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五命運與共行大道9月30日時政熱點一一關鍵詞:命運與共行大道時政材料命運與共行大道一習近平外交思想推動人類發展進步潮流(一)使命新時代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寫道:“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這個任務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與現存世界的聯系而產生的。2012年11月15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新一屆中共最高領導層的首次集體公開亮相吸引了全世界目光。新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莊嚴宣示:“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大幕開啟。國際觀察家敏銳發現,在新時代治國理政的藍圖里,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將中國的前途命運同世界的前途命運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從世界力量對比的橫坐標和中華民族前進的縱坐標科學界定當今世界大勢和我國所處的歷史方位,在宏闊的時空維度中思考民族復興和人類進步的深刻命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實踐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積極推進重大外交理論和實踐創新,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人類發展進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張新倡議。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闊步前行,中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這是遍布五洲四海的中國朋友圈。42次走出國門、足跡遍及69國,接待100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來訪,以電話、信函、視頻等方式廣泛開展“云外交”,元首外交把舵領航,構筑起更加全面、更為堅實的全球伙伴關系網絡。已同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組織建立伙伴關系,先后同9個國家建交、復交,建交國升至181個。這是世界各國共享的中國機遇。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平均每分鐘有7300多萬元人民幣的貨物在中國與世界間進出,平均每天有40多列火車在中國與200個歐洲城市間穿梭。從更短的負面清單到更優的營商環境,從共建“一帶一路”到國家級“展會矩陣”,從門類齊全的“世界工廠”到商機無限的“世界市場”,越來越多的國家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這是回應時代之問的中國擔當。聯合國維和行動第二大出資國和重要出兵國、經濟全球化的堅定倡導者、全球氣候治理的積極參與者、始終站在國際抗疫合作的“第一方陣”.在中國身上,世界看到了“大國的樣子”。從雁棲湖畔到西子湖畔,從聯合國講臺到達沃斯小鎮,從亞洲文明盛會到全球性政黨峰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凝聚起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曾幾何時,在西方中心主義的敘事中,東方被視為邊緣”的存在。有學者甚至認為,作為距離西方國家最遠的一個傳統大國,中國是“最后一塊獲得現代化的區域”。斗轉星移,潮落潮起。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國故事深刻改寫著舊有的東方敘事。這是中國與世界命運與共的新時代,這是人類發展進步的新篇章。英國歷史學家伊恩莫里斯感慨,國際舞臺在向東方傾斜,歷史馬車正向東方駛去。(二)結伴新道路滿頭銀發的阿納托利托爾庫諾夫擔任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院長已有30年,其間見證百余名外國政要的演講。在他記憶里,2013年早春的那一場“最為難忘”。“習近平主席是一位具有現代理念的國家領導人,他的演講非常精彩,大氣磅礴,富有哲理。”2013年3月,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后首次出訪,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首場外交演講。世界矚目: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將如何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系,又將推動建設什么樣的世界、構建什么樣的國際關系?“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于促進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同時呼吁各國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面對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和世界各國同舟共濟的客觀要求,各國應該共同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和平發展道路”“新型國際關系“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以3個簡潔凝練的表達為國際社會理解新時代中國外交勾勒出一條清晰的邏輯主線。侵占土地、奴役人民、劫掠資源..回望歷史,戰爭、殖民曾是國家實力消長和國際格局演變的重要動因。“和平、和睦、和諧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米一直追求和傳承的理念消除戰爭,實現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國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創造過輝煌也經歷過苦難的東方古國,走出了一條與傳統大國崛起不同的和平發展新路,走出了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有登高望遠,有戰略謀劃。多次就外交主題進行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召開新中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