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冷與熱1、一般來說,物體(氣體、液體、固體)受熱后體積會膨脹。水在加熱過程中體積變大而重量不變。2、乒乓球復原的原因:乒乓球里的空氣受熱后體積膨脹了。3、一般來說,物體(氣體、液體、固體)遇冷時體積會收縮。4、凹陷的保鮮膜是因為空氣遇冷體積收縮了。5、一般物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6、(特例:4°C以下的水和“銻、鉍、鎵”具有“熱縮冷漲”的性質)7、在生活中發生熱脹冷縮的例子:①夏天自行車打氣不能太足;②熟雞蛋在冷水中浸一浸方便剝殼;③擰不開的罐頭蓋在熱水中浸泡一會兒;④野外架設電線冬天緊、夏天松;⑤溫度計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8、國際上常用攝氏度(℃)作為溫度的單位來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9、使用酒精燈時注意事項:保持酒精燈直立;不能直接向燃燒著的酒精燈添加酒精;要用火柴點燃酒精燈;要用燈帽蓋滅;若碰倒酒精燈在桌面燃燒起來,要用濕抹布蓋滅,不能澆水。10、在標準大氣壓下,水被加熱到100°C時,內部產生大量氣泡并沖出水面,這種現象稱為“沸騰”。11、水沸騰后繼續加熱,溫度維持在100°C,不會再升高。12、水在常溫下也能變成水蒸氣,這個過程叫作蒸發。加熱可以使蒸發變快。水蒸氣微粒太小,我們肉眼無法看到。13、固體(蠟燭、冰塊)受熱會熔化。14、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珠。15、水被冷卻到0°C時會結冰,水變成冰后體積會變大。16、測量水溫的操作規范:將溫度計下端放進水里,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17、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液面持平。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水面。18、”白煙”是小水滴。19、地球上的水在不斷的蒸發,因此空氣中充滿了看不見的水蒸氣。20、水在自然界里有固態、液態、氣態三種狀態存在。給銅環(固體)加熱實驗方案探究目的:驗證(銅環)固體受熱后體積是否膨脹實驗材料:銅環、小鐵珠、蠟燭實驗步驟:1、點燃蠟燭,將銅環位于蠟燭上方加熱。2、觀察小鐵珠能否通過加熱后的銅環。實驗現象:銅環經過加熱后,小鐵珠可以通過加熱后的銅環。結論:(銅環)固體加熱后體積會膨脹。(銅環)固體遇冷實驗方案實驗目的:驗證(銅環)固體遇冷后體積是否收縮。實驗材料:銅環、小鐵珠實驗步驟:1、用小鐵珠試著通過銅環。2、觀察小鐵珠能否通過銅環。實驗現象:小鐵珠不能通過銅環。結論:(銅環)固體遇冷后體積會收縮。液體加熱實驗方案探究目的:驗證液體受熱后體積是否膨脹。實驗材料:燒瓶、燒杯、熱水、裝有橡膠塞的玻璃管……實驗步驟:1、在燒瓶里裝入水,將裝有橡膠管的玻璃管插入燒瓶,觀察此時玻璃管中液體的位置。2、將燒瓶放入熱水中,觀察玻璃管中液體的位置。實驗現象:放入熱水中后,玻璃管中液體的液面升高了。結論:液體受熱后體積會膨脹。液體遇冷實驗方案探究目的:驗證液體遇冷后體積是否收縮。實驗材料:燒瓶、燒杯、常溫水、裝有橡膠塞的玻璃管……實驗步驟:1、在燒瓶里裝入水,將裝有橡膠管的玻璃管插入燒瓶并放入熱水中,觀察此時玻璃管中液體的位置。2、將燒瓶放入取出再放入常溫水中,觀察玻璃管中液體的位置。實驗現象:放入常溫水中后,玻璃管中液體的液面下降了。結論:液體遇冷后體積會收縮。氣體加熱實驗方案探究目的:驗證氣體受熱后體積是否膨脹。實驗材料:針筒、燒杯、軟塞、熱水實驗步驟:1、在針筒中吸入一些空氣。2、用軟塞將針筒排氣孔堵住,觀察活塞位置。3、將針筒放入熱水中,觀察活塞的位置。實驗現象:針筒放入熱水后,活塞開始向外移動一段距離后停下。結論:氣體受熱后體積會膨脹。氣體遇冷實驗方案探究目的:驗證氣體遇冷后體積是否收縮。實驗材料:針筒、燒杯、軟塞、冰水實驗步驟:1、在針筒中吸入一些空氣。2、用軟塞將針筒排氣孔堵住,觀察活塞位置。3、將針筒放入冰水中,觀察活塞的位置。實驗現象:針筒放入冰水后,活塞下降一段距離后停下。結論:氣體遇冷后體積會收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