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1細胞的增殖學習目標1、明確細胞增殖的概念和過程。2、闡述細胞周期的概念和表示方法。3、觀察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并概述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的特征。一、細胞增殖基礎梳理1、細胞增殖細胞通過 來增加細胞數量的過程。單細胞生物通過細胞增殖而 。多細胞生物從受精卵開始,要經過 和分化逐漸發育為成體。生物體內也不斷地有細胞衰老、死亡,需要通過細胞增殖加以補充。因此,細胞增殖是重要的細胞生命活動,是生物體 、 、 、 的基礎。2、細胞周期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 開始,到 為止,為一個細胞周期。一個細胞周期包括兩個階段: 和 。分裂間期:從細胞一次分裂結束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間期。細胞周期的大部分時間處于分裂間期,占細胞周期的 。分裂間期為分裂期進行活躍的 ,完成的復制和有關 的合成,同時細胞有適度的 。分裂期:在分裂間期結束之后,細胞就進入 ,開始進行細胞分裂。對于真核生物來說, 是其進行細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分裂結束后,形成的子細胞又可以進入分裂間期。易錯提示(1)器官大小取決于細胞的大小(體積)。 ( )(2)任何具有分裂能力的細胞都有分裂間期。 ( )(3)細胞周期中的分裂間期歷經的時間遠長于分裂期。 ( )(4)同種生物的不同組織細胞分裂周期相同。 ( )二、有絲分裂基礎梳理1、動植物細胞分裂周期的變化(有絲分裂)分裂間期分裂間期為分裂期進行活躍的物質準備,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同時細胞有適度的生長。分裂間期結束后,開始進行有絲分裂。動物:中心粒倍增。人們根據染色體的行為,將有絲分裂分為四個時期: 、 、 、 。(1)前期染色質絲螺旋纏繞,縮短變粗,成為 。每條染色體包括兩條并列的 ,這兩條染色單體由一個共同的 連接著。 逐漸解體, 逐漸消失。植物:細胞的兩極發出 ,形成一個梭形的紡錘體。動物:兩組 發出 ,形成紡錘體(2)中期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兩側,都有 附著在上面,紡錘絲牽引著染色體運動,使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細胞中央的一個 上。這個平面與紡錘體的中軸相 ,類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稱為 。(3)后期每個著絲粒分裂成兩個,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染色體,由 牽引著分別向細胞的兩極移動,結果是細胞的兩極各有一套染色體。這兩套染色體的 和 完全相同,每一套染色體與分裂前親代細胞中的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也 。(4)末期當這兩套染色體分別到達細胞的兩極以后,每條染色體逐漸變成細長而盤曲的染色質絲。同時,紡錘絲逐漸消失,出現了新的 和 ,形成兩個新的 。植物: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現一個 ,細胞板逐漸擴展,形成新的 。動物:不形成細胞板,而是 從細胞的中間凹陷,最后把細胞縊裂成兩部分,每部分含有一個細胞核。2、有絲分裂的意義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關鍵是 的復制)之后,精確地 到兩個子細胞中。由于染色體上有遺傳物質DNA,因而在細胞的親代和子代之間保持了遺傳的 。可見,細胞的有絲分裂對于生物的 有重要意義。3、真核生物體細胞分裂方式還有無絲分裂。無絲分裂:細胞無絲分裂的過程比較簡單,一般是 先延長, 的中部向內凹陷,縊裂成為兩個 ;接著,整個細胞從中部縊裂成兩部分,形成兩個子細胞。因為在分裂過程中沒有出現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所以叫作無絲分裂,如 。易錯提示(1)有絲分裂包括間期。 ( )(2)有絲分裂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并無嚴格界限。 ( )(3)赤道板是真實存在的細胞結構。 ( )(4)在有絲分裂后期,著絲粒分裂是由紡錘絲牽引導致。 ( )(5)細胞板是真實存在的結構,在顯微鏡下能看到。 ( )(6)能連續分裂的細胞都可實現無限增殖。 ( )深化探究下圖是某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簡圖,據圖回答:(在[ ]內填字母,橫線上按要求填數字、文字或字母)1.此圖代表的是__________(植物/動物)細胞的分裂過程。理由是:__________。2.在一個細胞周期中,上述四圖出現的先后順序為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3.作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上圖還缺少處于__________期的細胞簡圖。4.C圖細胞內含__________條染色體和__________個DNA分子。5.染色體數目加倍發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期。最好觀察染色體數目的時期是__________(填字母)。三、運用模型解釋(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深化探究1、細胞的表面積和體積的比值與細胞的大小有什么關系?2、從物質運輸的速率來看,細胞為什么不能太大?3、細胞越小,越有利于細胞與外界的物質交換,細胞是越小越好嗎?四、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基礎梳理1、實驗原理(1)高等植物體內,有絲分裂常見于根尖、莖尖等 細胞。(2)細胞分裂具有獨立性:同一時刻,同一組織的不同細胞,可處于細胞周期的 分裂時期。在 顯微鏡下,根據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識別有絲分裂的不同時期。(3) 染料(如龍膽紫溶液)能將染色體染成深色。2、實驗過程洋蔥根尖培養:在 處培養洋蔥根尖,待根長到 時,可用來實驗取材:剪取根尖解離:室溫下,將材料放入盛有 和 混合液(1:1)的玻璃器皿中目的: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裂開來漂洗;將材料放入盛有 的玻璃皿中目的:洗去解離液,防止染色:把材料放入質量濃度為0。01g/mL或0。02g/mL的龍膽紫溶液中目的:使染色體制片; 用鑷子將這段根尖取出來,放在載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 把根尖弄碎,蓋上蓋玻片。然后,用拇指輕輕地按壓蓋玻片。目的:使細胞分裂開來,有利于觀察觀察:用 找分生區細胞,用 找各分裂期細胞易錯提示持續觀察處于分裂中期的細胞時,能夠觀察該細胞中著絲粒分裂過程。( )深化探究1、解離時間為什么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長?2、使細胞分裂開來的步驟都有哪些?隨堂訓練1、下列關于細胞周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A.抑制DNA的合成,細胞將停留在分裂期B.細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C.細胞分裂間期為細胞分裂期提供物質基礎D.不同生物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時間相同2、如圖為細胞周期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圖中甲→乙→甲的過程是一個細胞周期B. 圖中乙→甲→乙的過程是一個細胞周期C. 機體內所有的體細胞都處于細胞周期中D. 抑制DNA的合成細胞將停留在甲→乙時期3、下列能表示一個細胞周期內細胞分裂順序的是( )①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完全分開 ②出現放射狀排列的細絲③中心體發生倍增 ④著絲點排列在一個平面上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4、如圖為同一植物細胞處在有絲分裂兩個不同時期的模式圖,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a結構主要由纖維素和果膠組成B.b表示細胞膜,c表示細胞核C.d結構的形成需要高爾基體的參與D.e的蛋白質成分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5、下圖是植物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形態示意圖,敘述正確的是( )A.乙期與丁期細胞內染色體數量相等B.甲期細胞內含有8個DNA分子、8條染色單體C.丙期細胞內有8條姐妹染色單體D.細胞分裂的順序為乙、丁、甲、丙6、在有絲分裂前期,細胞的動態變化中,動植物細胞的主要區別在于( )A.染色體形成的方式不同B.染色單體分開時期不同C.紡錘體來源不同D.核膜、核仁解體的時間不同7、下列有關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與細胞表面積和體積的比例有關B.細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C.細胞的體積與細胞核無關D.細胞體積過大不利于細胞內外物質的交換8、下列有關無絲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 )A.低等生物細胞特有的分裂方式B.遺傳物質也要復制和平均分配C.分裂過程中不出現紡錘絲D.分裂過程中不出現染色體的變化9、下列關于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解離的目的是使組織細胞彼此分離開來②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細胞連續分裂的過程③裝片制作的流程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④視野中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數目最多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10、如圖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圖,其中A、 B、C是不同時期的細胞。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B、C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相等B.在顯微鏡下持續觀察B細胞可看到整個分裂過程C.若要將C細胞移至視野中央,則需將裝片向上移動D.分裂期占細胞周期的時間較短,所以處于該期的細胞數目較少11、生物體生長的原因及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1.生物體生長的原因:一是①__________,二是②__________,實際上不同動植物的器官大小主要取決于③__________。2.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1)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越④__________,細胞的物質運輸效率越⑤__________。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限制了細胞的生長。(2)細胞核是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細胞核所控制的細胞質范圍有一定的限度,即細胞的核質比限制了細胞的生長。12、圖甲表示洋蔥根尖的不同區域,圖乙表示洋蔥根尖處于有絲分裂各階段,一個細胞核中DNA的相對含量變化,圖丙呈現的是細胞分裂過程中的某一物質的形態變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甲圖中①②③④細胞形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2.丙圖中①→②表示的遺傳物質變化過程發生在乙圖的__________(填字母),②→③表示的生理變化過程發生在細胞周期的__________期。乙圖曲線的獲得是選擇甲圖中的__________(填序號)區細胞為材料。3.在觀察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制作臨時裝片的操作步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發現即使操作正確,也難以看到很多處于分裂期的細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答案解析一、細胞增殖基礎梳理1、細胞分裂 繁衍 細胞增殖 生長 發育 繁殖 遺傳2、完成時 下一次分裂完成時 分裂間期 分裂期90%~95% 物質準備 DNA分子 蛋白質 生長分裂期 有絲分裂易錯提示× × √ ×二、有絲分裂基礎梳理1、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染色體 姐妹染色單體 著絲粒 核仁 核膜 紡錘絲 中心粒 星射線紡錘絲 平面 垂直 赤道板紡錘絲 形態 數目 相同核膜 核仁 細胞核 細胞板 細胞壁 細胞膜2、DNA 平均分配 穩定性 遺傳3、細胞核 核 細胞核 蛙的紅細胞的無絲分裂易錯提示× √ × × √ ×深化探究答案:1.植物; 有細胞壁、無中心體;2.B→C→A→D;3.間;4.4; 8;5.A; 后; C解析:(1)圖示細胞沒有中心體,但含有細胞壁,為植物細胞。(2)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A處于后期、B處于前期、C處于中期、D處于末期,所以在一個細胞周期中,上述四圖出現的先后順序為BCAD。(3)細胞周期包括分裂前期和分裂期,所以作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上圖還缺少處于間期的細胞簡圖。(4)C細胞含有4條染色體和8個DNA分子。(5)有絲分裂后期,因為著絲點的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即A圖。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穩定、數目清晰,是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最佳時期,即C圖。三、運用模型解釋(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深化探究答案:1、細胞體積越大,其細胞的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相對表面積)越小。2、細胞越大,需要與外界環境交換的物質越多;但是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越小,細胞與周圍環境之間物質交換的面積相對越小,所以物質運輸的效率越低。3、不是。 細胞體積的最小限度是由完成細胞功能所必需的基本結構(如細胞器)和物質(如酶和ATP)所需的空間決定的。四、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基礎梳理1、分生區 不同 高倍 堿性2、溫暖 5cm 2~3mm 鹽酸 酒精 清水 解離過度 著色 鑷子尖 低倍鏡 高倍鏡易錯提示×隨堂訓練1答案:C解析:分裂間期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抑制DNA 的合成。細胞將停留在分裂間期。A錯誤;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期又可分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B錯誤;分裂間期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為細胞分裂期提供物質基礎。C正確;不同生物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時間不同,D錯誤。2答案:B解析:細胞周期應先是分裂間期,后是分裂期,圖中乙→甲為分裂間期,甲→乙的過程為分裂期,故乙→甲→乙是一個細胞周期,A錯誤,B正確;機體內有些已經完成分化的體細胞一般不再繼續分裂,不具有細胞周期,C錯誤;抑制DNA的合成,細胞將停留在分裂間期,乙→甲為分裂間期,D錯誤。3答案:C4答案:B解析:a為細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A正確;b表示核膜,c表示核仁,B錯誤;d結構為細胞板。逐漸擴展成為細胞壁,其形成與高爾基體有關,C正確;蛋白質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D正確。5答案:B解析:乙圖中有4條染色體,丁圖中有8條染色體,A錯誤。甲圖中每條染色體上都有姐妹染色單體,共有8個DNA分子、8條染色單體,B正確。丙圖處在末期,已經沒有染色單體了,C錯誤。細胞分裂的正確順序是前期乙、中期甲、后期丁、末期丙,D錯誤。6 答案:C解析:有絲分裂前期,動植物細胞紡錘體的形成方式不同。動物細胞由中心體發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植物細胞由細胞兩極發出紡錘絲形成紡錘體。7答案:C解析:細胞體積的大小受以下兩個因素的影響: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越小,細胞與外界物質的交換效率就越低,而且還會影響細胞內部的物質交換;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細胞核中的DNA —般不會隨著細胞體積的增大而增加,即細胞核的控制范圍是有限的。8答案:A9答案:A解析:解離的目的是使組織細胞彼此分離開來,①正確;因解離致細胞死亡,所以在顯微鏡下不能觀察到細胞連續分裂的過程,②錯誤;裝片制作的流程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③正確;因分裂間期持續的時間大于分裂期,所以視野中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數目最多,④錯誤。綜上分析,A正確,B、C、D均錯誤。 10答案:D解析:A.A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加倍,是B、C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的二倍,A錯誤:B.該實驗中細胞已死亡,要觀察整個分裂過程應該移動裝片。觀察多個細胞。B錯誤;C.若要將C細胞移至視野中央,則需將裝片向下移動,C錯誤;D.分裂期占細胞周期的時間較短,所以處于該期的細胞數目較少。D正確。故選D。11 答案:1.細胞的生長; 細胞的分裂; 細胞數量的多少2.小; 低12 答案:1.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2.b; 前; ③; 3.解離; 漂洗; 染色; 制片; 細胞分裂間期在細胞周期中持續時間長,分裂期持續時間短解析:甲圖中①-④分別是成熟區(根毛區)、伸長區、分生區、根冠;乙圖中a+b+c是間期,d是前期+中期+后期,e是末期;丙圖是間期染色質復制后進入前期變為染色體的過程。(1)同一生物個體不同細胞形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2)丙圖中①→②表示染色質復制,發生在乙圖的間期中的S期(即b時期),②→③表示染色質變為染色體,發生在細胞周期的前期。圖乙的曲線獲得是選擇甲圖中的分生區細胞為材料,其他區細胞無分裂能力。(3)觀察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制作臨時裝片的操作步驟是解離→漂洗→染色→制片;分裂間期在細胞周期中持續時間長,分裂期持續時間短,顯微觀察時間期的細胞數最多。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