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的特征【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觀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較它們的區別。(2)能夠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二、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熱愛生活,珍愛生命。【教學難點】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學準備】1.生物的錄像。2.有關生物與非生物的圖片。【教學過程】預學:閱讀教材第二頁生物的特征上面的內容,完成以下問題:1.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1)_______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它要求有明確的________(2)再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判斷一下什么是生物?2.閱讀教材三、四、五頁,完成以下的問題:1)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把它總結在下面:2)想一想,除了以上提到的特征,生物還有沒有其它的共同特征?探究:放錄像,讓學生仔細觀察錄像中出現的生物與非生物。引導學生根據書上提供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和已有的生物學知識,說明生物的特征。精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抽題討論(如果學生人多可兩組一題)小組選出組長、記錄員、發言人。小組研究討論結束后,可研究討論其他組的題。待各組完成后,各組派代表向全班匯報,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組同學補充發言,而后其他小組同學再發言補充(教師除了組織學生的活動,可以作為學生中的一員參與他們的討論和研究)。總結:除了書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還有其他別的生物特征嗎?(根據生物的特征說)補充: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2.生物體能進行新陳代謝3.生物體能遺傳變異4.生物能適應環境和影響環境等提升:1.生物與非生物最本質的區別是( )A.生物能動,非生物不能動B.生物能長大,非生物不能長大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沒有生命D.生物能對環境有反應,非生物對環境沒有反應2.下列哪種現象屬于生物的生長現象( )A.人在離開路燈行走時,影子越來越長B.隨著環境的惡化,沙漠的面積越來越大C.工人筑路時,路面越來越寬D.春暖花開時,楊樹的樹的樹干越長越粗3.下列關于生物的敘述中,哪項不正確( )A.生物都能進行呼吸 B.生物生活都要從外界獲得營養物質C.生物都能進行繁殖 D.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4.觀察是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科學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B.觀察要全面、細致和實事求是C.科學觀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可借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D.科學觀察有時需要較長的時間,要有計劃,有耐心5.1999年在我國昆明市成功地舉辦了世界園藝博覽會,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珍貴植物應有盡有,體現了大自然與人類的和諧相處。其中有一種叫跳舞草的植物,當它聽到優美、歡快的樂曲時就跳起舞來,這是___________________6.仔細閱讀下文,并回答問題:宇航時代的到來,使“宇宙食品”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于是人們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徑只有35微米,卻能夠吸收人們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陽光,使自身產生大量的營養物質并且放出氧氣,凈化太空飛船中的空氣。它還能用一分為二的方式繁殖,一晝夜產生2—3代。(1)小球藻是生物嗎?___________________(2)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課堂小結:學完這節課后,假如有人問你:“什么是生物”你該怎么回答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