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讓學生充分體會傳統美德在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的智慧,并在生活中踐行。道德修養:了解立己達人的仁愛精神,知道什么是立己達人的仁愛精神,怎樣才能做到立己達人的仁愛精神。法治觀念: 知道寬容是仁愛之心的重要表現,我們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才能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增進和諧。健全人格:直到發揚仁愛精神,要推己及人,將仁愛之心推廣到極致,就是“民胞物與”的精神。責任意識:了解立己達人的仁愛精神,知道怎樣才能做到立己達人的仁愛精神;能夠體會中華傳統美德名言的意蘊,用來指引自己的生活。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樹立立己達人的仁愛精神,學會寬以待人、推己及人。難點:能從仁愛精神中清醒認識到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相融關系。新知導入抗擊疫情英雄事跡(一)不管是支援湖北前線,還是留在當地治療本土患者,你們都是好樣的,都是我們值得尊敬的白衣天使。湖北疫情爆發以來,廣大醫護人員沒有退縮,主動請纓前往湖北第一線。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與時間賽跑救助患者。他們是最可愛的人,值得我們去尊敬。所有的醫護人員疫情爆發以來,人民警察站在了疫情防護的第一線,是我們的忠誠衛士。在這個世界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他們在為我們負重前行。所有的人民警察抗擊疫情英雄事跡(二)新知講解 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在自己謀求生存與發展的同時,也要幫助他人生存與發展,這就是傳統美德中“立己達人”的仁愛精神。素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它是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素材:孔子簡介孔子的仁愛思想孔子的仁愛思想 “仁”是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仁”所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其核心是“愛人”,即倡導人與人之間的親善關系。孔子認為,自下而上都能仁愛遵禮,社會才能穩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他一再強調,踐行“仁德”,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有一次,孔子家的馬廄失火了。他知道后,首先關切地問有沒有人受傷。還有一次,孔子去齊國,路過泰山,看見一個婦女在墳前痛哭。他叫學生去詢問。原來,殘暴的統治逼得她全家背井離鄉來到這里。不久,她的親人相繼被老虎咬死。即使這樣,她仍然不愿意返回故鄉。孔子聽后感嘆道:“殘暴的統治比老虎還厲害呀!”這兩個故事都充分體現了孔子所追求的“仁”的精神。孔子像閱讀角素材:孔子的仁愛精神秦玥飛把自己的發展和農村的發展結合在一起,2018年全國兩會上,秦玥飛提出了關于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的議案。他用實際行動見證立己達人的精神。立己達人——秦玥飛秦玥飛秦玥飛——立己達人 孔子曾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來解釋“仁”。這句話的大意是: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請按照這一說法,填充下題。活動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愿意別人欺負我,我也不 。我不愿意 ,我也不談論別人的隱私。我不愿意 ,我也不 。欺負別人別人談論我的隱私別人嘲笑我嘲笑別人活動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將心比心 南北朝時,有個叫陸慧曉的人。他學識淵博,品德高尚,在當時地位顯赫。陸慧曉一向平易近人,從不擺大人物的架子。即使地位低下的人來訪,他也會起身相送。有人對陸慧曉說:“您的身份這么高貴,沒必要這樣做。”陸慧曉答道:“我平生最厭別人對我無禮,我怎么能用自己所厭惡的行為去對待別人呢?”閱讀角將心比心將心比心,是做人最高級的善良! 寬容是仁愛之心的重要表現。古人強調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認為做到這一點,人與人之間就可以減少摩擦、增進和睦。寬容是仁愛之心的重要表現 朱沖還牛 晉朝時有個人叫朱沖,他小時候十分好學,但家境貧寒,靠種田為生。村子里有一家人,三番五次地把牛趕到朱沖家的地里啃食莊稼。朱沖多次帶上草料,連同啃食他家莊稼的牛,一起送到那戶人家去。那家主人很慚愧,再也不讓牛去吃朱沖家的莊稼了。閱讀角朱沖還牛素材:朱沖送牛【大意】待人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寬則得眾。 ——《論語 · 陽貨》活動園格言學習活動園對照格言,結合班級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說說待人寬容的意義。格言學習活動園待人寬容的意義在一次美術課上,我的水彩畫都快畫好了,玲玲在洗毛筆時,把水彩顏料盤碰翻了,一下子都灑在我的畫上,害得我必須重新畫,我很沮喪。玲玲連忙道歉,我看見她很真誠就原諒了她,沒有跟她計較。有一次參加夏令營,在爬山比賽時,我組的冬冬磕破了腿,走路很慢,我就幫他背包,安慰他別著急。雖然沒有拿到比賽冠軍,但是我們成好朋友了。活動園待人寬容的意義前幾天,我和同桌鬧矛盾了,因為他弄壞了我心愛的鋼筆,當時我說再也不理他。現在,我決定原諒同桌,因為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犯錯誤,“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如果我們不寬容對方,就會失去很多朋友。前不久,我們班的一個女生因為和同學鬧矛盾而悶悶不樂。我給她講了周恩來寬容工作人員的故事后,她和那個同學和好如初,笑容又回到了她的臉上。這件事告訴我們,寬容了別人,也會給自己帶來快樂。有一次,中午吃完飯我走到垃圾桶旁邊準備倒掉菜湯。另一個班的同學不小心把菜湯倒在了我的新鞋上,我雖然很生氣,但是,想到他也不是故意的,就寬容了他,并沒有責備他。有一天媽媽太忙了,給我訂了外賣,我都很餓了,快遞還沒到。當快遞小哥來時正趕上下雨,他一個勁地道歉,我微笑著告訴他沒事的,還叮囑他注意安全。他非常感動。活動園待人寬容的意義我給大家講一個六尺巷的故事。清代大學士傅以漸,家中因為宅基糾紛給他寫信,希望他能為家中撐腰。收到家人來信,遂修一紙家書:“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后,自感慚愧,主動讓出三尺,鄰居知道后,深感慚愧,也讓出三尺,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這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個縮影,經過一代代的傳承和弘揚,它警示著我們,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應寬容他人,做到謙讓、禮讓和忍讓。寬容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和諧美滿。活動園待人寬容的意義 發揚仁愛精神要推己及人。尊敬自己家里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里的長輩;愛護自己家里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里的兒女。 杜環侍老 明朝時有個人叫杜環,為人厚道善良。有一個常老太太,因為家境敗落,投靠杜環。杜環的家境也不富裕,但他毫不猶豫地表示要奉養她。杜環告誡家人,不要因為常老太太處境艱難就輕視、怠慢她。常老太太患病,杜環親自為她煎藥,照料她服下。常老太太去世后,杜環還常到她的墓前祭奠。閱讀角杜環侍老素材:杜環侍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 梁惠王上》閱讀角國學大智慧釋義:這句話指的是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系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小孩。 這種仁愛之心推廣到極致,就是“民胞物與”的精神。民胞物與 民胞物與 北宋思想家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意思是說,他人都是自己的同胞,萬物都是自己的朋友。“民胞物與”這個成語就是由這句話衍化而來的。人不僅是社會中的人,也是自然中的人。人應該對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有清醒的認識,自覺承擔應盡的責任與義務。閱讀角民胞物與張 載 古人善于用仁愛之心來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請你嘗試講述一則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仁愛故事。善用仁愛之心身邊的仁愛故事記得上學期的一次體育課,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導致右手腕骨折。這期間,我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許多幫助。我的書包總是被同學搶去背到肩上,要知道書包是那么的重,當看到同學因背著兩個大書包而氣喘吁吁時,無限的感動就涌上我的心頭。那時候,我的午飯都由同學代勞盛好,餐具也由同學給清洗,就連去廁所,老師也讓同學陪著,真的特別感激他們。在這里我想對所有關心、愛護、幫助過我的人說聲謝謝。以后我也會盡我所能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有一次,我家屋檐下的小燕子生了寶寶,媽媽叫我不要過去看,以免燕子媽媽緊張。我就控制自己的好奇心,遠遠地看,生怕驚嚇到它們。有一年冬天,我在樓下看到雪地里的小鳥很可憐,就做了小鳥窩,掛在樹上,放上吃的。小鳥很喜歡,后來我經常照顧小鳥。身邊的仁愛故事身邊的仁愛故事這都是“民胞物與”的表現。身邊的仁愛故事小明:關好滴水的水龍頭。小莉:我救活過小樹。小玉:我幫媽媽養花。小睻:我修補過書。課堂總結古老的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也形成了優秀的傳統美德,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需要每個人都有立己達人的仁愛精神,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將孔子的仁愛精神踐行到底。板書設計10 傳統美德 源遠流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課標】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10課《傳統美德 源遠流長》精美PPT教學課件(第二課時).ppt 孔子的仁愛精神.wmv 孔子簡介.wmv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wmv 朱沖送牛.wmv 杜環侍老.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