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章第4節 免疫學的應用學習目標說明免疫學在疫苗、器官移植、免疫診斷、免疫治療等方面的應用。一、疫苗基礎梳理1.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用免疫的方法預防傳染病的國家。2.疫苗:通常是用滅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3.目前已經研制出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和麻疹疫苗。4.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以預防由HPV引起的幾種子宮頸癌,是世界上第一個預防癌癥的疫苗,在人類研癌癥疫苗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5.DNA疫苗獲得新獸藥證書,用于預防某個亞型的禽流感。6.疫苗的應用是人們根據免疫反應的規律來設計的,促進機體有利的免疫反應,從而維護人體健康。易錯提示1.疫苗通常是由滅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的。 ( )2.疫苗包含一個完整的病原體。 ( )3.減毒的疫苗具有一定的致病性。 ( )二、器官移植基礎梳理1.器官移植面臨的免疫學問題:免疫排斥反應。2.免疫抑制劑:免疫抑制劑是對機體的免疫反應具有抑制作用的藥物,能抑制與免疫反應有關細胞(T細胞和B細胞等)的增殖和功能,降低機體免疫反應。3.免疫排斥的解決措施:(1)選用與受體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HLA)一半以上相同的供體器官。(2)使用免疫抑制劑,抑制受體免疫系統的功能,使免疫系統暫時處于無應答或弱應答狀態。4.免疫學在臨床上的應用,除了免疫預防,還包括免疫診斷和免疫治療。免疫診斷:根據抗原能和抗體特異性結合的特性,用人工標記的抗體對組織內的抗原進行檢測,幫助人們發現體內組織中的抗原。免疫治療:免疫治療是指利用免疫學原理,針對疾病的發生機制,人為干預或調整機體的免疫功能。分為免疫增強療法和免疫抑制療法。易錯提示1.患免疫缺陷癥的兒童可以接種減毒活疫苗。 ( )2.患者在進行器官移植時,會產生移植排斥反應。 ( )隨堂訓練1.乙肝疫苗的接種需在一定時期內間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機體積累更多數量的疫苗B.使機體產生更多數量的吞噬細胞C.使機體產生更多數量的抗體和淋巴細胞D.使機體產生更強的非特異性免疫(多選)2.預防流感的有效方法是接種流感疫苗。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當向人體注射流感滅活疫苗后,機體細胞免疫產生抗體B.接種過流感疫苗的健康人也可能在短期內不止一次地患流感C.從免疫學角度考慮,流感患者可以通過輸入細胞因子進行治療D.從免疫學角度考慮,流感患者可以通過輸入流感病毒疫苗進行治療3.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是三種常見的傳染病,分別由不同的致病菌導致。我國政府在兒童中推廣“百白破”三聯體疫苗的免費接種,大大降低了發病率。下列關于接種疫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只引發特異性免疫而不發生非特異性免疫B.輔助性T細胞可產生細胞因子作用于B細胞C.抗體能直接清除宿主細胞內的抗原D.體內出現一種能抑制上述三類致病菌的抗體4.器官移植是20世紀醫學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但異體器官移植手術最大的障礙就是免疫排斥反應。下列關于免疫排斥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A.免疫排斥反應主要是體液免疫作用的結果B.免疫排斥反應體現了免疫系統的免疫防御功能C.引起免疫排斥反應的抗原為組織相容性抗原D.對先天性免疫喪失者進行器官移植,不會出現免疫排斥反應5.下列分別屬于免疫預防和免疫治療的是( )A.注射胸腺激素和口服抗體 B.注射卡介苗和輸入抗體C.注射麻疹疫苗和口服球蛋白 D.移植胸腺和輸入淋巴因子6.免疫接種包括兩種方法:①注射抗體,②注射抗原。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用治愈者的血清進行的治療屬于方法②B.方法①在接種對象體內引起B細胞的增殖、分化C.方法②是通過使人體患病然后獲得免疫力D.醫學上一般采用方法②預防一些傳染病7.早在19世紀末有醫生發現,癌癥患者手術后意外感染釀膿鏈球菌,其免疫功能增強、存活時間延長,從而開啟了“癌癥免疫治療”的大門。“癌癥免疫治療”的設計思想就是指通過人體本身的免疫系統清除體內的腫瘤細胞。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癌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導致癌細胞容易在機體內分散和轉移B.癌癥免疫治療過程中非特異性免疫沒有發揮作用C.癌癥免疫治療主要是通過增強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來殺死癌細胞D.患者免疫功能增強可能是因為釀膿鏈球菌侵入導致發生自身免疫而攻擊癌細胞,使其裂解死亡8.下列關于免疫學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接種天花疫苗使機體獲得抵抗天花病毒感染的能力屬于特異性免疫B.用人工標記的抗體對組織內的抗原進行檢測可用于疾病的臨床檢測C.用有關抗體檢測腫瘤標志物和給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劑分別屬于免疫檢測和免疫治療D.接種疫苗的目的是使機體產生B細胞和T細胞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乙肝疫苗的接種需在一定時期內間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使機體產生更多數量的抗體和淋巴細胞,增強機體的免疫應答能力。2.答案:BC解析:當向人體注射流感滅活疫苗后,機體體液免疫產生抗體,A錯誤;流感病毒易突變,使原來的疫苗失去效用,故接種過流感疫苗的健康人也可能在短期內不止一次地患流感,B正確;通過輸入細胞因子可以增強各種免疫細胞的作用,所以流感患者可以通過輸入細胞因子進行免疫治療,增強機體免疫力,C正確;從免疫學角度考慮,流感患者可以通過輸入流感病毒抗體進行治療,疫苗只能用于預防,D錯誤。3.答案:B解析:疫苗是滅活的抗原,既能引發特異性免疫,也能引發非特異性免疫,A錯誤;輔助性T細胞可產生細胞因子作用于B細胞,B正確;抗體不能清除細胞內的抗原,C錯誤;體內能夠出現三種分別抑制三類病菌的抗體,D錯誤。4.答案:A解析:免疫排斥反應主要是細胞免疫作用的結果,A錯誤;免疫防御是機體排除外來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免疫防護作用,免疫排斥反應體現了免疫系統的免疫防御功能,B正確;引起免疫排斥反應的結構基礎是細胞膜外表面的組織相容性抗原,C正確;對先天性免疫喪失者進行器官移植,不會出現免疫排斥反應,D正確。5.答案:B解析:免疫預防主要通過口服或注射疫苗,激發機體的特異性免疫;免疫治療主要通過注射抗體和免疫活性物質加強機體的特異性免疫。抗體為球蛋內,口服會被消化酶分解失去活性,A、C錯誤;注射卡介苗和輸入抗體分別屬于免疫預防和免疫治療,B正確;移植胸腺、輸入淋巴因子等都是免疫治療,D錯誤。6.答案:D解析:治愈者的血清中含有大量抗體,用其血清進行治療屬于①注射抗體;②注射抗原能刺激人體B細胞增殖、分化產生漿細胞;方法②是通過注射抗原刺激機體產生抗體而獲得免疫力,但一般不會使人體患病;醫學上一般采用②注射抗原來預防一些傳染病。7.答案:B解析:癌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導致癌細胞容易在機體內分散和轉移,A正確;非特異性免疫的物質基礎是人體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線,故癌癥免疫治療過程中非特異性免疫也在發揮作用,B錯誤;由題意可知:癌癥免疫治療主要是通過增強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來殺死癌細胞,C正確;患者免疫功能增強可能是因為釀膿鏈球菌侵入導致發生自身免疫而攻擊癌細胞,使其裂解死亡,D正確。8.答案:D解析:接種天花疫苗使機體獲得抵抗天花病毒感染的能力屬于特異性免疫,A正確;用人工標記的抗體對組織內的抗原進行檢測可用于疾病的臨床檢測,B正確;用有關抗體檢測腫瘤標志物利用了抗原和抗體結合的特異性,屬于免疫檢測,給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劑屬于免疫治療,C正確;接種疫苗的目的是使機體產生更多數量的抗體和記憶細胞,增強免疫力,D錯誤。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