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學目標 闡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過實驗和探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實驗法獨立設計并完成探究活動。4、認同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學重點 闡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過實驗和探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難點 運用實驗法獨立設計并完成探究活動。教學過程引入:教師:英國的著名化學家普利斯特里,做過一個實驗,他把活的小鼠和點燃的蠟燭分別放在玻璃罩內,過了一段時間,小鼠死亡,燃燒的蠟燭熄滅,這是為什么呢?學生:因為氧氣消耗完了教師:那么有個問題來了,在我們地球這個生物圈中,動植物不斷的進行呼吸作用,還有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燒都要消耗大量的氧氣,據統計,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燒所消耗的氧氣量每秒平均為10000Kg.如果以這樣的速度來計算,大氣中的氧3000年就會用完……那地球上的生物不是都要滅亡了嗎?但是我們地球上的生物卻活的很好,這是為什么呢?學生:因為有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教師:那么植物真的能更新空氣,維持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節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探究竟。新授:人、動物和植物通過呼吸作用釋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真的能夠作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嗎?驗證綠葉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要想驗證綠葉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我們首先要解決三個問題:你選用什么試劑去驗證二氧化碳的變化?你選用什么樣的植物作為實驗材料?你設置怎樣的對照實驗?學生活動一:學生自主閱讀課本80頁實驗過程,并完成導學案例1教師講解實驗過程觀看視頻學生活動二: 小組合作討論并展示1、為什么丙中不放植物?為什么甲要放在黑暗處?甲和丙在實驗中起到什么作用?2、BTB滴入甲乙丙三個裝置中分別會出現什么顏色? 你還能想到其他相同作用的試劑?3、實驗得出什么結論?教師講解總結:生物呼吸作用把有機物分解產生的二氧化碳,又被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從而使碳在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中不斷的循環。探究綠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氣體你也許見過在清澈的水中,水生綠色植物在陽光下不斷地“吐出”氣泡的現象,這些氣泡是什么氣體呢?是氧氣嗎?我們能否也設計實驗進一步探究植物釋放的氣體是氧氣呢?教師講解:探究實驗的步驟1、提出問題:2、作出假設:3、制定計劃:4、實施計劃:5、得出結論:實驗步驟中,關鍵要考慮如何收集氧氣?如何檢驗氧氣?這就涉及到化學的知識,要了解氧氣有什么特性呢?學生自由回答:小動物呼吸必需、助燃教師:氧氣能夠助燃,可以用帶余燼的衛生香或木條檢驗。氧氣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觀看視頻總結:綠色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氧氣課后探究:(根據氧氣的其他特性,如動物呼吸必需)綠色植物對大氣中二氧化碳-氧氣的平衡的作用設疑: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 那么綠色植物對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氧氣的平衡氣什么作用呢?活動三:閱讀課文82頁內容,完成導學案例5教師講解學生展示(指著屏幕說出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燒、光合作用)活動四:碳-氧平衡面臨的危機,嗅碳衛星探測到的數據表明:在過去的50年里,人類活動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已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升高了近20%,它使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引起了種種問題。小組合作討論:1.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為什么會增多呢?2.為了防止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你有什么對策?學生回答教師講解: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當堂小結:當堂反饋:板書設計:第2節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驗證綠葉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二、探究綠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氣體三、綠色植物對大氣中二氧化碳-氧氣的平衡的作用- 3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