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生態系統的組成》教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2、描述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和食物網。能力目標1、能根據文字、圖片等資料進行觀察或分析有關問題。2、培養分析問題、處理資料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形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珍愛生命、保護環境的情感。2、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教學重點1、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2、描述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和食物網。教學難點1、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的關系。2、食物鏈的寫法。教學流程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1.引入課題:同學們,我們在初一剛剛開始學習生物學這門學科的時候,就明白了我們生活的自然界所以生機勃勃,欣欣向榮,是因為有各種生物,生物與環境相互影響,相互依賴,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這個整體就叫作生態系統。那么什么是生態系統?它是由什么組成的?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學習這些內容。板書課題。設計意圖:使學生認識到我們周圍的環境存在著很多生物,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依存的,相互影響的,通過觀看視頻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關于生態系統概念的表象。二、新課學習,探究新知(一)生態系統的成分依據幻燈片上出示的問題指導學生自學,在課本上作出標記,并在小組內交流探究。學生自主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自學指導: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本上的內容,依據學習目標和自學思考題,把重點知識在課本上做出標記,不會的內容在小組內交流、討論,獨立完成老師給出的問題。課件同步出示自學思考題: (1) 什么是生態系統? (2)生態系統是由哪兩部分組成, 它們又包括哪些組成成分?(3)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各有什么作用? 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巡視學生指導學困生學習教材及時疏導學生的認知障礙。 師生共同歸納生態系統的各成分,并討論各成分的作用及其相互關系。板書生態系統的各組成成分、作用及其相互關系的圖解。舉例子判斷生態系統與非生態系統,鞏固學生對生態系統的理解。(二)食物鏈1.設問:大家一定知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成語吧,它揭示了生物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呢?2.講述:的確如此,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取食與被取食的食物關系。3. 生物之間的這種取食關系我們稱之為食物鏈。正確引導學生食物鏈的表示方法,糾正錯誤。強調:(1)食物鏈中不包括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只反映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2)只有存在食物關系的幾種生物才能構成食物鏈。(3)食物鏈的箭頭由被取食者指向取食者。4.以草原生態系統為例,分析里面生物之間的關系,明確草原生態系統中包含的幾條食物鏈,進而引出生態系統中各條食物鏈之間相互交錯形成的復雜網絡——食物網。三、食物網講述:肉食動物取食草食動物,草食動物取食植物。生物間通過取食關系形成食物鏈。同時生態系統中的各條食物鏈并非彼此分離的,許多食物鏈經常相互交錯形成一張無形的網——食物網。食物鏈與食物網是生態系統的生命線,它上的各種生物通過這條生命線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一環扣一環。如果某一環節發生故障,鏈條就會失去整體性,生態系統也就會紊亂。由此可見,食物鏈對環境有著重要意義。而且如果人類在各種活動中把廢物排入環境,也會毫無察覺的把有毒物質攝入體內。三、應用練習,鞏固提高多媒體出示練習題,師生共同完成。(習題見多媒體課件)4、暢談收獲、總結本課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和感受?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總結。 板書設計: 生態系統的組成一、生態系統的成分 二、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1、食物鏈的概念2、食物鏈的書寫方法三、食物網陽光、空氣、水、土壤非生物成分綠色植物 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生產者 動物 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獲取所需能量消費者生物成分細菌和真菌 分解動植物遺體,促進物質循環分解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