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3課 現代戰爭與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學案一學科核心素養1.掌握兩次世界大戰與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培養歷史解釋的素養。2.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民族民主意識覺醒的基本內容,認識其產生的影響,培養時空觀念的素養。3.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培養時空觀念的素養。4.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新興民族國家的文化復興,培養家國情懷的素養。二學習重難點重點:1.第一次世界大戰激發了20世紀第一次民族民主運動高潮。2.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對殖民主義的致命打擊,世界殖民體系在戰后土崩瓦解。3.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新興民族國家在建設現代化過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與西方文化相結合的新文化。難點:1.辯證理解戰爭對人類文化發展的影響。2.戰后各國如何將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相結合,從而實現民族文化的復興。三課前預習1.二戰與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項目 內容背景 (1)二戰期間,反法西斯聯盟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獨立要求。(2)二戰后,亞非拉地區經濟發展,民族民主意識廣泛傳播,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高漲。表現 (1)____獲得獨立,中國收回____。(2)____獨立,印巴分治;英帝國迅速解體。(3)1962年,法國總統戴高樂簽署《埃維昂協議》,承認____獨立。歷史意義 ____體系迅速瓦解,徹底終結(最終瓦解的標志:1990年____獲得獨立)2.一戰與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表現:____原則,成為指導民族獨立斗爭的武器。(1)中國:____收回山東主權的失敗,引發了____愛國運動;先進知識分子開始接收馬列主義,成為中共領導民主革命的指導思想。(2)法屬印度支那:____領導民族解放斗爭。(3)印度:____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920—1922年)持續開展。(4)非洲:埃及爆發____運動;在拉美,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地出現民族民主運動。3.二戰后新興民族國家的文化發展背景 二戰后,新興民族國家形成了當地民族文化與西方文化相結合的新文化。表現 印度 ①接受了西方的自由主義、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中的基本價值取向,同時注重發展傳統文化。②政治體制學習____,中央與地方分享權力,宗教與政治分離,主要官方語言為印地語和英語。③注重發揚傳統文化,崇尚____思想,尊重____的多樣性。種姓因素影響較深。新加坡韓國 既發揚____文化的精粹,又吸收____文化的精華,創造出一種現代的東方文化。埃及 現代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點的____文化,并帶有歐洲和西亞等地的文化元素。表現:①____教為官方宗教,有少數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②____為官方語言,____語和法語也被廣泛使用。③古埃及留下的名勝古跡,對現代埃及的建筑和藝術等有很大影響。4.一戰與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背景:(1)一戰前,東歐和東南歐已經有民族獨立的愿望和行動。(2)一戰客觀上將____的思想傳播到歐洲和西亞北非各地。(3)戰爭后期,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和奧斯曼帝國解體,誕生一系列民族獨立國家。5.戰爭的客觀進步性:客觀上造成____的碰撞與____,人們在精神陣痛中對文化進行____,促進人類文化的交融與發展四自我檢測1.每個國家都有一些重要節日,新加坡的節日有:華人新年(同中國春節)、泰米爾新年(南亞民族泰米爾人的節日)、衛塞節(佛教節日)、國慶節、開齋節(伊斯蘭教節日)、圣誕節等。它們反映了新加坡( )A.多元文化和諧共處的特點 B.歐洲文化是當地文化的主流C.已成為東亞的新興工業國 D.是最有移民社會特征的國家2.一戰期間,英法將其殖民地士兵大量投入戰場。在幫助宗主國作戰并取得勝利的過程中,殖民地人民認識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應當統治有色人種的種族。由此殖民地人民( )A.掀起了民族獨立運動 B.復興民族傳統文化C.建立了新興民族國家 D.進行社會主義革命33.古埃及文化璀璨,現代埃及致力于復興民族文化。下列有關埃及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那爾邁調色板是埃及楔形文字文物的代表 B.英語中的“埃及”一詞從波斯語演變而來C.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埃及建立了君主立憲制 D.現代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點的阿拉伯文化4.讀下列兩幅地圖,對此分析正確的是( )①民族獨立運動改變了拉丁美洲的政治格局 ②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的任務仍然未完成③海地成為美洲大陸第一個贏得獨立的國家 ④拉丁美洲國家在獨立之后都建立了共和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下表是“2017-2018年德國難民庇護申請者來源國排名前三的國家及申請量概況”2017年 2018年排名前三的國家 申請者人數 占年申請總量的比重 排名前三的國家 申請者人數 占年申請總量的比重敘利亞 48974人 25% 敘利亞 44167人 27%伊拉克 21930人 11% 伊拉克 16333人 10%阿富汗 16423人 8% 伊朗 10857人 7%A.德國是難民的主要接收地 B.中東地區的難民問題突出C.世界范圍內戰爭威脅增大 D.全球化使勞動力流動加快6.建于1949年的印度國家博物館,展示了許多代表不同宗教和講述不同宗教故事的大小石雕和銅雕。印度教、伊斯蘭教和佛教的故事被雕刻在大大小小的石板、石方、石柱上,圖案精美,保存完好,讓人贊嘆印度古代工匠的精工細作。其反映了印度現代文化中A.采取宗教與政治分離政策B.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樣性C.統治精英接受西方的自由主義D.傳統的種姓因素影響著社會生活7.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說,二戰后,亞洲這些新獨立的國家并不是完全走西方走過的路……物質的成功帶來了對文化的伸張。一些比較成功的國家領導人,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宣稱自己的發展得益于一種精神上的力量,即“亞洲價值觀”,對此理解合理的是A.二戰后,亞洲新興獨立的國家完全擺脫了西方國家的文化控制B.二戰后,亞洲一些新興民族國家在建設現代化過程中,民族文化得以復興C.二戰后,亞洲民族國家拋棄了西方模式,著力創建本土文化D.新加坡、馬來西亞是亞洲四小龍中最先構建本土文化與西方文化相結合的成功范例8.二戰后印度接受西方自由主義、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注重發展傳統文化,種姓因素依舊影響著政治與社會生活。新加坡、韓國發揚儒家文化的精華,同時吸收西方文化,努力創造現代東方文化。這體現出,新興民族國家( )A.認同社會主義思想 B.逐步走上現代化道路C.構建現代多元文化 D.發展過程中留有隱患9.某歷史專欄出現了以下三則材料,該專欄的主題應該是( )A.印度獨立 B.民族民主運動的興起C.亞非拉國家的獨立 D.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10.如圖是墨西哥“三文化廣場”,包括阿茲特克金字塔大神廟、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和20世紀50年代建造的墨西哥外交部大廈,分別代表了1492年以前的阿茲特克文化、西班牙殖民文化和墨西哥現代文化。廣場上的碑文在記述墨西哥的歷史時這樣評價:“這不是任何人的勝利或失敗,而是一個混血民族的痛苦的誕生。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這主要體現了近代以來A.文化侵略與反抗 B.文化碰撞與融合C.文化創新與繼承 D.文化交流與差異三課前預習1. 朝鮮 臺灣 印度 阿爾及利亞 世界殖民 納米比亞2. 民族自決 巴黎和會 五四 胡志明 甘地 華夫脫3. 英國 甘地 宗教信仰 儒家 西方 阿拉伯 伊斯蘭 阿拉伯語 英4.自由、民主與民族獨立5. 不同文化 交鋒 選擇與重構四自我檢測1.A2.A3.D4.A5.B6.B7.B8.C9.C10.B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