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一、教材分析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本節內容是繼尿的形成和排出之后的另一條排泄途徑,通過汗液的排出,對于保持內環境的穩定性、人體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據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本節教材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同樣重要。教學重點:生皮膚的結構特點和功能.教學難點:汗液的分泌和排出過程.二、學情分析學生在學習前幾章知識的基礎上已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與思考、分析與探究的能力。從人體的營養、呼吸、物質的運輸到人體內廢物的排出,他們之間雖然是獨立的但又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如血液循環把人體中的一部分廢物通過皮膚排出體外。關于汗液,學生并不陌生,但對于皮膚的結構和功能理解起來卻并不容易,汗液的形成對于他們來說也顯得抽象了很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有待提高,在學習時可以借助圖片和引導來幫助理解。三、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說出皮膚的結構和功能(2)說明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以及它對人體的意義【能力目標】通過觀察《皮膚的結構模式圖》并結合一些事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推測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皮膚的結構、附屬結構及它們的功能的學習,培養學生器官的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四、教學方法為達到以上的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輕松掌握所學知識,采用自主學習的方式:通過“先學后教”模式進行教學,在教法的設計上,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以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生在學習時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采用①觀察法 ②資料分析法 ③歸納總結法學習本節知識。五、教學流程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第二節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自學指導: 認真閱讀課本內容,完成下列問題:1._____是人體最大的器官 2.皮膚由____和_____構成3.表皮內沒有_____和_____ 4.真皮內有豐富的______和______5.皮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附屬物6.汗腺包括_____和_______兩部分 先 學 后 教 先學:學生按自學要求自主學習。 后教: 檢查填空 2.皮膚由____和_____構成 3.表皮內沒有_____和_____ 4.真皮內有豐富的______和______ 5.皮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附屬物 6.汗腺包括_____和_______兩部 二、精講指導 (一)、觀察課本71頁圖3.4-5皮膚結構模式圖,辨別皮膚的結構。 1、皮膚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有什么特點? (請你完成圖解,各部分的結構特點在課本中標出。) :由 組織構成,分為 皮膚的結構 :主要由 組織構成, 含有 2、皮膚附屬物:1、 2、 3、 4、 等。 (二)、根據皮膚的結構特點,討論課本問題,推測皮膚的功能。教師及時補充糾正。 (三)、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分泌部 1、汗腺 導管 2、血液→汗腺→汗液→導管→體外 3、調節體溫:汗腺和血管 4、衛生保健 4、皮膚中與調節體溫有關的結構是( ) A.皮脂腺和汗腺 B.生發層和汗腺C.血管和汗腺 D.表皮和血管 5、人的手掌上的厚皮俗稱“老繭”,其顯著增厚的部分屬于( ) A、生發層 B、角質層 C、皮下脂肪 D、脂肪細胞板書設計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分泌部 1、汗腺導管 2、血液→汗腺→汗液→導管→體外 3、調節體溫:汗腺和血管六、教學反思七、當堂訓練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皮膚附屬物的是( )A、毛發 B、汗腺、皮脂腺 C、指(趾)甲 D、毛細血管2、小王的手被劃破并感到疼痛,是因為皮膚真皮里分布有( )A.毛細血管 B.感覺神經末梢 C.汗腺 D.黑色素細胞3、下列各項中,不屬于人體皮膚的功能的是( )A.保護 B.調節體溫 C.排泄 D.呼吸4、有些人喝了酒臉色緋紅,其生理變化發生在皮膚的( )A、角質層 B、生發層 C、真皮 D、皮下組織答案:1D 2B 3D 4C八、拓展訓練1.人體的表皮不斷更新,脫落的皮肖來自( )A.上皮組織 B.結締組織 C.肌肉組織 D.神經組織2.下列各項沒有血管和神經的是( )A.真皮 B.表皮 C.皮下組織 D.肌肉組織3.皮膚受到創傷后能夠愈合,起作用的結構是( )A.角質層 B.生發層 C.真皮 D.皮下組織4..小王的手被劃破并感到疼痛,是因為皮膚真皮里分布有( )A.毛細血管 B.感覺神經末梢 C.汗腺 D.黑色素細胞答案:1A 2B 3B 4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