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章 細胞的生命歷程第一節 細胞的增殖教學設計科目 生物 課題 6.2細胞的分化 課時 1課時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 一、知識與技能1、認識細胞周期,解釋生物體的生長現象。2、說明有絲分裂并說出其過程。3、制作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記錄實驗結果。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學習有絲分裂過程,提高學生分析圖像、解讀圖像的能力。2、通過比較和分類,明確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區別。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形成珍惜生命的觀念。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細胞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2、真核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教學難點: 1、遺傳物質的倍增和平均分配。2、真核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和樹木的變化以及DNA數量的變化。課前準備 教具:多媒體、黑板、粉筆洋蔥、顯微鏡等實驗器材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師】講解以上題目。1、細胞體積越大,其細胞的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相對表面積)越小。2、細胞越大,需要與外界環境交換的物質越多;但是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越小,細胞與周圍環境之間物質交換的面積相對越小,所以物質運輸的效率越低。1、在你的觀察結果中,處于哪一時期的細胞最多?為什么?2.如何比較細胞周期中不同時期的時間長短?你可以數一數視野中5個不同時期的細胞數目。統計全班的結果,求每個時期細胞數目的平均值。(提示: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數目為8對,一個細胞周期大約需要12h)【師】完成以上問題,并進行講解。【師】實驗結果現在咱們已經清楚了,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最多。因為細胞間期時間最長。同時,每個時期的時間就是:洋蔥根尖細胞的細胞周期 每一時期的細胞占計數細胞總數的比例【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深刻認識到每種植物細胞和每種動物細胞,在有絲分裂過程中,都有這樣的共同特征染色體經過自我復制,然后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使每個子細胞核中都含有與上代細胞數目相同、種類相同的染色體,從而對保持生物體前后代遺傳性狀的穩定性起了很大作用。另外,細胞有絲分裂的知識也是研究生物遺傳規律的必要基礎。同時,通過學習,可以認識到細胞分裂的過程以及癌細胞的有關知識。同學們要認真學習這部分內容。也可以了解關于癌細胞與癌癥方面的知識,珍愛生命。 回答:沒有差異。生物體的長大,既靠細胞數量的增多也靠細胞體積的增大。 回答:分裂之前的細胞會進行一系列的物質準備。回答:分裂間期。細胞分裂前期。細絲狀的染色質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體。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固定,染色體數目與前期、間期相同。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每條染色體分開,無姐妹染色單體。染色體位置移至細胞的兩極。染色體數目比間、中、前期加倍。染色質呈絲狀。染色體位置散亂分布在細胞核中。觀看動物有絲分裂的動畫。觀看課本,回答問題。回答:不可以。思考并回答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回答:間期。展示實驗數據。 通過觀看圖片,有目的的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快速進入本課各環節。采用提問的形式,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憑借有絲分裂周期圖,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通過展示細胞分裂各個時期的圖片,并進行講解,可以讓學生更加明白細胞分裂各時期變化。通過展示動畫,動靜結合,展現植物有絲分裂過程的連續變化,把染色體的行為更加直觀地表現出來。觀看動物有絲分裂動畫,有助于學生形成動植物有絲分裂變化的對比。通過展示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行實驗,可加深學生對此部分的了解。作業布置 一、完成課本P117練習與應用。二、預習新課6.2細胞分化。板書設計第六章第1節 細胞的增殖一、細胞增殖1、概念2、意義二、細胞周期:分裂間期和分裂期三、有絲分裂1、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的異同點2、有絲分裂的意義四、運用模型做解釋五、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1、實驗原理2、實驗過程培養 取材 解離 漂洗 染色 制片 觀察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