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年級科學第一單元聲音復習題背誦資料1.我們周圍的聲音可以分為三大類:( )、( )和( )。聲音有( )、( )、( )等方面有著不同的特點。2.下面這一句樂譜中“1 1 || 5 5 | 6 6 | 5— |”按從音高到音低的順序排列是:( )。3.聲音是物體( )生的。如,鋼琴聲是琴槌敲擊琴弦,( )產生的。4.把耳朵貼在桌子的一端,聽到的聲音比不貼在桌面上更( )。5.懸掛一個輕小的球靠近音叉,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音叉振動的幅度的變化。小球被彈得越( ),說明音叉振動的幅度越( );小球被彈得越( ),說明音叉振動的幅度越( )。6.輕輕撥動鋼尺,尺上下振動的幅度( ),發出的聲音( );反之尺子上下振動的幅度( ),發出的聲音( )。7.我們用不同的力量敲擊鼓面時,可以研究( )之間的關系。在鼓面上放一些豆子或紙屑的目的是更清楚地觀察到鼓面的( )情況。8.做實驗時,每次實驗要( ),這樣可以避免( ),使實驗結果更準確。9.音叉是一種( ),用來( )和( )。10.敲擊大小不同的兩支音叉,小音叉發出的聲音( ),大音叉發出的聲音( )。11.一個物體在力的作用下,不斷重復地做( )運動,這種運動稱為( )。12.聲音的強弱可以用( )來描述。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 )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 );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 )。音量的單位是( )。13.敲擊水量不同的玻璃杯, 水越少聲音越( ),水越多聲音越( )。14.撥彈橡皮筋時, 皮筋越( ),聲音越高;皮筋越( ),聲音越低 。15.撥動琴弦時,琴弦越細,聲音越( );琴弦越粗,聲音越( )。16.擊打長短不同金屬管時,金屬管越短發出的聲音越(高);金屬管越長發出的聲音越( )。17.在撥動鋼尺時,改變尺子( ),尺子振動時發出的音高也會改變 ,因為尺子振動的( )改變了。尺子伸出桌面越( ),發出的聲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 ),發出的聲音越低 。18.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 )決定的。振動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 );振動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 )。聲音的高低可以用( )來描述?!菊f明:物體每秒鐘振動的次數叫( ),頻率的單位是( )。】19.只要鼓聲足夠大,我們在教室的任何一個位置都會聽到,這說明聲音是向( ))傳播的。20.( )是傳播聲音的物質,在( )的環境中 不能傳播聲音。所以,在月球上,由于( ),即沒有可以傳播振動的物質,兩個人即使相隔不遠,也聽不到到聲音、不能互相通話 ,必須要使用無線電通訊設備,才能聽到聲音。21.用擊打過的音叉輕輕接觸水面,水面會產生( ),這說明音叉振動了。這個波紋,就是水波。聲音也是以“波”的方式傳播,我們叫它為( ),聲波不同于水波是水平傳播,而是向著( )傳播的。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 ),聲音就是這樣通過各種物質,從 一個地方傳播到另外一個地方的。22.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我們不能聽到鬧鐘的聲音是因為玻璃罩內( ),鬧鐘振動產生的聲音無法通過空氣傳播出來。23.聲音可以在( )三種物體中傳播,傳播聲音的本領:( )最大;液體第二;( )第三。24.我們的耳朵可分為( )、( )、( )。外耳包括( )和( )。中耳包括( )和( )。內耳包括( )和( )。25.在接受外部聲音時,外耳的( )把收集到的聲音通過( )傳到鼓膜,引起( )的振動 ,中耳的( )再將振動傳到充滿液體的內耳,引起液體的振動,液體的振動刺激( )—產生了信號,大腦接受了聽覺神經傳過來的信號,我們便感受到了聲音。26. ( )有收集聲波的作用。當聽不清遠方傳來的聲音時,把手放在耳郭后面,相當于增大了( ),可以收集更多的聲波。27.鼓膜很薄很有彈性,即使是很輕的聲音,它都會( )。28.耳朵是我們的( ),需要精心呵護,減少有害的聲音,對于保護我們的聽力和身體健康是很重要的。29.聲音如放炮等過高過強 ,損傷我們的聽力,所以我們要盡量遠離這些聲音,有時需要( )、( ) (說明:同開同閉)或( )如戴上護耳 (如射擊訓練時)。30.保護我們聽力的方法有:( )、( )、( )等 。23.聲帶越短,聲音越( );聲帶越長,聲音越( )。成年女子的聲帶長大約為11毫米,成年男子的聲帶長大約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聲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聲音( )。 31. 吹豎笛發出的笛聲,是笛子內的(空( )發聲的。32. 物體的長短、大小、松緊的不同,所發出的聲音高低也不同。物體的( )發出的聲音低;物體的( )發出的聲音高。33.聽診器的( )有聚集聲音的作用,(膠管)有傳導聲音的作用,這樣,醫生借助聽診器聽心臟和肺的聲音,對病人進行診斷了。34.用土電話通話時,聲音從棉線、紙、空氣中傳入耳中,說明聲音可以在( )、( )中傳播?!巴岭娫?是通過( )傳播聲音的。35.聲速( ),光速30萬千米/秒,所以先看見閃電,后聽見( )。36.制作我的小樂器,可以從( )、( )、( )來調試不同的音。37.探究聲音強弱與物體振動幅度的關系時,需要準備的材料有( ),分別( )鋼尺和( )觀察振動幅度和聲音強弱,發現聲音的強弱和物體的( )有關。振動幅度( ),聲音( ),振動幅度( ),聲音( )。38. 探究聲音高低與物體振動快慢的的關系時,需要準備的材料有( ),分別用力撥動伸出桌面( )的鋼尺,觀察振動快慢和聲音高低,發現聲音的高低和物體的( )有關。振動( ),聲音( ),振動( ),聲音( )。參考答案1.我們周圍的聲音可以分為三大類:(動物的聲音)、(大自然的聲音)和(人類生產生活發出的聲音)。聲音有(強弱)、(高低)、(長短)等方面有著不同的特點。2.下面這一句樂譜中“1 1 || 5 5 | 6 6 | 5— |”按從音高到音低的順序排列是:(6→5→1)。3.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如,鋼琴聲是琴槌敲擊琴弦,(琴弦振動)產生的。4.把耳朵貼在桌子的一端,聽到的聲音比不貼在桌面上更(強)。5.懸掛一個輕小的球靠近音叉,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音叉振動的幅度的變化。小球被彈得越(遠),說明音叉振動的幅度越(大);小球被彈得越(近),說明音叉振動的幅度越(小)。6.輕輕撥動鋼尺,尺上下振動的幅度(小),發出的聲音(弱);反之尺子上下振動的幅度(大),發出的聲音(強)。7.我們用不同的力量敲擊鼓面時,可以研究(聲音強弱與振動的幅度)之間的關系。在鼓面上放一些豆子或紙屑的目的是更清楚地觀察到鼓面的(振動)情況。8.做實驗時,每次實驗要(重復3次),這樣可以避免(偶然性),使實驗結果更準確。9.音叉是一種(發聲儀器),用來(調試樂器)和(測試音高)。10.敲擊大小不同的兩支音叉,小音叉發出的聲音(高),大音叉發出的聲音(低)。11.一個物體在力的作用下,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這種運動稱為(振動)。12.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音量的單位是(分貝)。13.敲擊水量不同的玻璃杯, 水越少聲音越(高),水越多聲音越(低)。14.撥彈橡皮筋時, 皮筋越(緊),聲音越高;皮筋越(松),聲音越低 。15.撥動琴弦時,琴弦越細,聲音越(高);琴弦越粗,聲音越(低)。16.擊打長短不同金屬管時,金屬管越短發出的聲音越(高);金屬管越長發出的聲音越(低)。17.在撥動鋼尺時,改變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尺子振動時發出的音高也會改變 ,因為尺子振動的(快慢)改變了。尺子伸出桌面越(短),發出的聲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長),發出的聲音越低 。18.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快慢)決定的。振動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振動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菊f明:物體每秒鐘振動的次數叫(頻率),頻率的單位是赫茲。】19.只要鼓聲足夠大,我們在教室的任何一個位置都會聽到,這說明聲音是向(四面八方)傳播的。20.(空氣)是傳播聲音的物質,在(真空)的環境中 不能傳播聲音。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沒有空氣),即沒有可以傳播振動的物質,兩個人即使相隔不遠,也聽不到到聲音、不能互相通話 ,必須要使用無線電通訊設備,才能聽到聲音。21.用擊打過的音叉輕輕接觸水面,水面會產生(波紋),這說明音叉振動了。這個波紋,就是水波。聲音也是以“波”的方式傳播,我們叫它為(聲波),聲波不同于水波是水平傳播,而是向著(四面八方)傳播的。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產生振動),聲音就是這樣通過各種物質,從 一個地方傳播到另外一個地方的。22.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我們不能聽到鬧鐘的聲音是因為玻璃罩內(沒有空氣),鬧鐘振動產生的聲音無法通過空氣傳播出來。23.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種物體中傳播,傳播聲音的本領:(固體)最大;液體第二;(氣體)第三。24.我們的耳朵可分為(外耳)、(中耳)、(內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聽小骨)和(鼓膜)。內耳包括(耳蝸)和(聽覺神經)。25.在接受外部聲音時,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聲音通過(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 ,中耳的(聽小骨)再將振動傳到充滿液體的內耳,引起液體的振動,液體的振動刺激(聽覺神經)—產生了信號,大腦接受了聽覺神經傳過來的信號,我們便感受到了聲音。26.(耳郭)有收集聲波的作用。當聽不清遠方傳來的聲音時,把手放在耳郭后面,相當于增大了(耳郭的面積),可以收集更多的聲波。27.鼓膜很薄很有彈性,即使是很輕的聲音,它都會(產生振動)。28.耳朵是我們的(聽覺器官),需要精心呵護,減少有害的聲音,對于保護我們的聽力和身體健康是很重要的。29.聲音如放炮等過高過強 ,損傷我們的聽力,所以我們要盡量遠離這些聲音,有時需要(捂住耳朵)、(張開嘴) (說明:同開同閉)或(戴上保護裝置)如戴上護耳 (如射擊訓練時)。30.保護我們聽力的方法有:(遠離噪聲)、(控制物體發聲)、(修建隔音墻)等 。23.聲帶越短,聲音越(高);聲帶越長,聲音越(低)。成年女子的聲帶長大約為11毫米,成年男子的聲帶長大約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聲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聲音(低)。 31. 吹豎笛發出的笛聲,是笛子內的(空氣振動)發聲的。32. 物體的長短、大小、松緊的不同,所發出的聲音高低也不同。物體的(長、大、松)發出的聲音低;物體的(短、小、緊)發出的聲音高。33.聽診器的(聽診頭)有聚集聲音的作用,(膠管)有傳導聲音的作用,這樣,醫生借助聽診器聽心臟和肺的聲音,對病人進行診斷了。34.用土電話通話時,聲音從棉線、紙、空氣中傳入耳中,說明聲音可以在(固體)、(氣體)中傳播?!巴岭娫?是通過(拉緊的棉線)傳播聲音的。35.聲速(340米/秒),光速30萬千米/秒,所以先看見閃電,后聽見(雷聲)。36.制作我的小樂器,可以從(粗細)、(長度)、(高矮)來調試不同的音。37.探究聲音強弱與物體振動幅度的關系時,需要準備的材料有(鋼尺),分別(輕輕拔動)鋼尺和(用力拔動鋼尺)觀察振動幅度和聲音強弱,發現聲音的強弱和物體的(振動幅度)有關。振動幅度(大),聲音(強),振動幅度(?。?,聲音(弱)。38. 探究聲音高低與物體振動快慢的的關系時,需要準備的材料有(鋼尺),分別用力撥動伸出桌面(不同長度)的鋼尺,觀察振動快慢和聲音高低,發現聲音的高低和物體的(振動快慢)有關。振動(快),聲音(高),振動(慢),聲音(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