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類染色體與性別決定【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描述人的染色體組成和傳遞規(guī)律;2.解釋人類性別決定的原理;3.通過模擬實驗,培養(yǎng)學生動手、觀察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二)過程與方法:能夠自己設計模擬實驗,并通過模擬實驗探究人類的性別決定和生男生女的比例。(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體驗科學探究的快樂;2.能用科學的態(tài)度看待生男生女問題,認同男女性別比例的重要性。【教學重難點】1.重點:描述人的染色體組成和傳遞規(guī)律。2.難點:解釋人類性別決定的原理。【教學準備】課件,乒乓球若干,紙箱12個學生搜集有關資料。【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1.出示中國著名舞蹈家金星變性前后照片,讓學生判斷男女。2.有些男性運動員為提高成績冒充女運動員參加比賽,為了維護競賽的公平。2008年在我國北京奧運會上,組委會采用脫落的口腔上皮細胞鑒定性別,依據(jù)就是男女體細胞中染色體的形態(tài)差異。(二)預習互查,交流展示。1.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是____存在的,人的體細胞中有____對染色體,生殖細胞中含有____條染色體,通過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細胞的____融合在一起,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又恢復到____。子代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數(shù)目是____。2.人的每一對染色體一條來自____,一條來自____。子代體細胞中就有了來自____的染色體。親代細胞的遺傳信息也就隨著____傳遞給子代。人類的遺傳信息就是通過____在親代與子代之間傳遞的。3.女性性染色體表示方法____。男性性染色體表示方法____。4.卵細胞的染色體組成可以表示為22條+____。精子的染色體組成可以表示為____和____。理論上兩種精子的數(shù)量是____,這兩種精子和卵細胞結合的機會也是____。5.如果含有____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的受精卵就發(fā)育成男孩,如果含有X染色體的精子與____結合,形成的受精卵就發(fā)育成____。6.性別是由染色體上的____決定的。(三)引導探究,層層推進。1.認識染色體。(1)出示人體染色體圖譜。(2)提問:觀察并分析人的體細胞染色體圖譜,比較兩圖異同,用簡潔的語言描述出來。(3)學生上講臺展示。(4)總結:老師總結人類染色體的書寫方法。2.人類染色體傳遞。(1)知識回顧:人的生殖過程,推測染色體從親代到生殖細胞到受精卵(后代)的傳遞規(guī)律。(2)提問:染色體如何減半?隨意減?(3)播放人類染色體傳遞的flash動畫,強調:精子和卵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并不是單純的數(shù)目減少一半,而是每一對都減少一半。在播放過程中明確精子和卵細胞的類型。(4)生物進行有性生殖產生生殖細胞的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要減少一半,有何意義?(5)探究活動:生男生女的比例提出問題: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嗎?作出假設: 。實驗結果統(tǒng)計: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計 比例男女男 女 比例接近 。結論: 。3.人類的性別決定。過渡:模擬實驗說明了生男生女的機會是均等的。從科學的理論角度來看,生男生女的機會又是怎樣的呢?(1)出示性別決定圖解。(2)出示各個地區(qū)性別比例失調圖解。提問你認為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會帶來哪些問題?假如你是政府官員應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