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0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知識園地】一、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一)賈思勰和《齊民要術》1.地位:我國現存最早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2.內容: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內容十分豐富。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種植農作物必須因地制宜,不誤農時;要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提出了多種經營和商品生產等重要思想。3.評價:凸顯了中國古代科學家以民生為本的務實精神。(二)科學家祖沖之1.地位:祖沖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學家,他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2.成就:運用劉徽的“極限”思維,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領先世界近千年。他還創制了當時最先進的歷法《太陽歷》。(三)書法、繪畫和雕塑1.書法藝術:(1)東漢以后,書法已成為專門供人們欣賞的藝術。錘繇(yáo)和胡昭是曹魏時的書法名家,錘繇獨創楷書書法,他的楷書被后人稱為絕世之作。西晉設置書博士,教學生學習書法,規定用錘、胡書法作為標準書體。(2)將書法藝術提高到一個新階段的是東晉王羲之。當時的人稱贊他的書法為古今之冠,筆勢“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王羲之的代表作是《蘭亭集序》,它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被后人譽為“書圣”。2.繪畫藝術:魏晉南北朝時,佛教盛行,宗教畫占主要地位,山水畫開始形成。東晉最著名的畫家顧愷之擅長人物畫,流傳下來的作品《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均為摹本。3.石窟藝術: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石窟內的佛像,繼承了秦漢以來我國雕塑藝術的優良傳統,也吸收了外來佛教造型藝術的特點,堪稱宏偉精巧的雕刻藝術品。【碩果累累】1.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系統反映了中國古代的農學成就,下列對其說法正確的是( )①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②總結了我國南方勞動人民的生產經驗③強調種植農作物要因地制宜④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的生產技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下列成就中屬于科學家祖沖之的是( )①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數字②創制出《大明歷》③改進了造紙術④是偉大的數學家、天文學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下列作品中,既是一部綜合的地理學著作,又是一部山水散文集,文字優美,景物描寫如詩如畫,對后世游記散文也有很大影響的是( )A.《齊民要術》 B.《蘭亭集序》 C.《洛神賦圖》 D.《水經注》4.觀察下圖書法作品,對該作品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B.堪稱天下第一行書C.蒼勁厚重,粗獷雄渾 D.收放自如,渾然天成5.下圖的作者是東晉時期最著名的畫家,他筆下的人物畫線條優美活潑,人物傳神,富有個性。這位畫家是( )A.顧愷之 B.鍾繇 C.王獻之 D.王羲之6.南北朝時期開鑿的兩大石窟藝術群是( )①敦煌石窟 ②云岡石窟 ③龍門石窟 ④樂山大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齊民要術》總結了我國北方,而非南方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②排除。2.答案:D解析:改進造紙術的是東漢的蔡倫,③排除。3.答案:D解析:依據題干“一部綜合的地理學著作”,結合課本所學,北魏的酈道元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地理學家,他寫的《水經注》,是一部綜合的地理學專著。書中記述了全國1252條河流及其流經區域的地理情況、建制沿革、歷史事件及民間傳說。為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資料。D符合題意;《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A不合題意;《蘭亭集序》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B不合題意;《洛神賦圖》東晉顧愷之著名畫作,C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C不合題意,選擇答案D。4.答案:C解析:該作品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屬于收放自如的行書,其書法特點是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堪稱“天下第一行書”。蒼勁厚重,粗獷雄渾,是魏碑的特點。5.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繪畫成就。東晉的顧愷之是當時最著名的畫家。他擅長的人物畫,線條優美活潑,人物傳神,富有個性,主要代表作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故選A。6.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石窟藝術分布很廣,南北朝時期開鑿的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因此只有選項②③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