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課 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學案一學科核心素養唯物史觀:通過學習,運用唯物辯證史觀及有關理論,了解古代希臘羅馬政治制度,中世紀封建專制,近代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聯邦制總統制共和制、法國議會制共和制等主要政體形成的條件,探討各種政治制度的特征,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時空觀念:通過《西方政治體制的產生和演變》教科書和配套課件,認識西方政治體制的產生和演變所處的特定時空環境,抓住其特定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史料實證:通過歷史圖片和歷史資料提出問題、設置懸念,探究中世紀時期法國和英國等國君主制形成的原因,了解近代西方國家資本主義政治體制產生的背景,認識其特點及局限,提高學生探究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歷史解釋:引導學生運用本課教材中文獻資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通過西方政治體制產生及演變的脈絡,認識到西方政體政體產生、發展是由當時的社會經濟形態、階級力量變化、地理環境、民族傳統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培養有效解讀材料、自主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家國情懷:通過教學讓學生認識政治體制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政治文化傳統,增強學生的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養學生的時代擔當精神。二學習重難點重點:古代希臘民主政治和羅馬從共和國到帝國的演變,認識西方政治體制產生是淵源。難點:近代英、美、法等國的政治制度,認識近代西方民主制度。三課前預習1.古希臘的政治制度城邦國家 政治制度 權力機構 產生及職能雅典 民主制度 公民大會 全體____組成,決定國家法律和政策議事會 議員從公民中抽簽產生;為公民大會準備決議草案,并參與國家日常管理陪審法庭 抽簽產生,主要司法機關官員 由選舉產生,需接受監督,隨時可以被罷免和審判斯巴達 寡頭政治 公民大會 全體成年男性公民組成;名義上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國王 世襲繼承,壟斷軍事統帥權長老會 僅30人,終身任職;實際上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監察官 從全體公民中選舉產生,主持公民大會、審判國王2.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產生與發展:評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適應了________發展的需要,部分實現了________和啟蒙運動的理想,但它仍有歷史局限,如英國________長期沒有選舉權,美國憲法一度承認了________制的合法地位。經過19-20世紀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漸走向穩定和成熟。3.中古西歐的封建制度中古歐洲國家的形成:法蘭克王國從查理大帝死后,陷入分裂,形成后世西歐三個主要國家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的雛形。法國等級君主制:14世紀初,法國國王腓力四世召開三級會議,對抗教皇,確立了國王有權________的原則,標志著法國進入________制階段。英國議會君主制13世紀初 《________》肯定了國王的合法地位與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同時保障封建主的特權,并適當照顧騎士和市民的利益13世紀中后期 英國多次召開議會,議會權力逐漸加強14世紀中期 英國進入________時期4.中古西歐的封建制度:典型代表(1)法國:____。14世紀,國王腓力四世召開了由教士、貴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組成的三級會議,進入等級君主制時期,進一步強化了王權。(2)英國:____。13世紀初,貴族、騎士和市民強迫英王約翰簽署《大憲章》;13世紀中后期議會權力逐漸加強;14世紀中期,英國進入議會君主制時期。5.古羅馬的政治制度(1)羅馬共和國(公元前509—前27年)①權力結構執政官 兩人,一年一任,由全體公民選舉產生;主要職責是擔任軍事統帥,主持公民大會和元老院,并執行相關決議元老院 由卸任高級官員組成,終身任職,負責提出建議,協調行動公民大會 有權立法、宣戰、媾和與審判,是羅馬國家最高權力機關②政體實質:具有濃厚的________特征。③政治制度對后世的借鑒意義:任期制;權力制衡;協商制度;最高官員由選舉產生。④政體局限:公民大會的召開和表決都受到高級官員和元老院的限制,難以有效發揮作用;所有官職均無薪金,窮人實際上無法出任。(2)羅馬帝國(公元前1世紀末建立)①帝國建立:公元前1世紀末,屋大維建立________,實際掌握羅馬國家大權,形成君主政治。②政體特征:皇帝(元首)掌控羅馬國家的權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軍隊聽命于皇帝,是實行獨裁統治的重要工具。四自我檢測2一、單選題1.羅馬法的民事訴訟程序經歷了法律訴訟和程式訴訟兩個時期,法律訴訟的整個訴訟過程必須嚴格遵守一定的方式,哪怕只犯有很細小的錯誤,都可能導致敗訴;而在程式訴訟中,裁判官可以采用某些簡易方式解決或者處理爭議,簡化訴訟程序,使當事人不必擔心因為違背嚴格的形式主義而招致敗訴。程式訴訟的出現表明當時的羅馬法( )A.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 B.審判程序不嚴謹C.消除了審判的形式主義 D.法律體系較完備2.雅典人認為他們的身體“是給他們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們自己的一樣”;亞里斯多德也聲稱,“我們不應假想任何公民可私有其本身,我們毋寧認為任何公民都應為城邦所公有。”這表明古代雅典( )A.人文主義興起 B.強調集體觀念 C.民主政治完善 D.階級矛盾緩和3.古羅馬政治體系中有三個支柱:執政官具有王制色彩,元老院具有貴族制色彩,公民大會則具有平民政制色彩,三種制度精神共處于一個統一的國家體系中。這體現出古羅馬政治( )A.確立三權分立制度 B.具有中庸的理念C.真正實現君民平等 D.具有早期的共和精神4.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從1640年查理一世召開新議會的事件開始,到1688年詹姆士二世退位的事件結束,歷時近50年,但最終的結果卻并未“革了國王的命”,反而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對此的合理解釋是A.受啟蒙思想的影響 B.王權勢力的壯大 C.英國政治傳統的影響 D.人民群眾的要求5.1791年的美國憲法修正案,具體列舉了1787年憲法正文中沒有明確的權利,其主要原則是“政府對個體來說并不是一條只能在人們家門口看家的惡狗,而是人們追求自身自由與幸福生活的好管家。政府不能事先告訴媒體應該說什么,也不能在媒體和公眾發表言論后把其打入牢房,更不能強迫某人發表他不相信的言論”。由此可見,該修正案( )A.主張建立絕對強大的聯邦政府B.體現出保護個體權利的合理性C.凸顯分權與制衡原則的可行性D.注重維護少數精英階層的利益6.蘇格拉底在《普羅泰戈拉篇》中說:“公民大眾在諸如建筑、造船等問題上要請教專家,那些沒有專業知識和經驗的人往往要被轟下臺;但到了政府事務時,他們卻準備聽取任何人的意見,無論他是建筑師、鐵匠、商人、船人,還是窮人或者富人,出身好的人或不好的人。”這反映出蘇格拉底( )A.認為直接民主制存在弊端 B.旨在激發公民參政熱情C.挽救了當時雅典民主制度 D.宣揚了人文主義的精神7.根據英國議會頒布的1701年《王位繼承法》,如果沒有繼承人的安妮女王去世,王位將由其德意志表親漢諾威選帝侯繼承。這部法律使得當時擁有順位繼承權的前50人都失去了王位繼承權,但避免了王位復歸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此舉體現了英國政體的本質特點是( )A.和平方式取得政權 B.完善王位繼承制度C.擴大天主教會影響 D.議會權力高于王權8.羅馬共和國時期,君主政體被廢除,主權轉到了兩名執政官手中;執政官由選舉產生,任期一年,總是由貴族擔任。元老院作為主要的立法機關,也是貴族團體,即使在它接納了若干平民后,其性質也仍未改變。這說明共和國時期的羅馬( )A.全體公民選舉產生 B.公民大會發揮實效C.窮人無法擔任官職 D.貴族政治色彩濃厚9.下圖是一幅描繪1215年英王約翰與貴族簽訂《大憲章》的漫畫。畫中貴族們用《大憲章》緊緊地裹挾著國王,國王的手腳被牢牢束縛。這幅漫畫表現出( )A.貴族推翻了國王的統治 B.英國宣布為共和國C.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D.國王權力受到限制10.最初英國的“議會”只是官方檔案中用來指代“王廷會議”的一種稱呼,往往與王廷的大、小會議混用。至13世紀末期,“議會”--詞成為臣民代表會議最常用的稱呼。這表明當時英國( )A.議會地位高于國王 B.議會與國王合作增多C.議會的獨立性增強 D.國王與議會矛盾尖銳參考答案:三課前預習1.成年男性公民2. 資本主義 文藝復興 婦女 黑人奴隸3. 征稅 等級君主制 大憲章 議會君主制4. 等級君主制 議會君主制5. 貴族寡頭 元首制四自我檢測1.A2.B3.D4.C5.B6.A7.D8.D9.D10.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