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電是什么【學習目標】1.通過實例和實驗活動感受摩擦起電,認識摩擦起電現象,知道帶電體的性質。2.通過實驗探究,了解電荷的種類及電荷間的相互作用。3.通過實驗,了解驗電器的原理及其作用,會使用驗電器檢驗是否存在電荷。4.通過復習分析,了解摩擦起電的原因及實質。5.聯系實際,了解靜電技術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學習重點】1. 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及其應用。2. 驗電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學習難點】摩擦起電的原因及其實質【學習過程】合作探究一、摩擦起電現象探究活動1:利用準備的物品進行下列操作,并觀察現象。1.用塑料梳子梳理自己的頭發;用毛皮摩擦橡膠棒(塑料直尺)然后靠近碎紙片。你的發現是 。2.把報紙平靠在墻上,用鉛筆的側面迅速地在報紙上摩擦幾下后,然后松開手;把保鮮膜在書本上摩擦后,用手背去靠近。報紙和保鮮膜都 (會、不會)掉下來。3.閱讀課本。填一填:一些物體被摩擦后,能夠吸引輕小物體。人們就說這些摩擦后的物體帶了 或者說帶了 。二、探究電荷的種類和相互作用規律活動2: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荷)和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荷)之間的作用。1.將兩根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靠近,會發生什么現象?2.將兩根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靠近,會發生什么現象?3.將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靠近,會發生什么現象?填一填:1.自然界存在 種電荷,人們把 上所帶的電荷叫正電荷,把 上所帶的電荷叫負電荷2.電荷間相互作用的規律是:同種電荷相互 ;異種電荷相互 。思考:如果已知一個物體帶了電,我們能否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或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檢驗出帶電的性質?活動3.閱讀教材填一填:1.兩個不同的物體相互摩擦時,一個物體的 可能會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得到電子的物體帶 ,失去電子的物體帶 。摩擦起電的實際是 在物體之間的轉移。2.當帶電物體與 相互靠近時,由于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會使導體內部的電荷重新分布,導體內與帶電體電荷性質 的電荷則被吸引到帶電體附近,導體內與帶電體電荷性質 的電荷則被排斥到遠離帶電體的另一端。這種現象叫靜電感應。3.(舉例)靜電現象的應用:【課堂練習】1.A、B、C、D四個帶電小球,其中A與B相吸引,B與C相排斥,A與D相排斥。已知D所帶電荷跟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相同,則:A帶______電荷,B帶______電荷,C帶______電荷,D帶______電荷。2.輕質小球A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靠近時:若它們相互吸引,則小球A的帶電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它們相互排斥,則小球A的帶電情況是 。3.打掃房間時,小剛用干綢布擦穿衣鏡,發現擦過的鏡面很容易粘上細小絨毛.這是因為他擦過的鏡面因 而帶了電,帶電體有 的性質,所以絨毛被吸在鏡面上.4.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支靠近一用細線懸掛起來的通草球時,發現橡膠棒能吸引通草球。這時通草球帶電情況是( )A.帶正電荷B.帶負電荷C.不帶電D.帶正電荷或不帶電5.用綢子摩擦過的玻璃棒,能夠吸引輕小紙片,這是由于__ _;當紙片與玻璃棒接觸后,會立即從玻璃棒上跳下來,這是因為_ _.6.用綢子和握在手中的銅棒摩擦后,則銅棒的帶電情況是( )A.帶負電 B.帶正電 C.可能帶電,可能不帶電 D. 不帶電7、大型的油罐車的層部拖著一條長長的鐵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