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第五單元第16章 第三節生物進化的學說1、指導思想《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種多樣的,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億萬年進化的結果。生物的進化是生物科學研究的重要領域。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生物進化理論,解釋了生物進化和發展的原因。這部分知識對學生形成生物進化的觀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節教學要幫助學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是:生物的遺傳變異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生物進化。2、教材分析本節在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歷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生物進化的學說,重點強調了主流學說——自然選擇學說的發現、發展過程。本節主要通過達爾文的生物進化學說、模擬探究生物進化的過程和原因的活動、其他的生物進化學說、我國澄江動物化石群等內容,說明生物進化學說的基本思想及意義。教材中有關達爾文的環球考察內容、加拉帕格斯群島上地雀的進化以及澄江動物化石群的基本事實,都是探討生物生物進化的重要依據。但是本節內容是一節關于生物科學史的教學,而且任何人都無法再現46億年前的歷史變遷,所以內容比較抽象。針對這個問題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視頻,使學生更直觀地認識當時的環境;第二,利用歷史重演,感受當時科學家的經歷“體驗”科學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及科學的探索精神;第三,設計模擬探究實驗,幫助學生理解達爾文生物進化的自然選擇學說,認同生物進化的觀點,從而突破理論性強的難點。3、學情分析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對生命的起源和生物進化的歷程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為本節內容的學習做了鋪墊。但是本節著重介紹生物進化學說,重點強調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的自然選擇學說,內容較抽象,這對八年級的孩子而言存在一定的難度。針對這個問題,本節以一個模擬實驗的活動作為突破重難點的手段,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生物進化的原因和過程,更好地認識自然選擇學說。4、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通過學習,學生能夠描述加拉帕格斯群島上地雀進化的原因和過程。2.通過學習,學生能夠說出達爾文進化學說的基本思想及其意義。(2)能力目標1.通過學習,學生能夠提高觀察能力。2.通過學習,學生能夠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1.通過學習,學生能夠認同生物進化的觀點。2.通過學習,學生能夠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已有的生物進化學說。3.通過學習,學生能夠樹立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5、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加拉帕格斯群島上地雀進化的原因和過程。(2)達爾文進化學說的基本思想。2.教學難點:達爾文進化學說的基本思想。六、教學準備(一)實驗用具:鑷子、衣服夾子、解剖針、小勺子、毛巾、豆子、桑果、圣女果、綠豆、試管、解剖盤、培養皿、計時器(二)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七、課時安排:1課時八、教學流程: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新課導入 [圖片]:達爾文[問]:你了解達爾文哪些? 對學生的回答贊賞[補充介紹]:達爾文于1831年,乘”貝格爾號“艦進行了五年的環球考察,之后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明確提出 生物進化的自然選擇學說,揭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這一學說被恩格斯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設疑]:生物是如何進化的呢?生物進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接下來,讓我們跟隨達爾文的足跡,共同探索。 生1:他是一位博物學家生2:寫了一本《物種起源》的書生3:提出了生物進化 論好奇,想知道 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行新課進行新課進行新課進行新課 莖達爾文的生物進化學說莖達爾文的生物進化學說一、達爾文的生物進化學說一、達爾文的生物進化學說 【故事講述】跟隨達爾文的足跡到達加拉帕克斯群島。介紹在群島看到的生物多樣的生物。其中地雀引起了達爾文的注意。[設疑]:地雀來具有共同的祖先,但它們的喙各不相同,這是為什么呢?喙的不同于什么因素有關呢?[視頻]:地雀取食的情形。請同學們邊看邊思考。視頻看完了,哪個同學說一說你的看法?還有沒有不同的觀點?真是這樣嗎?是第一位同學說的食性不同原因嗎,是第二位同學所說的地雀的喙是因為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的原因嗎?都不是!地雀的喙不是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是因為這些地雀的祖先在喙的形態上本身就存在細微的差異,在同一座島嶼環境下,哪種喙的結構能夠更好的取到該島嶼上的食物,哪種喙的功能就更強大,具有這種喙的地雀就更容易存活,從而才能繁殖后代,并在后代中將這種有利的差異積累起來,逐漸進化。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過渡:接下來,我們通過一個模擬實驗,進一步體會一下加拉帕戈斯群島上地雀進化的過程和原因。【模擬實驗】自然選擇[講述]:在群島的一座島嶼中,生活著幾種喙形不同的地雀,它們來自共同的祖先,稱它為“豆豆鳥”,它們取食的食物是這座島嶼中的豆豆。[展示]:鑷子、夾子、解剖針、勺子豆子代表不同喙形的地雀及其食物。[方法步驟]:1.假設每種親代的“豆豆鳥”在生存中必須取得20個豆豆才有可能繁殖后代。2.在規定時間內,用“喙”將培養皿中的豆豆依次放入自己面前的毛巾上。[活動規則]:1.手不能直接觸碰培養皿,只能用“喙”取食。2.放到毛巾上的豆豆才是取到的食物。[問]:哪位同學做計時員?哪位做觀察和記錄員?【活動第一輪】“50秒時間,預備,開始”請各組匯報結果鑷子組親后代共3個,夾子組和針形組后代為0,勺形組親后代共6個。夾子組和針形組同學可以補充為其他兩組的后代。【活動第二輪】“時間40秒,現在開始!”“時間到”看來斗爭還是很激烈的啊!那我們也沒有必要再做下去了,再做下去,你們覺得應該是誰的天下?看表格上的數據能說明什么問題?它怎么體現自然選擇的過程、生物進化的原因呢?【思考討論】[思考1]:1.生存下來的個體最多的是哪種“豆豆鳥”?如果再繁殖下去,且都存活的話,數量是多少?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圖片]:達爾文分析大象過渡繁殖的例子[思考2]:1.為什么有些種類的豆豆鳥沒有機會繁殖而被淘汰了? 2.如果食物足夠多,它們會被淘汰嗎?[圖片]:生物生存斗爭的圖片例子[思考3]:1.豆豆鳥的喙形特點會在后代中表現出來嗎?這說明了什么現象? 2.來自共同祖先的鳥喙存在針形、勺形等,這說明了什么?[俗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例子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例子 [思考4]:1.你覺得是什么因素決定了哪種豆豆鳥占優勢,哪種逐漸被淘汰?2.如果豆豆變成了其他食物,情況會怎么樣?這說明了環境在生物進化過程中起了什么作用?(ppt圖片)[圖片]:柔軟的番茄、隱蔽的小豆、桑果。如果食物換成這些,哪種喙形的豆豆鳥取食更占優勢?哪種喙形的豆豆鳥能夠生存下去,是和什么因素有關?你知道了嗎?【解釋】哪種喙的結構能夠更好的取到該島嶼上的食物,哪種喙的功能就更強大,具有這種喙的地雀就更容易存活,從而才能繁殖后代,并在后代中將這種有利的變異積累起來,逐漸進化。這就是“適者生存”。【總結】就是說食物類型選擇了喙形,多樣的食物選擇了多樣的喙形。類似喙這種變異的性狀有許多,在適應環境過程中被逐代積累下來,經過漫長年代的進化,最終產生了新的物種。從而產生多種多種多樣的生物,形成了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出示]:自然選擇學說內容 聽得津津有味越來越好奇帶著問題仔細觀看認真思考生1:因為這些地雀的食性不同生2:這些地雀來自共同的祖先,它們的食性應該相似。但是各個島上所具有的食物不一樣,所以地雀為適應環境喙就變得不同了。:點點頭,似乎明白表現興奮好奇如何模擬自然選擇課前的分組,每兩列為一組,總共四組,第一排四組同學把自己的模擬工具拿出來,按要求把毛巾放在自己面前,后面的同學不要拿工具,先作為第一組同學的后代。學生自告奮勇報名參加觀察和記錄員上臺,隨時檢查取食情況,并將結果填在屏幕的表格里第一排四個組的豆豆鳥門爭分奪秒搶奪食物,其余同學座位后代默默加油。四組分別匯報,鑷子組幸存數量為1,夾子組和針形組無幸存,勺形組2個都存活了學生將結果記錄在實驗單上鑷子組3個豆豆鳥,勺子組6豆豆鳥爭分奪秒取食。匯報結果并記錄鑷子組的3個豆豆鳥全部戰亡,勺子組死了一個,還剩5個勺形豆豆鳥的天下思考、討論勺形豆豆鳥45個。說明生物有很強的生殖能力。吃的不夠,搶不過,餓死了,被淘汰可能被淘汰。有其他生物獵捕它、環境惡劣就、可能沒命。會,遺傳現象。變異現象。食物、豆豆可能存活下來的就不是勺形喙的豆豆鳥柔軟的番茄—針形隱蔽的小豆—鑷形桑果—夾子形生:和食物有關,看哪種喙形適合取食仔細聽,再理解明白生物多樣性和適應性的形成學生大聲齊讀 歷史重演,讓學生感受科學家的經歷,讓學生“體驗”達爾文發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觀看提出自己的觀點教師質疑,引起學生思考給出正面回答,讓學生有個正確的印象,來說明地雀喙的不同是由于自然選擇的結果讓學生親自參與,體驗自然選擇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對自然選擇學說的理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表達能力增強及時收集數據的意識再次感受激烈的競爭體驗具有適應食物的喙形更具有競爭優勢,更容易存活,不適應食物類型的則被淘汰讓學生根據實驗思考問題,在問題的解決中慢慢總結出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具有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的現象,從而理解生物進化的自然選擇學說進一步認識自然選擇學說的思想認同生物進化的觀點。再次強化認識自然選擇學說內容進行新課 二、生物進化學說在發展 在達爾文之后,很多科學家也做了大量研究,進一步完善了生物進化的自然選擇學說。 1984年,我國科學家在云南發現澄江動物化石群,其物種之多,震驚世界。隨著新化石的發現,隨著新的科學技術出現,隨著研究水平的提升,人們的認識也在不斷發展,有關生物進化的理論不止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一種,科學家提出了其他生物進化學說,如從現代綜合進化論、分子進化中性論等。 由于任何人都無法再現46億年來的歷史變遷,因而出現血多生物進化學說是正常的。盡管現在研究已經進入分子水平,但這并不是終極真理,我們同學們不能局限于已有的知識,要勇于創新,敢于探索,也許下一個“達爾文”就是你! 認真聽觀看ppt認真聽觀看ppt受到啟發、鼓舞 幫助學生樹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已有的生物進化學說幫助學生樹立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總結 本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暢所欲言 鞏固知識作業布置 查閱資料,用不同進化學說解釋長頸鹿長脖子的原因 記下作業 學以致用9、板書設計生物進化的學說過度繁殖生存斗爭 自然選 結果 多樣性擇學說 適應性遺傳變異適者生存十、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