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 穩態與調節 第4章 免疫調節第2節 特異性免疫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的確定課程標準與本節相對應的要求是:闡明特異性免疫是通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兩種方式,針對特定病原體發生的免疫應答,以此確定教目標目例:1.通過圖文分析,闡述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2.通過思考與討論活動,闡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相互配合,明確兩者之間的關系3.從系統的視角、信息的視角,闡明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之間的聯系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及其相互配合(2)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三大系統之間的聯系2、教學難點(l)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相互配合(2)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三大系統之間的聯系三、教學設計思路從生活情境出發,引入特異性免疫。借助教材中的圖,引導學生在識圖的過程中了解體液免疫的過程;隨后基于記憶細胞的功能引入二次免疫的概念,引導學生根據“初次免疫與二次免疫血液中抗體濃度的變化曲線圖”自主歸納二次免疫的特征。在掌握了體液免疫過程的基礎上,自主學習并小結細胞免疫的過程。四、教學步驟1、新課導入教師利用課件展示教材“問題探討”中的對話,并以此引出以下問題:1.這位同學說的有沒有道理?為什么?2.你認為感冒都要去醫院就診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討論并回答問題根據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利用問題進行驅動,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快速進入本課內容2.新課講授一、免疫系統對病原體的識別周圍環境中的病原體,大多數被健康的皮膚所阻擋:進入呼吸道的大多數病原體也被黏膜清掃出來,這就是人體前兩道道防線的作用,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一個人的免疫力特別低,他的皮膚是不是就不能阻擋病原體了?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71頁的相關內容,并回答以下問題:1.免疫系統是如何識別己方和敵方的呢?2.什么是身份標簽?3.既然病毒、細菌都有各自的身份標簽,它們又是如何被免疫細胞識別的呢?學生小組通過閱讀教材、互相討論,回答問題問題驅動教學,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鞏固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二、體液免疫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并回答以下問題:1.體液免疫針對哪里的病原體?2.體液免疫過程中有哪些免疫細胞參與?3.B細胞增殖分化需要幾個信號?分別是什么?4.抗原抗體如何發揮作用?教師通過講解體液免疫的過程,并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和補充當同樣的病毒再次侵入人體時,人體內會發生怎樣的機制呢?教師利用課件展示初次免疫與二次免疫血液中抗體濃度的變化曲線,引導學生分析二次免疫的特點通過分析血液中抗體濃度的變化,自行歸納二次免疫特點,促進學生更為主動地學習三、細胞免疫病原體在細胞外液中時,抗體能與之結合,若病原體已經侵入細胞,存在于細胞外液的抗體就無能為力了,這時怎么辦呢?教師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第73頁以及74頁“思考·討論”上方的內容,并思考以下問題:1.細胞免疫針對哪里的病原體?2.細胞免疫過程中有哪些免疫細胞參與?3.細胞毒性T細胞如何起作用?4.記憶T細胞的作用是什么?5.若要把病原體殺死,還需要借助于那種免疫方式產生的哪種物質?用問題驅動教學,師生探討,共同建構細胞免疫的概念模型,加深了對于知識的學習理解和掌握四、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協調配合教師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第74頁的“思考·討論”,并回答問題:1.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分別是如何體現針對某種病原體的特異性的?2.有人說,輔助性T細胞在免疫調節過程中起著關鍵的調控作用。你認同這一觀點嗎?請說出你的理由。3.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之間的聯系體現在什么地方?學生小組之間互相討論,并回答問題五、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免疫調節的相互配合越來越多的證據表面,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之間存在著相互調節,通過信息分子構成一個復雜網絡,共同維持卵內環境的穩態,他們之間是如何聯系的?神經系統可以分析神經遞質作用于免疫器官,也可以釋放激素作用于內分泌器官;內分泌系統通過釋放相應激素分別對神經系統和免疫器官起調節作用,而免疫系統則通過分析細胞因子這一信息分子對神經系統和內分泌器官發揮作用學生小組嘗試構建它們之間的關系圖通過構建模型,完成對神經調節、內分泌調節和免疫調節的總結,使得知識之間的聯系更形象直觀五、板書設計第4章 第2節特異性免疫一、免疫系統對病原體的識別:分子標簽二、體液調節1.概念2.過程三、細胞免疫1.概念2.過程四、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協調配合五、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免疫調節的相互配合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