我檢測1.A2.D3.B4.A5.A6.B7.D8.C9.B10.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