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1課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知識園地】一、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一)西漢的建立1.概況: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二)休養生息政策。1.原因:漢初經濟蕭條;漢高祖吸取秦亡教訓;鞏固政權的需要。2.措施:“兵皆罷歸家”,讓士兵還鄉務農;釋放因戰亂、饑荒而成為奴婢的人為平民,增加農業勞動力;輕搖薄賦,鼓勵農業生產。3.影響:漢初的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社會局勢穩定下來。(三)“文景之治”1.措施: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關心農桑;進一步減輕賦稅和徭役;重視“以德化民”;提倡勤儉治國。2.表現:文景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國力增強,國庫錢糧充盈,歷史上稱為“文景之治”。【碩果累累】1.“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史記 平準書》中的這段記載,為我們描述的是哪位皇帝統治初期的社會景象( )A.秦始皇 B.秦二世 C.漢高祖 D.漢文帝2.西漢初年,統治者面臨的首要課題是( )A.加強中央集權 B.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C.“以德化民” D.提倡節儉3.西漢初年,統治者采取輕徭薄賦發展農業生產的根本目的是( )A.吸取秦亡的教訓 B.減輕人民的負擔C.增加社會財富 D.鞏固封建統治4.西漢時期,漢文帝和漢景帝繼續推行的政策是( )A.休養生息 B.嚴刑酷法 C.重商抑農 D.閉關鎖國5.下列古代帝王以“節儉”著稱的是( )A.周武王 B.秦始皇 C.漢文帝 D.漢武帝6.某班歷史興趣小組對“文景之治”進行了探究,搜集的資料不合適的是( )A.獎勵努力耕作的農民 B.重視“以德化民”C.重視教育,舉辦太學 D.提倡節儉,以身作則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題干材料的意思是皇帝出行都不能乘坐到毛色相同的馬拉的馬車,而高級將領與文官只能坐牛車出行。這描繪了漢初經濟凋敝的景象,故選C。2.答案:B解析:秦朝的殘暴統治和秦末的戰亂使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漢統治者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鞏固新的王朝。3.答案:D4.答案:A解析:漢文帝、漢景帝在位期間,繼續推行休養生息政策,從而出現了“文景之治”,故選A。5.答案:C解析:聯系選項中涉及帝王的事跡分析,C項正確,因為西漢初期,漢文帝提倡節儉,并以身作則。6.答案:C解析:“文景之治”出現于西漢文帝、景帝統治時期,而重視教育,舉辦太學與漢武帝有關,故C項不合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