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會觀察【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科學觀察的基本方法。2.能夠說出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3.說出觀察的一般步驟。二、能力目標1.能夠制作簡單的臨時裝片。2.能夠熟練的使用顯微鏡。三、情感目標通過學習科學的觀察方法,養成科學嚴謹的觀察習慣。【教學重難點】顯微鏡的使用和注意事項【教學過程】一、導入:教師:春天,萬物復蘇,慢慢地田野上、公園里、庭院中,到處都盛開著色彩絢麗的鮮花,這時石家莊市主要的綠化花卉的月季也悄悄地開放了,月季與玫瑰、薔薇均屬于薔薇科常綠灌木,是名符其實的姐妹花。英文統稱為rose。今天我們就一同來觀察一下玫瑰的姐妹花——月季。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觀察月季呢?二、新課教學:教師:首先,請同學們把我們的實驗材料——一段帶花的月季枝條拿起來,仔細觀察,注意它的莖有什么顯著特點?學生:有刺。教師:對,月季的枝干除個別品種光滑無刺外,一般都有皮刺,皮刺的大小、形狀、疏密因品種而異。教師:小葉的邊緣是圓滑的,還是鋸齒形的?學生:鋸齒形的。教師:回答的很對,月季的葉互生,由3~7枚小葉組成奇數羽狀復葉,呈卵圓形或長圓形,有鋸齒。葉面平滑具光澤,或粗糙無光。教師:花是什么顏色的?學生:粉、黃、紅、紫等教師:月季的花單生或叢生于枝頂,花形及瓣數因品種而有很大的差異,色彩豐富,有粉、紅、黃、紫等。教師:其次,取一朵月季花,從外向內依次觀察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一邊觀察一邊用鑷子把它們取下來,粘貼到一張白紙上,記錄觀察的結果:學生:觀察并記錄觀察結果。教師:再次,同學們取一枚雄蕊上的花藥,放在白紙上,用解剖針刺破,利用放大鏡觀察花粉粒。學生:利用放大鏡觀察花粉粒。教師:看完了嗎?看完后,我們再按照圖1-6和技能卡提供的方法,利用顯微鏡觀察花粉粒。在開始利用顯微鏡觀察花粉粒之前,我先給同學們示范一下臨時裝片的制作和顯微鏡的使用方法,請同學們注意觀察,在使用顯微鏡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教師:示范并講解臨時裝片的制作和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臨時裝片的制作:取一個載玻片,將刺破的花藥在上面涂抹一下,蓋上蓋玻片。這樣,一個花粉粒的臨時裝片就制成了。顯微鏡的使用方法:1.取鏡和安放取鏡:右手握住鏡臂,左手平托鏡座,保持鏡體直立。(特別要禁止單手提著顯微鏡走,防止目鏡從鏡筒中滑脫)。安放:放置桌邊時動作要輕。一般應在身體的前面,略偏左,鏡筒向前,鏡臂向后,距桌邊7~10 ㎝處,以便觀察和防止掉落。安放目鏡和物鏡。2.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正對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同時睜開,用手轉動反光鏡,面向光源。在目鏡里看見一個圓形、明亮的視野(一定要用非直射光)。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3.低倍鏡的使用觀察任何標本都必須先用低倍鏡。(1)放置切片,升高鏡筒,把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中央,標本材料正對通光孔的中心,用壓片夾壓住載玻片的兩端。(2)調焦,兩眼從側面注視物鏡,轉動粗準焦螺旋,讓鏡筒徐徐下降,至物鏡距玻片2~5 ㎜處。然后用左眼注視目鏡,右眼同時睜開,(以便繪圖),同時用手反方向(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如果不夠清楚,可用細準焦螺旋調節。(不可以在調焦時邊觀察邊使鏡筒下降,以免壓碎裝片和鏡頭。)(3)低倍鏡的觀察 由所用的目鏡放大倍數與物鏡放大倍數相乘,即為原物被放大的倍數。如果物像不在視野中央,要慢慢移動到視野中央,適當再進行調節。4.高倍鏡的使用(1)選好目標:先用低倍物鏡確定要觀察的目標,將其移至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把低倍物鏡輕輕移開,原位置小心換上高倍物鏡。(用高倍物鏡工作距離較短,操作要十分仔細,以防鏡頭碰擊玻片)。(2)調焦:在正常情況下,當高倍物鏡轉正之后,在視野中央即可見到模糊的物像,只要向反時針方向略微調動細準焦螺旋,既可獲得清晰的物像。在換上高倍物鏡觀察時,視野變小變暗,要重新調節視野亮度,可升高聚光器或利用凹面反光鏡。5.油鏡的使用(中學生一般不使用,在這里不做詳述)6.使用后的整理觀察結束,應先將鏡筒升高,聚光器下降,再取下切片,然后轉動轉換器,使物鏡與通光孔錯開,做好清潔工作。清潔完畢,再下降鏡筒,使兩個物鏡位于載物臺上通光孔的兩側,呈“八”字形,將反光鏡轉至與載物臺垂直,罩上防塵罩,仍用右手握住鏡臂,左手平托鏡座,按號放回鏡箱中。討論1.降低鏡筒時,操作者最關鍵的姿勢應該是什么?其重要性是什么?2.當視野太明亮,光線刺眼時,這樣的光線會使人眼的視網膜永久性損壞。其原因和解決的方法是什么?提示1.降低鏡筒時,一定要從旁邊注視物鏡和裝片,防止它們接觸和壓碎蓋玻片、磨損透鏡。2.原因是:(1)反光鏡直對強光源或用反光鏡捕捉直射的太陽光;(2)光線直射到物鏡的透鏡上。教師:大家都會制作花粉粒的臨時裝片和使用顯微鏡了嗎?學生:會了。教師:現在,同學們先做一張花粉粒的臨時裝片,然后利用顯微鏡觀察。學生:制作花粉粒的臨時裝片,使用顯微鏡觀察花粉粒。教師:1.請同學們互相糾正在操作顯微鏡過程中的錯誤。2.總結交流觀察的方法。學生:總結觀察方法。教師:科學的觀察方法:觀察是我們了解、掌握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等第一手材料的基本方法,也是探究生命問題的第一步。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根據觀察目的,仔細尋找被觀察對象的特征,并隨時做好記錄。觀察要按照一定順序進行。在觀察方式上,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鏡、最后用顯微鏡觀察;在觀察方位上,一般采取先整體后局部,先宏觀后微觀,從外到內、蔥左到右等順序。觀察時,要實事求是,盡可能地從多方面進行觀察。對觀察結果要反復核實,以確保其真實性。【板書設計】學會觀察一、臨時裝片的制作二、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1.取鏡和安放2.對光3.安放裝片4.調焦5.觀察使用顯微鏡時的注意事項1.鏡頭的保護2.粗、細準焦螺旋的使用3.防止鏡筒下滑三、科學的觀察方法4 /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