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 穩態與調節 第4章 免疫調節第1節 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的確定課程標準與本節相對應的要求是:舉例說明免疫細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質等是免疫調節的結構與物質基礎;概述人體的免疫包括生來就有的非特異性免疫。基于此,設定的教學目標如下:1.通過討論人體抵御病原體、清除葡萄球菌的過程,說出免疫系統三道防線的內涵,總結并區分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2.通過資料分析說明,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活性物質的概念和相互關系,構建免疫系統的組成模型3.概述免疫系統的功能4.認同免疫力有一定限度以及科學用藥的重要性,認同勞逸結合、積極鍛煉等提高免疫力的生活方式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免疫系統的組成2、教學難點(1)免疫系統的功能三、教學設計思路本節課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在授課時,采用讓學生自主閱讀學習,并提出若干問題,以問題驅動學生的學習的方式,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四、教學步驟1、新課導入人體在健康狀態下,感受不到免疫器官,當機體受病原體感染患病后,會有患病癥狀,例如,生活中常常會遇到扁桃體發腫大的現象,這往往是由鏈球菌或葡萄球菌等細菌及其分泌物積存于扁桃體窩導致的。1.當葡萄球菌侵入扁桃體后,為什么它會紅腫發炎?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細胞在起作用?2.扁桃體腫大對機體的健康是有利還是有害呢?通過“問題探討”,從學生熟悉的、親身經歷過的事件入手,拉近學生與知識學習的距離2.新課講授當我們體內上呼吸道有炎癥時,扁桃體會重大,有時頜下、腋下、腹股溝等部位還會出現淋巴結腫大,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傷口感染后會化膿,膿液是什么呢 要弄清這些問題,需要先了解免疫系統的組成。一、免疫系統的組成1.免疫器官展示人體免疫器官圖,請學生嘗試表達各器官作用教師總結介紹骨髓、胸腺類似免疫細胞的大本營,其余淋巴器官類似作戰戰場,用軍隊大本營和作戰戰場類比理解,介紹各免疫器官的結構和功能2.免疫細胞、免疫活性物質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并回答下列問題:1.什么是免疫細胞?2.免疫細胞的種類有哪些?3.什么是抗原呈遞細胞?4.什么是免疫活性物質?5.什么是抗體?通過問題串的形式,層層設問,最后老師與學生一起總結,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二、免疫系統的功能免疫系統共同組成了人體的保護機制,共同構筑卵人體的三道防線是什么?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第一、第二道防線內涵并概括其共同點這兩道防線人人生來就有,長期進化過程中遺傳獲得的,不針對特定病原體,對大多數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稱為特異性免疫第三道防線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借助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組成,是機體在個體發育過程中與病原體接觸后獲得的,主要針對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具有特異性,稱為特異性免疫教師提出問題: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有什么不同?由三道防線共同組成了免疫系統的功能,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五、板書設計第4章 第1節 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一、免疫系統的組成1.免疫器官2.免疫細胞3.免疫活性物質二、免疫系統的功能1.人體的三道防線2.免疫系統的三大功能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