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前言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是什么?法治2. 依法治國的必要性是什么?/法治的作用?( 對國家 )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更好地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3.依法治國要更好地發揮法治的哪兩方面作用 引領和規范作用第1課時 夯實法治基石1.法治的含義是什么 法治,意味著依法治理。2.法治的作用有哪些 ( 對人們生活的作用 )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能夠建立起一個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3.法治的要求是什么?(高頻考點)(1)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2)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4.什么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追求并奉行法治5.良法反映誰的意志和利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6.實行良法之治的重要性是什么?良法應當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的發展規律,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7.善法建立的基礎是什么?(高頻考點)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礎上8.實行善治的重要性是什么?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9.保護未成年人的有關法律有哪些?(高頻考點)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義務教育法、反家庭暴力法10.法治思維與人治思維有什么不同?(見教材46頁相關鏈接)11.近代仁人志士認識到中國落后的根源是什么?封建專制制度12.近代成為救亡圖存、國家振興的必然選擇是什么?變法改制13.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走上探索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道路時間?新中國成立后14.近代中國探索法治的歷程怎樣 (1) 1840年以后,許多仁人志士逐漸認識到中國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專制制度。變法改制,成為救亡圖存、國家振興的必然選擇。(2)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才走上了一條探索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道路。黨和政府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法治建設的經驗和教訓,努力推進依法治國的時代進程。15.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什么?法治法治在現代政治文明中具有怎樣的地位?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17.法治對發展市場經濟具有怎樣的重要性?法治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18.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是什么?法治19.走法治道路是什么的必然選擇?(高頻考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20.法治的意義、作用有哪些 ( 對社會 )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什么會議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法治建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22. 黨的十五大把什么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23.什么會議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黨的十五大24. 改革開放以來的法治進程怎樣 (1)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要求(2)1982年,頒布并實施現行憲法(3)1997年,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4)1999年依法治國載入憲法(5)2002年,黨的十六大將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列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6)2007年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7)201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8)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9)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法治中國的目標.(10)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11)2018年,黨中央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集中統一領導.(12)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公布,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提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25.哪一年黨的什么會議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2012年,黨的十八大26. 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性是什么?或地位?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27.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是什么?習近平法治思想28.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黨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1)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并將其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予以有力推進。(2)黨的十九大召開后,黨中央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全面依法治國又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29.哪次會議以來黨中央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并將其納入什么戰略布局予以有力推進?黨的十八大以來 “四個全面”30.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什么?(高頻考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31.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包括哪些內容?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32.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就要共同推進什么建設?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3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提出了怎樣的一體建設?(三個一體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34.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的總體要求是什么?(高頻考點)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如何建設法治中國?(建設法治中國的要求有哪些?) 要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使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建設法治中國,要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什么?公平正義37.建設法治中國要求公民怎樣做?使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38.我們該怎樣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做到哪三者有機統一?)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 -。39.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是什么 法治經濟40.保護市場主體的法律有哪些?民法總則、合同法、勞動法、物權法、公司法等41.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有哪些?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告法等第2課時 凝聚法治共識1.政府的作用有哪些?一方面,人們的社會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們又享受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2.政府的權力來源于哪里?(高頻考點)人民3.政府的宗旨是什么?(高頻考點)為人民服務4. 政府的工作原則是什么?要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謀利益。5. 法治政府的含義是什么 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則運作,政府的各項權力都應該在法治軌道上運行。6.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是什么?依法行政7.依法行政的地位?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8.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怎樣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9.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高頻考點)規范政府的行政權10. 依法行政、推進政務公開有什么作用?(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哪些權利?)我國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11.政府依法行政,公民應怎樣做?公民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12.怎樣建設法治政府 ( 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 )建設法治政府,必須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從而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進程。13.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什么?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厲行法治14.厲行法治是對誰的要求?(高頻考點)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15. 厲行法治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是什么?(高頻考點)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16.依法治國新“十六字”方針?(厲行法治的要求) (高頻考點)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17.建設法治國家對公民提出的要求是什么?現代社會的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18.建設法治國家,對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高頻考點) 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依法行政要求各級黨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提高什么能力?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20.厲行法治需要我們怎樣做?需要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21.全社會要樹立怎樣的法治文化導向?“守法光榮、違法可恥”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什么共同發揮作用?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國家和社會治理要重視發揮法律和道德的什么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對道德的作用?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道德對法律的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26.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怎樣?(法治與德治的關系?) (1)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2)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3)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27.概括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概括法治和德治的關系)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28.為什么建設法治中國,任重道遠?法治既是崇高的社會理想,也是偉大的社會實踐和長期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設法治中國,任重道遠,讓我們為實現法治理想而努力奮斗。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單元 民主與法治引言 1.社會主義的生命是什么?人民民主2.沒有人民民主的后果是什么?沒有人民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3.發展人民民主必須堅持什么 全面依法治國4.建設法治中國的時代要求是什么?(高頻考點)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5.民主當以什么為重?人民6.法治當以什么為念?公平正義7.為什么中國的民主與法治建設需要你我共同擔當?人民不僅是民主法治的直接受益者,更應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和有力的推動者。第三課 追求民主價值前言 1.我國民主道路是什么?社會主義新型民主道路2.中國能夠走上一條社會主義新型民主道路源于什么?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3.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什么?人民當家作主 4.社會主義民主的目的是什么?保障最廣大人民的利益 第1課時 生活在民主國家1.中國民主價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頭是什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 “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以百姓心為心”等民本思想。2. 民主在價值上的要求是什么?大多數人當家作主3.民主價值的實現要靠什么?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4.一個國家選擇走什么樣的民主道路,取決于什么?(高頻考點)它的具體國情。5. 1840年以來近代中國人民的最強心聲是什么?抗擊侵略、反對專制、救亡圖存、爭取民族獨立、伸張人民權利,成為當時中國人民的最強心聲。6.新文化運動時期思想界的兩面旗幟是什么?民主與科學7.是誰給追求民主進步、救亡圖存的中國人帶來新的希望?俄國十月革命8.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以什么為己任?爭取和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為己任9.實現了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是什么?1949年,新中國成立10.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追求民主的歷程是怎樣的 (1) 1840年以來的近代中國飽受封建專制壓迫和外敵入侵的屈辱。抗擊侵略、反對專制、救亡圖存、爭取民族獨立、伸張人民權利,成為當時中國人民的最強心聲。無數仁人志士前仆后繼,不惜獻出生命,但這些艱辛嘗試并沒有實現“還權于民”,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愿望在近代沒能實現。(2) 俄國十月革命 給追求民主進步、救亡圖存的中國人帶來新的希望。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以爭取和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為己任。(3)1949年,新中國成立,實現了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是人民民主的勝利11. 社會主義民主在中國大地上是怎樣確立起來的?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各級人民民主政權的建立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12. 新中國成立后,民主的發展過程怎樣?(1)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各級人民民主政權的建立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社會主義民主在中國大地上得以真正確立。(2)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總結經驗和教訓,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民主的不懈探索。13.我國第一部憲法頒布的時間是哪一年 意義是什么?195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第一部憲法,為我國后來的民主建設與制度建設奠定了基礎。14.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是什么 建設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為什么需要法治保證?(怎樣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社會長治久安的根基?)實踐證明,通過法治體現、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國家繁榮發展、生活穩定有序、制度充滿活力、社會長治久安的根基。16.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有哪些特點 (高頻考點)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17.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什么? (高頻考點)人民當家作主18.社會主義民主有什么作用、意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有助于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實現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國家繁榮富強。19.為什么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1)在黨的領導下,人民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方式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最廣泛)(2)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實現,人民的合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的創造活力得到充分激發。(最真實)(3)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有助于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實現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國家繁榮富強。(最管用)20. 人民民主的真諦是什么?(高頻考點)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21.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形式是什么?(高頻考點)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22.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什么?(高頻考點)協商民主23.什么是選舉民主?選舉民主,就是保障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24.什么是協商民主(怎樣發展協商民主?)就是推動人民內部各方面在決策之前和決策之中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取得一致意見。25.建立健全網絡協商方式有什么意義?有利于不斷提高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科學性和實效性26.人民當家作主落實在什么之中?國家政治生活社會生活27.我國的人民當家作主是如何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社會生活之中的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項基本政治制度。這項制度強調 通過充分協商,求同存異,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一項獨具中國特色的實現民族平等、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利的基本政治制度。(4)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28.我國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29. 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高頻考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30.人民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是什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31. 我國的-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高頻考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32 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強調什么?強調通過充分協商,求同存異,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33.實現民族平等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高頻考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34.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意義是什么?是一項獨具中國特色的實現民族平等、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利的基本政治制度。35.我國的基層民主制度是什么?(高頻考點)基層群眾自治制度36.我國的基層民主制度的地位、意義是什么?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我國基層民主治理的一種創新嘗試是什么?村民說事制度38.我國的民主現狀是怎樣的?在我國,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來越切實的保障,人民越來越多地參與民主管理。第2課時 參與民主生活1.公民參與的必要性是什么?公民參與是社會主義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項權利。2.什么是公民參與 (公民參與的內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規,通過各種途徑,以不同形式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實現民主權利,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3.公民參與民主生活,需要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的哪些建設?(為保障公民參與民主生活,國家應該怎樣做?)公民參與民主生活,需要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建設。 4.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三種形式有哪些?(高頻考點)(1)民主選舉(2)民主決策。(3)民主監督;(注意:和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形式區別開)5.民主選舉有什么地位?民主選舉是人民實現民主權利的一種重要形式。6. 民主選舉的形式有哪些 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和差額選舉等7.民主選舉的原則是什么?公開、公平和公正。8.公民參與民主選舉的態度?公民要積極、主動、理性地參與民主選舉。9.民主決策有什么地位?民主決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民主決策的要求有哪些 要求保證廣泛的公民參與,決策方認真聽取各方意見,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的科學化。10.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制度保證有哪些?(高頻考點)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和社會聽證制度等。11.民主決策有什么意義?能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保證廣泛的公民;參與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的科學化。12.民主監督有什么地位?民主監督是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監督權的具體體現。;13.民主監督是什么的具體體現?是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監督權的具體體現。;14. 我國實行民主監督有什么意義?(1) 有利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義,防止濫用權力,預防腐敗。(2)實行民主監督,有助于增強公民的參與意識,激發公民的參與熱情。15. 民主監督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哪些意義?有利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義,防止濫用權力,預防腐敗。16. 實行民主監督對公民有哪些意義?實行民主監督,有助于增強公民的參與意識,激發公民的參與熱情。17.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是什么時間施行的?2008年5月1日18. 建立信息公開制度有什么作用?能夠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權,依法保證公民更好地行使參與權和監督權。19. 一個國家和社會民主生活的質量和水平與什么有關?(高頻考點)公民的民主意識密切相關。20.為什么要增強民主意識?在現代社會,民主應該成為公民的-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一個國家和社會民主生活的質量和水平,與公民的民主意識密切相關。21. 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應具備哪些要求 (1)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2)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問題,(3)立場正確、邏輯清晰地表達觀點和意見,(4)逐步提高公民依法有序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22.公民以怎樣的態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問題?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23.在我國塑造現代公民應怎樣做 需要增強民主意識,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為公民的自覺信仰,體現在日常言行中。24.公民怎樣增強民主意識 (1)首先,公民要自覺遵守憲法,始終按照憲法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2)其次,公民要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3)最后,公民要通過依法參與公共事務,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25. 增強公民民主意識的意義是什么 有利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也是社會主義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課 追求民主價值(知識提綱) 統編版 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 .docx 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知識提綱) 統編版 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 .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