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5課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學案一學科核心素養1.唯物史觀:通過學習,運用唯物辯證史觀及有關理論,了解貨幣制度產生的時代背景,對貨幣制度的利弊得失進行辯證分析,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2.時空觀念:通過教科書和配套課件,認識中國歷代貨幣的使用所處的特定時空環境,抓住其特定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3.史料實證:通過歷史圖片和歷史資料提出問題、設置懸念,論證我國貨幣及制度、措施產生的歷史條件、發展演變和產生的影響,提高學生探究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歷史解釋: 引導學生運用本課教材中文獻資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理解我國貨幣制度是一個逐步發展、不斷進步的過程,培養有效解讀材料、自主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5.家國情懷:通過教學讓學生增強學生對當今中國貨幣制度建設與發展的自信心與責任感,加深對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信。二學習重難點重點: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人民幣的發行及使用教學難點:不同時段貨幣演進的原因及特點、規律三課前預習1.布雷頓森林體系(1)背景:____崩潰后,資本主義世界貨幣失去了統一的____和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嚴重削弱了____等歐洲國家,____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2)建立:1944年7月,美國、英國等44個國家在美國____召開會議,討論戰后國際貨幣問題。(3)特點(內容):確立了以____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各國貨幣與____掛鉤,美元實際上等同于____。(4)評價: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際____,穩定了國際金融,同時也為美國推行____提供了有利條件。(5)瓦解: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兌換____,布雷頓森林體系走向瓦解。進入21世紀,____仍然是國際貿易結算和各國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2.國際金本位制(1)形成:1816年,英國實行____。(2)特點:各國的金幣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們可以根據規定鑄造金幣,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貶值。(3)瓦解:1929年,美國政府宣布停止兌換黃金,全面禁止黃金出口,導致金本位制崩潰。3.金本位制(1)背景:資本主義____的不斷擴大,國際間貨幣結算日益頻繁和復雜。(2)形成:1816年,英國制定法案,實行____。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都先后采用。(3)特點:以____為中心,以____或黃金在國際間流通為主。(4)內容:各國的金幣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們可以根據規定鑄造金幣,____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貶值。(5)評價:促進了____和____的發展。(6)崩潰:1929年,美國爆發了____大危機。美國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兌換黃金,全面禁止黃金出口。4.古代貨幣時間 表現商朝后期 開始出現銅鑄幣春秋戰國 各國分別使用多種樣式的銅鑄幣秦朝 貨幣統一為______北宋 出現世界最早的紙幣“______”。紙幣作為輔幣,與銅錢兼行元朝 將紙幣作為單一流通貨幣來發行,稱為“______”明朝 恢復銅錢、紙幣并行的貨幣體制。自中期起,______逐漸成為國家財政和民間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 完全承認白銀的法定貨幣地位,與銅錢兼用5.金本位確立 崩潰 重建:布雷頓森林體系 瓦解時間 19世紀初 20世紀30年 二戰后 20世紀70年 國家 __________________ 資本主義國 美國 美國等原因 世界市場不斷擴大 1929年________,金本位制奔潰,國際貨幣標準陷入混亂 美國確立了世界霸主地位,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 美國陷入越南戰爭的泥潭;滯漲特點 以英鎊為中心 英鎊地位下降 以美國、美元為中心;雙掛鉤 浮動匯率影響 促進資本主義生產和世界經濟的發展 資本主義世界貨幣失去了統一的標準和基礎 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際貿易,穩定了國際金融。為美國推行世界霸權提供了有利條件。 進入21世紀,美元仍然是主要貨幣,歐元、日元、人民幣等國際影響力上升。四自我檢測1.如圖是依據《隋書·食貨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時期各地區貨幣使用情況示意圖。據該圖,可知( )A.黃河流域使用布帛主要受政局動蕩影響 B.河西走廊使用金銀與兩漢絲路貿易無關C.嶺南的金銀與北方的布帛同屬實物貨幣 D.長江流域使用銅幣受漢族政權政策影響2.明代中期以前,大明寶鈔和銅錢是法定貨幣;成化、弘治以降,白銀和銅錢一起成為國家法定貨幣。萬歷初年,張居正改革賦役制度,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一條鞭法”,“民間輸官之物皆用銀”“銀始獨重于天下,百物皆取銀為準矣”。由此可知,白銀成為貨幣主要源于( )A.政府的干預 B.新型生產關系出現 C.寶鈔的缺陷 D.商品經濟成為主體3.清政府規定,白銀是清朝法定貨幣,與銅錢兼用,完糧納稅須用白銀支付。據統計,18世紀末一兩白銀換銅錢一千文左右,而到了19世紀30年代后期,一兩白銀可換銅錢一千六七百文。這種狀況的出現( )A.加重了中國人民經濟負擔 B.源于商品經濟快速發展C.是白銀貨幣化的必然結果 D.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4.1932年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發行“蘇區貨幣”,其中五分錢紙幣上面的圖案中有“梭鏢”“鐮刀”“錘子”“紅旗”等物。這一圖案的設計理念體現了( )A.新型民主制度的特色 B.民族團結繁榮的原則C.實現民族獨立的愿望 D.民主革命任務的變化5.1948年后,隨著“馬歇爾計劃”的實施和大批殖民地國家的相繼獨立,世界銀行轉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中長期貸款與投資,其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上百億美元的優惠貸款,其中一部分貸款是不收取利息的。據此可知,世界銀行( )A.徹底地解決了世界的貧困問題 B.推動了服務貿易業的快速發展C.有力地維持了國際收支的平衡 D.利于促進世界經濟秩序的穩定6.下圖所示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近期世界經濟發展的統計及預測。由圖可知( )A.發達國家喪失經濟競爭優勢 B.世界經濟重心完成轉移C.經濟的多極化趨勢日益明顯 D.新的政治格局已經形成7.如表是1934—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采取的金融政策。據此可推斷此時( )時間 文件 政策內容1934年4月 《財政部致關務署訓令》《財政部呈行政院報告》 以銀條、銀塊、銀錠及其他可供鑄幣之銀類運送出口者,除中央造幣廠廠條外,征稅2.25%。銀本位幣凈征7.75%,大條寶銀及其他銀類10%。1934年9月 取締標金外匯投機,改以中央銀行所開之關金行市為結價標準。1934年10月 《財政部呈行政院報告》 中央、中國和交通銀行成立外匯平市委員會,委員會委托中央銀行買賣外匯與生金銀。1935年2月 《獎勵外銀輸入辦法》 凡由國外輸入現銀,需向海關登記,將來復出口時,準其免納正附各稅。A.國家固守原有貨幣體系 B.金融制度半殖民化嚴重C.政府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D.積極推動實現關務自主8.明清時期,國家只有“錢法”、“鈔法”而無“銀法”,白銀的熔鑄、發行及管理權利多屬民間勢力,政府對于白銀的開采也是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據此可知,明清時期( )A.政府貨幣主導權逐漸下移 B.政府放棄了抑商政策C.地方割據勢力的極度膨脹 D.封建統治已走向衰落9.自明朝中期起,白銀逐漸成為國家財政和民間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價也多以銀兩計算。 明朝中后期白銀貨幣化,其主要原因有( )①明朝中后期商品經濟發展的推動②“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的鄭和下西洋遠航③明朝中后期完全承認白銀的法定貨幣地位,與銅錢兼用④地理大發現時代,歐洲人經營的跨太平洋貿易使大量白銀流入中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10.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頒布“白銀政策法令”,導致國際白銀價格暴漲,民國白銀大量外流。國民政府1935年被迫放棄銀本位、實行法幣改革,分別與英鎊美元掛鉤,形成英美兩國平分秋色的局面。而同時,日本拒絕交出在中國銀行的白銀、嚴禁法幣在日占區流通;大量發行“偽滿幣”,并大規模走私白銀。由此可見國民政府的法幣改革( )A.受社會性質制約 B.緩和列強在華矛盾C.不利于貿易出口 D.抵制日本經濟滲透參考答案:三課前預習1. 金本位制 標準 英國 美國 布雷頓森林 美元 美元 黃金 貿易 世界霸權 黃金 美元2.金本位制3. 世界市場 金本位制 英鎊 金幣 金幣 資本主義生產 世界經濟 經濟4. 圓形方孔錢 交子 鈔 白銀5. 英國 大危機四自我檢測1.C2.A3.A4.A5.D6.C7.C8.A9.C10.A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