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讓學生知道我國是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古代科技的發展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對世界科學技術的偉大貢獻。道德修養:知道古代科技巨人的事跡和科學層面的貢獻。法治觀念: 讓學生知道我國是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古代科技的發展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對世界科學技術的偉大貢獻。健全人格:感受中國古代科技巨人的品質,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意識。責任意識:了解我國古代科技巨人的故事及其成就與影響,舉例說明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多、領域廣、影響大。教學重點難點:重點:了解我國古代科技巨人的成就,學習其精神,做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難點:學習古代科學家勤于思考、追求真理的精神。養成善于觀察、思考、創新的習慣。新知導入圖片上的人是誰?他在做什么?明朝 萬戶利用火箭飛天素材:萬戶飛天 #航天第一人 勤勞聰明的中國人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新知講解在中華文明的歷史畫卷里,一代又一代勞動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創造了無數的光輝業績,一個又一個科學巨人取得了不朽的科技成就。不朽的科技成就 張衡生活的時代,頻繁的地震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張衡決心制造一架能測定地震的儀器,以便及時掌握全國各地的地震情況。經過孜孜不倦的研究,張衡最終研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器地動儀。閱讀角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故事—張衡地動儀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在每條龍的龍頭下方都有一只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張衡—研制出世界第一臺測定地震方向的地動儀地動儀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他還發明了渾天儀。由于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渾天儀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故事—張衡素材:東漢著名科學家——張衡祖沖之從小聰明好學,長大后從事科學研究。他從不迷信權威,對前人的說法也常常親自檢驗。他也從不畏懼困難,努力攻克一個個難關。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和無數次的反復運算,他終于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閱讀角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故事—祖沖之祖沖之在劉徽開創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閱讀角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故事——祖沖之祖沖之那個時代,算盤還未出現,人們普遍使用的計算工具叫算籌,它是 一根根幾寸長的方形或扁形的小棍子,有竹、木、鐵、玉等各種材料制成。用算籌來計算不象用筆,筆算可以留在 紙上,而籌算每計算完一次就得重新擺動以進行新的計算;祖沖之為求得圓周率的精準數值,就需要對九位有效數字的小數進行加、減、乘、除和開方運算等十多個步驟的計算,而每個步驟都要反復進行十幾次,開方運算有 50 次,最后計算出的數字達到小數點后十六、七位。為紀念這位偉大的古代科學家,1967年,國際天文學家聯合會把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祖沖之環形山”。算籌閱讀角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故事素材:祖沖之的圓周率到底是怎么計算出來的?閱讀角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故事—李時珍李時珍從小隨父行醫,立志長大成為一名能給百姓治病的好醫生。李時珍發現前人所寫的醫書有不少錯誤,決心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學著作。為此,李時珍腳穿草鞋,身背藥簍,翻山越嶺,訪醫采藥,走了上萬里路,傾聽了無數人的意見,參閱書籍800多種,費時27年,最終編寫成了總結藥物學知識和經驗的巨著《本草綱目》。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并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藥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于明萬歷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 被后世尊為“藥圣”。閱讀角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故事有一次,李時珍經過一個山村,看到前面圍著一大群人。走近一看,只見一個人醉醺醺的,還不時地手舞足蹈。一了解,原來這個人喝了用山茄子泡的藥酒。“山茄子……”李時珍望著笑得前俯后仰的醉漢,記下了藥名?;氐郊?,他翻遍藥書,找到了有關這種草藥的記載??墒撬帟蠈懙煤芎唵?,只說了它的本名叫“曼陀羅”。李時珍決心要找到它,進一步研究它。后來李時珍在采藥時找到了曼陀羅。他按山民說的辦法,用曼陀羅泡了酒。過了幾天,李時珍決定親口嘗一嘗,親身體驗一下曼陀羅的功效。他抿了一口,味道很香;又抿一口,舌頭以至整個口腔都發麻了;再抿一口,人昏昏沉沉的,不一會兒竟發出昏昏沉沉的,不一會兒竟發出陣陣傻笑,手腳也不停地舞動著;最后,他失去了知覺,摔倒在地。一旁的人都嚇壞了,連忙給李時珍灌了解毒的藥。過了好一會兒,李時珍醒過來了,大家這才松了一口氣。醒來后的李時珍興奮極了,連忙記下了曼陀羅的產地、形狀、習性、生長期,寫下了如何泡酒以及制成藥后的作用、服法、功效、反應過程等等。有人埋怨他太冒險了,他卻笑著說:“不嘗嘗,怎么斷定它的功效呢?再說,總不能拿病人去做實驗吧!”聽了他的話,大家更敬佩李時珍了。就這樣,又一種可以作為臨床麻醉的藥物問世了。親口品嘗閱讀角素材:李時珍與《本草綱目》延伸拓展你還知道哪些中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說說他們的生活年代以及作出的科技貢獻。賈思勰是中國古代杰出農學家,北魏青州益都(今屬山東壽光)人。賈思勰出生在一個世代務農的書香門第,其祖上很喜歡讀書、學習,尤其重視農業生產技術知識的學習和研究,對賈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響,為他以后編撰《齊民要術》打下了基礎。成年以后,他走上仕途,曾經做過高陽郡(今屬山東臨淄)太守等官職,到過山東、河北、河南等地。每到一地,他都非常認真考察和研究當地的農業生產技術,向一些具有豐富經驗的老農請教,獲得了不少農業方面的生產知識。中年以后,他回到故鄉,開始經營農牧業活動,掌握了多種農業生產技術。賈思勰《齊民要術》系統地總結了秦漢以來我國黃河流域的農業科學技術知識,其取材布局,為后世的農學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據。該書不僅是我國現存最早和最完善的農學名著,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對后世的農業生產有著深遠的影響。 該著作由耕田、谷物、蔬菜、果樹、樹木、畜產、釀造、調味、調理、外國物產等各章構成,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農業百科全書。《齊民要術》延伸拓展中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賈思勰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號夢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漢族。北宋杰出的科學家、政治家。精通天文、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氣象學、地理學、農學和醫學。延伸拓展中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沈括“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沈括《夢溪筆談》一共分30卷,其中《筆談》26卷,《補筆談》3卷,《續筆談》1卷。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門類學科,其價值非凡。書中的自然科學部分,總結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科學成就。社會歷史方面,對北宋統治集團的腐朽有所暴露,對西北和北方的軍事利害、典制禮儀的演變,舊賦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較為詳實的記載。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延伸拓展中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延伸拓展中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魯班中國建筑鼻祖木匠魯班魯班,姬姓,公輸氏,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春秋時期魯國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大約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里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筑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大約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從魯來到楚國,幫助楚國制造兵器。他曾創制云梯,準備攻宋國,墨子不遠千里,從魯行十日十夜至楚國都城郢,與魯班和楚王相互辯難,說服楚王停止攻宋。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鉆、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發明,都是魯班在生產實踐中得到啟發,經過反復研究、試驗出來的。魯班是個木匠整天和木頭打交道。他的技術很高,特別善于用斧頭,能幾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樣子?!鞍嚅T弄斧”這句話,就是說誰要在魯班面前擺弄斧子,那是自不量力。由此可見,魯班用斧之純熟。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光滑滑,魯班卻辦不到,特別是碰到木紋粗和疤節多的木料時,就更難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魯班白天琢磨夜里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頭,磨得很快,砍起來比以前是好多了,可還是不理想。于是魯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頭,上面蓋了塊鐵片,只讓斧頭露出一條窄刃。這回魯班不砍了。他用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推了十幾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過去用斧子砍可強多了??蛇@東西拿在手里推時既卡手又使不上勁。魯班又做了一個木座,把它裝在里面。刨子就這樣誕生了。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故事:魯班與“刨”延伸拓展刨魯班發明的工具郭守敬1. 郭守敬的生平簡介:郭守敬(1231-1316), 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制造專家。字若思,漢族,順德邢臺(今河北省邢臺市邢臺縣)人。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佑二年。2.郭守敬曾擔任都水監,負責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1276年郭守敬修訂新歷法,經4年時間制訂出《授時歷》,通行360多年。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歷法。3.1981年, 為紀念郭守敬誕辰750周年,國際天文學會以他的名字為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延伸拓展中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郭守敬延伸拓展酈道元(公元?——572年),字善長,北魏后期范陽郡涿縣(今河北涿縣)人。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地理學家、散文學家,又是一個性格剛毅、斷案嚴峻 的執法官。中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酈道元《水經注》40卷,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水道所流經地區的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等諸方面內容,是一部歷史、地理、文學價值都很高的綜合性地理著作?!端涀ⅰ啡脒x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部水文地理專著,是中國古代水文地理的又一項中國之最?!端涀ⅰ啡珪嗳f字,詳細介紹了我國境內一千多條河流以及與這些河流相關的郡縣、城市、物產、風俗、傳說、歷史等。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端涀ⅰ肺墓P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學的優秀作品,是一部具有文學價值的地理著作。延伸拓展中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酈道元 為了紀念我國古代科學家對世界科學技術的偉大貢獻,國際上用張衡、祖沖之等科學家的名字來命名月球上的環形山。相關鏈接月球環形山上的中國科學家延伸拓展月球環形山上的中國科學家 中國科學院 2016 年發布了《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一書,推選出古代科學發現與創造、技術發明、工程成就共 88 項重要成就。請利用圖書館、博物館、互聯網等資源,搜集和整理關于中國古代科技的資料信息,補充下表,并與同學交流。活動園中國古代重要科技領先世界的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簡表人物 時代 突出成就蔡倫 東漢 改進造紙術張衡 東漢 發明地動儀華佗 東漢 發明“麻沸散”祖沖之 南朝 把圓周率的精確值推算到小數點后第 7 位畢昇 北宋 發明活字印刷術人物時代突出成就蔡倫東漢改進造紙術張衡東漢發明地動儀華佗東漢發明“麻沸散”祖沖之南朝把圓周率的精確值推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畢昇北宋發明活字印刷術李冰戰國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岳義方、馮繼升隋朝建造趙州橋李春北宋發明火箭李時珍明朝編寫《本草綱目》領先世界的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簡表中國古代十大科學家通天知地——張 衡;醫家方祖——張仲景數學泰斗——祖沖之;筆注華夏——酈道元長壽藥王——孫思邈;科學巨星——沈 括文壇巨子——郭守敬;華夏神醫——李時珍中西會通——徐光啟;啟蒙先驅——宋應星素材:記里鼓車 (2) 我要像李時珍一樣,做一個有理想、有追求,又腳踏實地、不懈努力的人。 在生活中,我要像張衡一樣,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做一個有心人。 我聽過魯班發明鋸的傳說,我要像他一樣,用科技發明來改善人們的生活。我國古代科學家追求真理、獻身科技的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追逐夢想 百折不撓 刻苦鉆研探求真理 孜孜不倦 獻身科技向中國古代科學家們學習課堂總結張衡、祖沖之、李時珍等古代的科學家為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取得了不朽的成就,我們以有這樣的古代科學家而驕傲、自豪,同時我們也要向這些科學家學習,學習他們追求真理、獻身科技的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課標】 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9課《古代科技 耀我中華》PPT教學課件(第一課時).ppt 萬戶飛天 #航天第一人 勤勞聰明的中國人.wmv 東漢著名科學家——張衡.wmv 李時珍與《本草綱目》.wmv 祖沖之的圓周率到底是怎么計算出來的?.wmv 記里鼓車 (2).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