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5 生活中的振動 學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5 生活中的振動 學案(含答案)

資源簡介

第5節 生活中的振動
學習目標:1.[物理觀念]了解阻尼振動和阻尼振動的圖像. 2.[物理觀念]掌握受迫振動的概念,知道受迫振動與驅動力的關系. 3.[科學態度與責任]理解共振和共振產生的條件,知道共振的應用和防止.
一、阻尼振動
1.定義
阻尼振動是指振幅逐漸減小的振動.振動系統受到的阻力越大,振幅減小得越快.
2.產生的原因
振動系統克服摩擦力和其他阻力做了功,系統的機械能不斷減小,振幅也不斷減小.
3.圖像
如圖所示,振幅逐漸減小,最后停止振動.
二、受迫振動與共振
1.受迫振動
(1)驅動力:給振動物體施加的一個周期性的外力.
(2)受迫振動: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產生的振動.
(3)受迫振動的周期或頻率
物體做受迫振動時,振動穩定后的周期(或頻率)總等于驅動力的周期(或頻率),與物體的固有周期(或固有頻率)無關.
2.共振
(1)條件:驅動力的周期(或頻率)等于物體的固有周期(或固有頻率).
(2)特征:共振時,物體受迫振動的振幅最大.
(3)共振曲線:如圖所示.
三、共振的應用與防止
1.共振的應用
在應用共振時,應使驅動力頻率接近或等于振動系統的固有頻率,振動將更劇烈.
2.共振的防止
在防止共振時,驅動力頻率與系統的固有頻率相差越大越好.
1.思考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做阻尼振動的物體其振動頻率不變. (√)
(2)阻尼振動振幅逐漸減小時,其頻率也逐漸減小. (×)
(3)驅動力的頻率越大振動物體振幅越大. (×)
(4)共振的條件是驅動力的頻率等于物體的固有頻率. (√)
2.(多選)某一單擺由于受阻力作用,從開始擺動到逐漸停止的過程中(  )
A.振幅越來越小,周期也越來越小
B.振幅越來越小,周期不變
C.通過某一位置時,機械能始終不變
D.機械能不守恒,周期不變
BD [單擺做阻尼振動時,振幅會減小,機械能減小,振動周期不變,故選項B、D對,A、C錯.]
3.某振動系統的固有頻率為f1,該振動系統在頻率為f2的驅動力的作用下做受迫振動,系統的振動頻率為(  )
A.f1        B.f2
C.f1+f2 D.
B [做受迫振動的系統,其振動頻率等于驅動力的頻率f2,故B正確.]
阻尼振動、受迫振動與簡諧運動的比較
甲         乙
(1)如圖甲所示,生活中會見到陣風吹過樹枝,使樹枝左右搖擺,一會兒樹枝就會停下來,樹枝的運動是阻尼振動嗎?
(2)如圖乙所示,蕩秋千的小朋友在一旁小朋友的不斷推動下不停地擺動.秋千的運動是受迫振動嗎?
提示:(1)是 (2)是
三者對比列表:
 振動類型比較項目     簡諧運動 阻尼振動 受迫振動
產生條件 不受阻力作用 受阻力作用 受阻力和驅動力作用
頻率 固有頻率 頻率不變 驅動力頻率
振幅 不變 減小 大小變化不確定
振動圖像 形狀不確定
實例 彈簧振子振動,單擺做小角度擺動 敲鑼打鼓發出的聲音越來越弱 揚聲器紙盆振動發聲、鐘擺的擺動
【例1】 (多選)一單擺在空氣中振動,振幅逐漸減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機械能逐漸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B.后一時刻的動能一定小于前一時刻的動能
C.后一時刻的勢能一定小于前一時刻的勢能
D.后一時刻的機械能一定小于前一時刻的機械能
思路點撥:(1)在阻尼振動中,振動系統的機械能減小,即動能和勢能之和減小.
(2)在一段較短的時間內,動能和勢能不一定都減小,關鍵要看動能與勢能之間是如何轉化的.
AD [單擺振動過程中,因不斷克服空氣阻力做功,使機械能逐漸轉化為內能,選項A和D對;雖然單擺總的機械能在逐漸減小,但在振動過程中動能和勢能仍不斷地相互轉化,動能轉化為勢能時,動能逐漸減小,勢能逐漸增大,而勢能轉化為動能時,勢能逐漸減小,動能逐漸增大,所以不能斷言后一時刻的動能(或勢能)一定小于前一時刻的動能(或勢能),故選項B、C不對.]
阻尼振動的三個特點
(1)振幅逐漸減小,最后停止振動.
(2)系統的機械能逐漸減少,最后耗盡.
(3)周期、頻率不隨振幅的變化而變化.
訓練角度1 阻尼振動的圖線
1.(多選)如圖所示是單擺做阻尼振動的振動圖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擺球A時刻的動能等于B時刻的動能
B.擺球A時刻的勢能等于B時刻的勢能
C.擺球A時刻的機械能等于B時刻的機械能
D.擺球A時刻的機械能大于B時刻的機械能
BD [在單擺振動過程中,因不斷克服空氣阻力做功使振動的能量逐漸轉化為內能,C錯,D對.雖然單擺總的機械能在逐漸減小,但在振動過程中動能和勢能仍不斷地相互轉化.由于A、B兩時刻單擺的位移相等,所以勢能相等,但動能不相等,A錯,B對.]
訓練角度2 受迫振動
2.如圖所示的裝置,彈簧振子的固有頻率是4 Hz.現勻速轉動把手,給彈簧振子以周期性的驅動力,測得彈簧振子振動達到穩定時的頻率為1 Hz,則把手轉動的頻率為(  )
A.1 Hz      B.3 Hz
C.4 Hz D.5 Hz
A [受迫振動的頻率等于驅動力的頻率,把手轉動的頻率為1 Hz,選項A正確.]
共振的特點
洗衣機在把衣服脫水完畢拔掉電源后,電動機還要轉動一會才能停下來.在拔掉電源后,發現洗衣機先振動得比較小,然后有一陣子振動得很劇烈,然后振動慢慢減小直至停下來.
思考討論:
(1)開始時,洗衣機為什么振動比較小?
(2)期間劇烈振動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開始時,洗衣機的固有頻率與脫水桶的頻率相差較遠.
(2)劇烈振動的原因是此時脫水桶的頻率與洗衣機的固有頻率接近.
1.共振條件的理解
(1)從受力角度來看
振動物體所受驅動力的方向跟它的運動方向相同時,驅動力對它起加速作用,使它的振幅增大,驅動力的頻率跟物體的固有頻率越接近,使物體振幅增大的力的作用次數就越多,當驅動力頻率等于物體的固有頻率時,物體的振幅達到最大.
(2)從功能關系來看
當驅動力頻率越接近物體的固有頻率時,驅動力與物體運動一致的次數越多,驅動力對物體做正功越多,振幅就越大.當驅動力頻率等于物體固有頻率時,驅動力始終對物體做正功,使振動能量不斷增加,振幅不斷增大,直到增加的能量等于克服阻尼作用損耗的能量時,振幅才不再增加.
2.對共振曲線的理解
(1)兩坐標軸的意義:
縱軸:受迫振動的振幅,如圖所示.
橫軸:驅動力頻率.
(2)f0的意義:表示固有頻率.
(3)認識曲線形狀:f=f0,共振;f>f0或f<f0,振幅較小.f與f0相差越大,振幅越小.
(4)結論:驅動力的頻率f越接近振動系統的固有頻率f0,受迫振動的振幅越大,反之振幅越小.
【例2】 如圖所示,在曲軸A上懸掛一個彈簧振子,如果轉動把手,曲軸可以帶動彈簧振子上下振動.
(1)開始時不轉動把手,而用手往下拉振子,然后放手讓振子上下振動,測得振子在10 s內完成20次全振動,振子做什么振動?其固有周期和固有頻率各是多少?若考慮摩擦和空氣阻力,振子做什么振動?
(2)在振子正常振動過程中,以轉速4 r/s勻速轉動把手,振子的振動穩定后,振子做什么運動?其周期是多少?
(3)若要振子振動的振幅最大,把手的轉速應多大?
思路點撥:解答本題時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理解簡諧運動、阻尼振動、受迫振動的概念.
(2)知道受迫振動的頻率與驅動力的頻率的關系.
[解析] (1)用手往下拉振子使振子獲得一定能量,放手后,振子因所受回復力與位移成正比,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反(F=-kx),所以做簡諧運動,其周期和頻率是由它本身的結構特點決定的,稱為固有周期(T固)和固有頻率(f固),根據題意T固== s=0.5 s,f固== Hz=2 Hz.由于摩擦和空氣阻力的存在,振子克服摩擦力和阻力做功消耗能量,使其振幅越來越小,故振動為阻尼振動.
(2)由于把手轉動的轉速為4 r/s,它給彈簧振子的驅動力的頻率為f驅=4 Hz,周期T驅=0.25 s,故振子做受迫振動.振動達到穩定狀態后,其頻率(或周期)等于驅動力的頻率(或周期),而跟固有頻率(或周期)無關,故f=f驅=4 Hz,T=T驅=0.25 s.
(3)要使彈簧振子的振幅最大,處于共振狀態,必須使其驅動力的頻率f驅等于它的固有頻率f固,即f驅=f固=2 Hz,故把手的轉速應為n=2 r/s.
[答案] (1)簡諧運動 0.5 s 2 Hz 阻尼振動
(2)受迫振動 0.25 s (3)2 r/s
共振問題的分析方法
(1)在分析解答有關共振問題時,要抓住產生共振的條件:驅動力的頻率等于固有頻率,此時振動的振幅最大.
(2)在分析有關共振的實際問題時,要抽象出受迫振動這一物理模型,弄清驅動力頻率和固有頻率,然后利用共振的條件進行求解.
訓練角度1 共振的現象分析
3.如圖所示,在一根張緊的水平繩上掛有5個單擺,其中b擺球質量最大,其余4個擺球質量相等,擺長關系為Lc>Lb=Ld>La>Le,現將b擺垂直紙面向里拉開一微小角度后釋放,經過一段時間后,其余各擺均振動起來并達到穩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4個單擺的周期Tc>Td>Ta>Te
B.4個單擺的頻率fa=fc=fd=fe
C.4個單擺的振幅Aa=Ac=Ad=Ae
D.4個單擺中c擺的振幅最大
B [b擺垂直紙面向里拉開一微小角度后釋放,使得其他4個單擺都做受迫振動,受迫振動的頻率等于驅動力的頻率,所以4個單擺頻率相同,周期也一樣,所以A錯誤,B正確;當驅動力的頻率接近物體的固有頻率時,振幅最大,即達到共振.根據T=2π知,d擺長與b擺長相等,則驅動力的周期等于d擺的固有周期,發生共振,所以d擺振幅最大,C、D錯誤.]
訓練角度2 共振曲線
4.研究單擺受迫振動規律時得到如圖所示的圖像,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其縱坐標為位移
B.其縱坐標為振幅
C.單擺的固有周期為2 s
D.圖像的峰值表示共振時的振幅
A [縱坐標是振幅,不是位移,A說法錯誤,B說法正確;當f驅=f固時發生共振,振幅最大,由圖知T固==2 s,可見C和D的說法均正確.]
1.物理觀念:阻尼振動、受迫振動、共振.
2.科學思維:共振曲線.
3.科學方法:比較簡諧運動與阻尼振動、受迫振動的不同.
1.(多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有阻力的振動叫作受迫振動
B.物體振動時受到外力作用,它的振動就是受迫振動
C.物體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的振動叫作受迫振動
D.物體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振動,它的振動頻率最終等于驅動力頻率
CD [物體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的振動叫作受迫振動,選項C對,B錯;這個周期性的外力應當能給振動物體補充能量,不是有阻力的振動,選項A錯;受迫振動的頻率最終等于驅動力頻率,選項D對.]
2.下列振動,屬于受迫振動的是(  )
A.用重錘敲擊一下懸吊著的鐘后,鐘的振動
B.打點計時器接通電源后,振針的振動
C.小孩睡在自由擺動的吊床上,小孩隨著吊床一起擺動
D.彈簧振子在豎直方向上沿上下方向振動
B [受迫振動是指在周期性驅動力作用下的振動,故A、C、D都是自由振動,B是受迫振動.]
3.在飛機的發展史中有一個階段,飛機上天后不久,飛機的機翼很快就抖動起來,而且越抖越厲害.后來人們經過了艱苦的探索,利用在飛機機翼前緣處裝置一個配重桿的方法解決了這一問題.在飛機機翼前緣處裝置配重桿的目的主要是(  )
A.加大飛機的慣性  B.使機體更加平衡
C.使機翼更加牢固 D.改變機翼的固有頻率
D [飛機抖動得厲害是因為發生了共振現象,想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使系統的固有頻率與驅動力的頻率差距增大,在飛機機翼前緣處裝置一個配重桿,改變的是機翼的固有頻率,故選項D正確.]
4.下表記錄了某受迫振動系統的振幅隨驅動力頻率變化的關系,若該振動系統的固有頻率為f固,則(  )
驅動力頻率/Hz 30 40 50 60 70 80
受迫振動的振幅/cm 10.2 16.8 27.12 28.1 16.5 8.3
A.f固=60 Hz
B.60 HzC.50 HzD.以上三個答案都不對
C [固有頻率等于驅動力的頻率時,振幅最大,固有頻率越接近驅動力頻率,振幅越大;表格中當驅動力頻率為60 Hz時,振幅最大,說明固有頻率在50 Hz~70 Hz之間,C正確.]
5.如圖為一單擺的共振曲線,圖中橫軸表示周期性驅動力的頻率,縱軸表示單擺的振幅,求此單擺的擺長(g取10 m/s2).
[解析] 由圖像可以看出,當驅動力的頻率為0.4 Hz時,單擺的振幅最大,此時單擺共振.由共振的條件可知,單擺的固有頻率為0.4 Hz,
由T=2π=可得L==1.58 m.
[答案] 1.58 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泉县| 临湘市| 扶绥县| 延边| 平邑县| 马公市| 清水河县| 独山县| 北碚区| 遂川县| 故城县| 勐海县| 禹州市| 镇远县| 依兰县| 惠水县| 三江| 调兵山市| 名山县| 文化| 建湖县| 临海市| 武平县| 清镇市| 合川市| 中江县| 日照市| 青浦区| 牡丹江市| 抚远县| 高雄县| 慈利县| 宁晋县| 兴安县| 桦川县| 永修县| 林州市| 阜阳市| 辰溪县| 长岛县| 荆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