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9課 秦統一中國【知識園地】一、秦統一中國(一)秦滅六國1.原因(1)各國之間經濟文化交流加強,為統一創造了條件。(2)戰國時期的連年戰爭,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人民希望過上安定生活。(3)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實力強大,具備了統一六國的條件。(4)秦王嬴政重用人才,為滅亡六國進行了充分的準備。2.經過:前230—前221年,秦國先后攻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秦朝,定都咸陽。3.意義: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爭戰混亂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4.秦朝的疆域: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達南海,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之一。(二)確立中央集權制度1.最高統治者: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2.中央政權機構: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統領,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監察事務,最后的決斷權由皇帝掌控。3.地方(1)措施: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制,郡縣的長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縣以下設鄉、里、亭等基層組織。(2)作用:①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了全國各地的權力,并把政治、法律、軍事、土地及賦役等制度推向全國。②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三)鞏固統一的措施領域 措施 作用文化 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通用文字頒行全國 文字的統一,使政令能夠在全國各地順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夠順暢溝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經濟 統一貨幣,廢除六國的貨幣,以秦國圓形方孔半兩錢作為標準貨幣,在全國流通。 統一度量衡,以秦制為基礎,統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國家統一監制 (1)統一貨幣,改變了以往幣制混亂的狀況,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的管理,促進各地經濟的交流 (2)統一度量衡,便利了經濟的發展交通 統一車輛和道路的寬窄,修筑貫通全國的道路 秦始皇派兵開鑿靈渠 (1)使秦朝的陸路交通四通八達 (2)溝通了湘江和漓江,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連接起來,便利了嶺南地區和中原人民的交流軍事 統一嶺南和東南沿海地區 派蒙恬北擊匈奴,并修筑長城(“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碩果累累】1.繪制時間軸是梳理歷史知識的一種有效手段,下列時間軸梳理的歷史知識是( )A.秦滅六國完成統一 B.秦鞏固邊疆 C.秦建立中央集權制 D.秦推行變法2.公元前238年,嬴政開始親政,為統一六國的戰爭積極準備著。他制定了三步戰略:籠絡燕齊,穩住楚魏,消滅韓趙。從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不到十年時間,嬴政先后滅掉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由此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 )A.夏朝 B.秦朝 C.隋朝 D.元朝3.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中,進一步廢除西周以來實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對地方直接管轄的制度是( )A.丞相制度 B.刺史制度 C.郡縣制 D.軍機處4.下邊的秦朝行政系統簡表,主要反映的是( )A.分封制 B.中央集權制度 C.郡縣制 D.禪讓制制5.鞏固統一的措施(1)統一文字:命丞相李斯制定筆畫規整的__________,作為通用文字頒行全國。(2)統一貨幣:廢除六國的貨幣,以秦國的圓形方孔__________作為標準貨幣。(3)統一度量衡:以秦制為基礎,統一__________制度,所有度量衡器由國家統一監制。(4)統一車軌:統一車輛和道路的寬窄,并修筑貫通全國的道路。6.鞏固邊疆(1)秦始皇派兵開鑿__________,統一嶺南及東南沿海地區。(2)派大將蒙恬北擊__________,并修筑__________。長城西起__________,東到遼東。7.秦朝的疆域:東至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北至__________一帶,南達__________,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之一。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陸續滅掉六國,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爭戰混亂局面。2.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秦朝的建立。根據材料“嬴政”“統一六國”“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朝的建立,故選B。A夏朝是禹于約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隋朝是隋文帝楊堅于公元581年建立的,元朝是忽必烈于公元1271年建立的。A,C,D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3.答案:C解析:秦朝在地方上,進一步廢除西周以來實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制。C項符合題意。4.答案:B解析: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創建中央集權制。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皇帝總攬一切大權。中央政府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職。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太尉管理軍事。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議,把全國劃分為36郡(后來增加到40郡),郡下設縣。郡縣制度為后來的封建王朝長期沿用。故選B。5.答案:(1)小篆;半兩錢;度量衡6.靈渠;匈奴;長城;臨洮7.東海;隴西;長城;南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