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堅持新發展理念學習目標必備知識:新發展理念的內涵;明確新發展理念注重解決的問題。關鍵能力:能夠結合實際闡述堅持新發展理念的原因和重要性,用實例說明在現實生活中是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理解和認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立場。理解和認同新時代的新發展理念,明確新發展理念貫穿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2.科學精神:明晰堅持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意義,能夠闡釋新發展理念的內涵和要求,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認識。3.公共參與:認識到在經濟活動中不能唯經濟利益是圖,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踐行誠信、友善、敬業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運用新發展理念對經濟社會發展和自己的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基礎梳理1.貫徹新發展理念(1)原因:①時代要求。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新時代需要新發展理念。②人民需求。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2)堅持新發展理念發展理念 解決的問題 原因 具體要求 內在聯系創新發展 發展動力 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協調發展 發展不平衡 協調發展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 要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綠色發展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綠色發展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開放發展 發展內外聯動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 要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享發展 社會公 平正義 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享發展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 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使全體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易錯提示1.共享經濟模式創造的價值超過了傳統經濟模式。答案:×解析:共享經濟讓資源擁有者將閑置資源進行分享,不但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還通過分享使用權獲取了收益,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共享經濟還屬于新興事物,其創造的價值還未超過傳統經濟。2.協調發展注重的是發展不平衡問題,必須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答案:√解析: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發展平衡與不平衡的統一。3.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必須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答案:√解析: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上,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系統觀念,把節約能源資源放在首位,加強風險識別和管控,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4.協調是引領大戰的第一動力,要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答案:×解析: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5.發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黨的領導作為發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黨的創造精神。答案:×解析:發展依靠人民,就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人民群眾首創精神。深化探究1.某市政府提出: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雙倍增”計劃,力爭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20家、省級科技型中小微企業1000家以上,新培育“隱形冠軍”企業100家,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0%以上。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以城鄉一體化試點為依托,堅持以城帶鄉,逐步縮小城鄉差距,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實施外貿優進優出戰略,積極融入自貿區建設,引導外貿出口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全面推行三級政府生態環境報告制度,加大環保投入力度,生態環境和公共設施投資增長10%以上。按照“群眾提、代表定、政府辦”的理念,認真辦好民生實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該市在建設現代化強市進程中是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的?2.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指出,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將進一步釋放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并創造新的強大引擎,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形成以宏觀到微觀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引發經濟結構重大變革,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運用“貫徹新發展理念”知識,分析國家發展人工智能的經濟意義。隨堂訓練1.國家主席習近平2021年10月25日在北京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為了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動力。材料反映了( )A.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B.堅持新發展理念C.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D.貫徹科學發展主題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新時代,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一轉變貫徹的發展理念是( )A.創造、協調、可持續、開放、共享 B.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C.創新、統籌、綠色、改革、同步 D.創新、協作、綠色、開放、共網3.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對糧食都心存敬畏。珍惜糧食、崇尚節儉的傳統美德不應丟掉,要把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理念在全社會范圍貫徹落實,讓勤儉變成一種風尚,讓節約滲透人們的生活。珍惜糧食,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勿讓“空盤”成空談。對此我們( )A.必須把“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 B.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做理智的消費者C.必須大幅減少和嚴格控制糧食消費 D.應該培養綠色健康的飲食習慣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五大發展理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②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③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內外聯動問題④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下列做法符合我國新發展理念的是( )①某省公布推進“廁所革命”的一攬子方案②某地為了增加GDP推進傳統造紙企業建設③某鎮將拍賣耕地部分所得直接分給群眾④某市為吸引創新型企業加盟而加快建設科技創新中心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參考答案深化探究1.答案:①堅持創新發展,積極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展;②堅持協調發展,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堅持以城帶鄉,走新型城鎮化道路。③堅持開放發展,實施外貿優進優出戰略,積極融入自貿區建設,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④堅持綠色發展,全面推行三級政府生態環境報告制度,加大環保投入力度;⑤堅持共享發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不斷改善民生。2.答案:①有助于推動人工智能和各行業融合創新,帶動和提升相關產業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②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發展人工智能有助于增強我國創新發展能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③有助于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同步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新發展理念。解答本題,可結合材料,運用教材中“新發展理念”的相關內容,從創新、發展等方面分析。隨堂訓練1.答案:C解析:“為了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動力”,反映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C項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創新驅動發展、堅持新發展理念和貫徹科學發展主題,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2.答案:B解析:A錯誤,“創造”“可持續”錯誤; B正確,推動高質量發展,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的發展理念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 C錯誤,“統籌”“改革”“同步”錯誤; D錯誤,“共同”錯誤。故選B。3.答案:B解析:材料強調的是如何珍惜糧食,沒有涉及“三農”問題,A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勿讓“空盤”成空談,就要尊重勞動成果,注重節約,低碳生活,理性消費,做理智的消費者,B項符合題意。節約糧食,不是減少和控制糧食消費,而是減少和控制糧食浪費,C項錯誤。培養綠色健康的飲食習慣與題意主旨不符,D項排除。故選B。4.答案:B解析: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①說法正確。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而不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②說法錯誤。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③說法正確。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而不是發展不平衡問題,④說法錯誤。故選B。5.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新發展理念。①符合綠色發展理念,④符合創新發展理念,入選;推進傳統造紙企業建設不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生態環境的新要求,②與題意不符;耕地屬于集體所有,不允許拍賣,所得款項也不能直接分給群眾,③錯誤。故選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