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學目標】1.說出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特點;2.嘗試采用細菌和真菌培養的一般方法,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3.探討細菌和真菌的分布條件;4.培養學生進行推理和比較的能力;5.設計多種實驗方案的能力;6.小組之間合作和相互交流的能力;7.強化探究性實驗的一般過程和方法;8.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關愛他人的優秀品質和社會責任感。【教學重難點】1.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特點。2.如何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3.引導學生制定完善的探究計劃,并嚴格實施。【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出示三個不同的葉片:一個剛落到地上,一個在土地表面一段時間,另一個在緊挨土壤的地面。讓學生觀察它們的不同并思考引起不同的原因有哪些?二、自主預習:預習看書,找出重點和不太懂的問題。三、自主學習:在看書后檢測記憶什么是菌落,結合教師出示的圖片認識菌落,比較細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小組內完成比較表的填寫并展示檢測。四、合作學習:看書學習科學方法,思考原理(即為什么這樣做,不這樣做會怎樣),然后小組內達成共識,并展示小結。同時得出細菌和真菌的生活條件。五、合作探究:看書探究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實驗,思考自己小組的探究方案并達成共識。六、展示探究方案:以小組為單位展示4—5個小組并預測實驗結果。七、小結實驗預測結果發現細菌和真菌的分布很廣泛結合教材文字說明,弄清楚細菌真菌分布的特點和對環境的基本要求。【板書設計】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學反思】細菌和真菌的培養方法具體步驟學生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即指導培養過程本身上,不關注原理,所以要注意誘導分析和小結,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探究實驗的設計往往也有局限性,要讓學生有一種迫切知道哪些環境中細菌和真菌更多的愿望,探究實驗才有趣和動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