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綠色植物是食物之源設計依據和構想新課程《標準》對這節內容的具體要求是能概述綠色植物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考慮到學生已具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識基礎,在教學中調動已知,引入未知;同時本節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有生活經驗作基礎,學習積極性較高。通過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活動,分析人和動物的食物與綠色植物的關系。這樣的活動強調了學生的主動學習,引導學生提高認識,關注生物圈的發展,培養學生能力。通過對本章內容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懂得植物和人類生存的相互關系,引起學生關注人與植物,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共同發展。教材分析知識目標能舉例說出人類和動物的食物直接或間接地來源于綠色植物 。能力目標1.通過學生收集、整理材料的活動,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2.通過學生分組討論,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綠色植物重要作用的學習,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舉例說出人類和動物的食物直接或間接地來源于綠色植物,理解人類和動物食物來源于綠色植物對于理解植物與人類和動物的關系教學難點人類和動物的食物間接來源于綠色植物以及動物之間的食物關系。課前準備1. 學生準備學生分組,安排組長,預習新課,準備討論資料。2. 教師準備(1)多媒體課件(2)《動物世界》片頭曲視頻及相關資料教學流程導入新課展示幾幅繽紛多彩的綠色植物圖片,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給學生一種美的感受,接著提出:1. 看到這些生機勃勃的植物,你會想到哪些生命現象?引導學生復習光合作用等生理功能,并引出光合作用公式。2.提問:人和動物細胞有沒有葉綠體?那么,人與動物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來源于哪里?食物中的能量又來自哪里?它與植物有什么關系呢?設計思想 創設問題教學情境,以舊喚新,激發興趣 。新課教學一、人類的食物來源于綠色植物。1.組織討論活動進行學習:教師首先提出問題:人類的食物與綠色植物有什么關系?出示兩張表格,供學生參考,學生也可自行分類或補充表格中沒有的食物種類。每張表中,每個學生至少要填一種,看誰填的最多,組內比賽,應用激勵機制。學生活動分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填寫兩張表格,時間6 分鐘。教師提供的兩張表格,表一列舉直接來源于綠色植物的人類食物,表二列舉間接來源于綠色植物的人類食物。2.組織匯報交流:按層次依次交流表一、表二:請四個小組在討論基礎上各派一名代表做主題匯報,有條件的將學生填寫的表格用實物投影儀展示,提供學生相互學習比較的機會,教師給予及時鼓勵性評價。(在學生交流過程中展示蘑菇的生長環境,對蘑菇這一類食物的有機物來源做以分析,打破學生心中的疑問,突破教學難點)從而得出:人類食用的谷類,谷類及其制品,蔬菜和水果類都直接來源于綠色植物,肉、蛋、奶間接來源于綠色植物的結論。3.在討論之后,教師要趁勢引導,啟發學生進一步掌握相關知識。這進一步拓展的過程首先由教師提出問題:我們直接食用的植物體的器官相同嗎?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并進行分類。最后由學生來回答問題。這些是我所選的植物體的圖片,這些色彩鮮艷、形態各異的食物,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樂于了解,樂于回答。我想這樣,學生一定有興趣、有能力回答好問題。最后可以讓學生來回答,也可由教師來總結,給學生一個結論性的知識——我們吃的蘿卜、甘薯等等來源于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4.充分利用課本的資源,培養學生能力,這是新課標提出的要求。在這里讓學生通過讀課本第87 頁的世界主要食用作物及其產量圖表,分析問題:世界上主要的食用植物有哪些?哪一食用作物產量最高?學生通過讀圖分析,既掌握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5.人類食物中的肉、奶、蛋等動物食品的間接來源是綠色植物,是本節的重點又是難點,學生可能有些不太清楚,為了幫助學生突破這一難點,借助一些圖片或資料閱讀來幫助學生理解。另外學生還有些感性認識是不科學的,如有的同學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青蝦、青蝦吃泥巴,和植物沒有關系。這些內容,學生缺乏相關知識,無法通過自己的探究獲得,教師就要精講精說。設計思想 關注學生已有的經驗,提供豐富的素材,引導學生學習思考,并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使得學生興趣無窮,有助于學生形成喜歡生物的愛好。通過多元問題的設置,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新課程倡導自主探究,反對灌輸式,但是,不等于教師就不要講。所以在這里學生沒有學習到的相關知識,教師就要點到,幫他構建。二、動物的食物來源于綠色植物。1.首先提出問題:動物的食物也來源于綠色植物嗎?然后播放《動物世界》視頻,引導學生觀察、思考:(1)視頻中的動物有哪些?(2)它們的食物都是什么?(3)根據它們的食物類型你可以把它們分為幾類?等等。學生交流,教師點撥,總結提高。無論肉食動物、草食動物還是雜食動物的食物都來源于綠色植物。2.學生再進一步思考:如果地球上沒有綠色植物,人類還能生存嗎?為什么?最后歸納總結:綠色植物是人和動物的食物之源。設計思想 活躍課堂氣氛,再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課堂學習的高潮。三、課堂小結與練習:課件展示相關習題,進行食物獎勵,并要求學生說出該食物中的能量來源。設計思想 利用多元化的評價機制,使學生體會到學習過程中的收獲與喜悅,貫徹快樂學習的理念。四、課堂延伸:出示瓜州特有的植物種類圖片,關注家鄉的生物資源,關注瓜州的生態環境。設計思想 敬畏生命,感恩自然,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教學感悟這節課,我通過關注學生已有的經驗,提供豐富的素材,引導學生學習思考,并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等多種方法,使得學生興趣無窮,有助于學生形成喜歡生物的愛好。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這堂課的教學設計,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關注學生興趣愛好,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2.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提供交流表達機會。 3.多方面培養學生能力,教師精講難點、重點 。4.用好教材,但不“唯書”,要對教材作適當處理 。5.面向全體學生,又要考慮學生的不同層次,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