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2張PPT)《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學習、感悟(2022年版)1結合專家解讀理解《信息科技課程標準》了解《課程標準》一、目 錄二、課程性質三、課程理念這是一門什么樣的課程設計遵循的依據培養什么樣的人總目標在各學段的具體化教什么,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怎么教,怎么學每一個學段里學生的核心素養應該呈現出什么樣的特征一、課 程 目 錄信息科技是現代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以數字形式表達的信息及其應用中的科學原理、思維方法、處理過程和工程實現。信息科技課程具有基礎性、實踐性、綜合性,為高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信息科技課程旨在培養科學精神和科技倫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識,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升數字素養與技能。育人價值更加具體貫通培養二、課程性質 p11.反映數字時代正確育人方向(價值)2.構建邏輯關聯的課程結構(結構)3.遴選科學原理和實踐應用并重的課程內容(內容)4.倡導真實性學習(實施)5.強化素養導向的多元評價(評價)五大課程理念三、課程理念1.反映數字時代正確育人方向(價值)3.課程理念信息意識 計算思維 數字化學習與創新 信息社會責任3.數字化學習與創新4.信息社會責任1.信息意識2.計算思維核心素養個體對信息的敏感度和對信息價值的判斷力。個體運用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思想方法,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涉及的抽象、分解、建模、算法設計等思維活動。核心素養總目標學段目標個體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通過選用合適的數字設備、平臺和資源,有效地管理學習過程與學習資源,開展探究性學習,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個體在信息社會中的文化修養、道德規范和行業自律等方面應承擔的責任。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 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四個方面互相支持,互相滲透,共同促進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的提升三、課程目標P4-53.課程理念核心素養總目標學段目標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 現,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 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素養 定義 內涵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是指個體對信 息的敏感度和對信息價 值的判斷力。 具備信息意識的學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感知力, 熟悉信息及其呈現與傳遞方式,善于利用信息科技交流和分享信息、開展協同創新;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評估數據來源,辨別數據 的可靠性和時效性,具有較強的數據安全意識; 具有尋找有效數字平臺與資源解決問題的意愿, 能 合理利用信息真誠友善地進行表達; 崇尚科學精神、原創精神,具有將創新理念融入自 身學習、生活的意識; 具有自主動手解決問題、 掌握核心技術的意識; 能有意識地保護個人及他人隱私,依據法律法規合 理應用信息,具有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計算思維 計算思維是指個體運用 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思想 方法,在問題解決過程 中涉及的抽象、分解、 建模、算法設計等思維 活動。 具備計算思維的學生,能對問題進行抽象、分解、 建模,并通過設計算法形成解決方案; 能嘗試模擬、仿真、驗證解決問題的過程,反思、 優化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將其遷移運用于解決其他問 題三、課程目標3.課程理念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 現,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 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素養 定義 內涵數字化學習與創新 數字化學習與創新是指個體 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通過選 用合適的數字設備、平臺和 資源,有效地管理學習過程與學習資源,開展探究性學 習,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具備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的學生,能認識到原始 創新對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養成利用信息 科技開展數字化學習與交流的行為習慣; 能根據學習需求,利用信息科技獲取、加工、 管理、評價、交流學習資源,開展自主學習和合 作探究; 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具有創新創造活力,能積極主動運用信息科技高效地解決問題,并進行創新活動。信息社會責任 信息社會責任是 指個體在信息社 會中的文化修養、 道德規范和行為 自律等方面應承 擔的責任。 具備信息社會責任的學生,能理解信息科技給人們學習、生活和工作帶來的各種影響,具有自我保護意識和 能力;樂于幫助他人開展信息活動,負責任地共享信息和資 源,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 能理解網絡空間是人們活動空間的有機組成部分, 遵 照網絡法律法規和倫理道德規范使用互聯網; 能認識到網絡空間秩序的重要性,知道自主可控技術 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自覺遵守信息科技領域的價值 觀念、道德責任和行為準則,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質, 不斷增強信息社會責任感。課程理念核心素養總目標學段目標三、課程目標3.數字化學習與創新4.信息社會責任1.信息意識2.計算思維核心素養4.遵守信息社會法律法規,踐行信息社會責任2.初步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計算思維3.提高數字化合作與探究的能力,發揚創新精神1.樹立正確價值觀,形成信息意識總 目 標圍繞3.課程理念核心素養總目標學段目標三、課程目標p6-71.反映數字時代正確育人方向(價值)信息科技學段目標是總目標在各學段的具體化,旨在指導教師在遵循學生身心發展階段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信息科技在義務教育階段分為四個學段1-2年級為第一學段(不單獨開課,融入語文、道德、與法治、數學、科學、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3-4年級為第二學段5-6年級為第三學段7-9年級為第四學段3.課程理念核心素養總目標學段目標三、課程目標p7-11信息科技學段目標是總目標在各學段的具體化,旨在指導教師在遵循學生身心發展階段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核心素養目標在四個學段中要求的具體化3.課程理念核心素養總目標學段目標三、課程目標信息科技學段目標是總目標在各學段的具體化,旨在指導教師在遵循學生身心發展階段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3.課程理念核心素養總目標學段目標三、課程目標信 息 意 識信息社會責任計 算 思 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第 二 學 段 總 素 養 目 標信 息 意 識計 算 思 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 息 社 會 責 任第 四 學 段 總 素 養 目 標2.構建邏輯關聯的課程結構(結構)3.課程理念2.構建邏輯關聯的課程結構(結構)3.課程理念遵循認識發展規律四、課程內容p122.構建邏輯關聯的課程結構(結構)3.課程理念生活體驗學習基本概念、原理、體驗其應用深化原理認識、探索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每一個學段的內容中都涉及數據、算法、網絡、信息處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條邏輯主線。2.構建邏輯關聯的課程結構(結構)3.課程理念第一學段p14第二學段p20第二學段p23第三學段p28第三學段p30第四學段p34生活體驗體驗及應用學習基本概念、原理、體驗其應用學習基本概念、原理、體驗其應用學習基本概念、原理、體驗其應用深化原理認識、探索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3.遴選科學原理和實踐應用并重的課程內容(內容)3.課程理念應用遷移場景分析原理認識3.遴選科學原理和實踐應用并重的課程內容(內容)3.課程理念3.遴選科學原理和實踐應用并重的課程內容(內容)3.課程理念第二學段(3-4年級)(一)在線學習與生活第二學段在線學習與生活 p20-233.遴選科學原理和實踐應用并重的課程內容(內容)3.課程理念第四學段互聯網應用與創新 p343.遴選科學原理和實踐應用并重的課程內容(內容)3.課程理念3.遴選科學原理和實踐應用并重的課程內容(內容)3.課程理念第三學段過程與控制p303.遴選科學原理和實踐應用并重的課程內容(內容)3.課程理念第三學段過程與控制p303.遴選科學原理和實踐應用并重的課程內容(內容)第四學段物聯網實踐與探索p343.課程理念3.遴選科學原理和實踐應用并重的課程內容(內容)3.課程理念第四學段物聯網實踐與探索p35學段內容:1.內容模塊:內容模塊簡介、內容要求、學業要求、教學提示;2.跨學科主題:跨學科主題的任務、涉及的學科、目的。①②③①②③①②①②第二學段 在線學習與生活 跨學科主題3.遴選科學原理和實踐應用并重的課程內容(內容)3.課程理念3.遴選科學原理和實踐應用并重的課程內容(內容)3.課程理念六、課程實施(一)教學建議p483.遴選科學原理和實踐應用并重的課程內容(內容)3.課程理念應用遷移場景分析原理認識4.倡導真實性學習(實施)3.課程理念六、課程實施(一)教學建議p483.課程理念4.倡導真實性學習(實施)第二學段--“在線學習與生活”模塊 p20第三學段” 身邊的算法”模塊 p283.課程理念4.倡導真實性學習(實施)5.強化素養導向的多元評價(評價)3.課程理念5.強化素養導向的多元評價(評價)3.課程理念六、課程實施p485.強化素養導向的多元評價(評價)3.課程理念5.強化素養導向的多元評價(評價)3.課程理念課程內容學業要求:模塊內容學完后,學生達到的目標。學段目標:是總目標在各學段的具體化,指導老師遵循學生身心發展階段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業質量標準:學段內所有模塊內容學完后,學生在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核等方面應達到的學業成就及表現特征的總體描述。是考試評價的主要依據,對教學活動、課程資源建設等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附錄核心素養學段特征:學生各個素養在各學段的特征。每個學段學生核心素養應該呈現出樣態。學業質量: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后的學業成就表現,反映核心素養要求。學習目標制定的依據教學目標制定的依據是命題的依據,是最終的評價標準。第一學段 信息交流與分享第一學段 信息隱私與安全學業質量描述不高于學業要求,不會多于學業要求,是所有模塊的融合,是一種能力的提升學業質量標準更多的是關注素養要求兼顧每個素養目標這個模塊內容學完后,學生達到的目標。學段內所有模塊內容學完后,學生在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核等方面應達到的學業成就及表現特征的總體描述。是考試評價的主要依據。不單純是知識上的要求,更多的是融合素養,能力上的要求。這是一門什么樣的課程設計遵循的依據培養什么樣的人總目標在各學段的具體化教什么,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怎么教,怎么學每一個學段里學生的核心素養應該呈現出什么樣的特征目 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