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2019)必修一 分子與細胞 第2章 神經調節第4節 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的確定1.通過實例闡述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的分級調節。2.舉例說明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分級調節。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的分級調節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分級調節2、教學難點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分級調節三、教學設計思路文字敘述通過課堂小互動和生活中的事例對本節進行導入,教師提供大量與本節有關的資料,并利用教具模型和圖片對本節的知識進行講授。框架圖四、教學步驟1、新課導入教師和學生互動: 教師讓一位學生上講臺,教師在某學生眼前突然揮一下手,前排同學觀察這位學生的眼睛的變化。學生回答:該同學的眼睛不自覺的眨了一下。教師總結:當一位同學在你面前揮一下手,你會不自覺地眨眼;而經過訓練的人,卻能做到,比如保家衛國的戰士們可以練成長時間不眨眼,還有戲劇演員眼神訓練時也會長時間不眨眼等等。教師提問:1.為什么眼前有東西飛來時,眼睛會不受控制地眨一下?2.為什么有些人可以練成長時間不眨眼呢?這說明了什么?學生交流討論,嘗試回答。教師總結:當物體在我們眼前突然出現時,我們會迅速眨眼,這是眨眼反射,由脊髓參與完成,并且不需要位于大腦中的中樞參與也能夠完成;但戰士卻可以練成長時間不眨眼,這是因為大腦參與調節了這個反射活動。就像這樣,中樞神經系統的不同部位,存在著控制同一生理活動的中樞。那么,它們控制著同一生理活動會不會發生系統紊亂呢?它們是如何分工、合作,從而協調地進行調節的呢?帶著問題我們來學習本節的知識。2、新課講授一、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的分級調節資料:我們通常說的大腦其實只是指“大腦皮層”和“大腦白質”這兩部分而已。大腦皮層可以看作是覆蓋在大腦最上面的一層皮,它有凹下去有凸起來褶皺在一起(凹下去的叫“溝”,凸起來的叫“回”),整個展開大概跟一張報紙(4張A4紙)那么大,2-4毫米厚,當然大小和厚度每個人有差異。我們常說的鍛煉大腦讓人變聰明,從生物學本質上來說就是讓這張“大腦皮層”表面積變得更大,厚度變得更厚。教師教具展示腦的結構模型(或課件展示圖片),指出大腦皮層這一結構,并解釋大腦皮層的概念——大腦的表面覆蓋著主要由神經元胞體及其樹突構成的薄層結構。教師讓學生觀察大腦表面有什么特點并說出其答案。學生回答:有很多溝回。教師拿出葉綠體和線粒體的教具(或課件圖片展示),聯系細胞器所學的內容,可知,線粒體內膜向內折疊成嵴,增大了酶的附著面積;葉綠體的基粒重疊,增大了表面積。那么大腦上這些豐富的溝回的作用是什么?學生回答,增大大腦的表面積。學生繼續觀察腦的結構模型,教師和學生總結得出,大腦通過腦干與脊髓相連,大腦發出的指令,可以通過腦干傳到脊髓。資料1:一位老人突然出現臉部、手臂及腿部麻木等癥狀,隨后上下肢都不能運動。后經醫生檢查,發現他的脊髓、脊神經等正常,四肢也都沒有任何損傷,但是腦部有血管阻塞,使得大腦某區出現了損傷。這類現象稱為腦卒中,在我國非常普遍。資料2:右圖是大腦皮層第一運動區與軀體各部分關系示意圖。(教師課件展示圖片)學生閱讀資料,并討論:1.在資料1中老人的上肢、下肢和脊髓都沒有受傷,為什么不能運動呢?這說明大腦與脊髓之間有什么關系?2.軀體各部分的運動調控在大腦皮層有沒有對應的區域?如果有,它們的位置關系有什么特點?3.大腦皮層運動代表區范圍的大小,是與軀體中相應部位的大小相關還是與軀體運動的精細程度相關?4.分析縮手反射如何受大腦皮層相應區域的調控,推測這種調控的途徑是怎樣的。教師引導學生正確回答。1.因為大腦某區出現了損傷。說明大腦可以控制脊髓。2.有,大腦皮層運動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倒置的。3.與軀體運動的精細程度相關,運動愈精細、復雜的部位,大腦皮層運動代表區所占的范圍愈大。如人腦控制臉和手的區域比較大,而控制肩、頸、臀、軀干等的區域比較小。4.興奮由感受器傳到脊髓,脊髓將興奮再傳到大腦皮層的軀體運動中樞,軀體運動中樞將發出的興奮傳到相應的效應器(肌肉),從而完成反射過程。教師結合課件大腦皮層第一運動區與軀體個部分關系示意圖,對軀體各部分的運動機能在皮層的第一運動區內都有它的代表區,而且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倒置的,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教師結合課件中軀體運動分級調節示意圖,對軀體運動受大腦皮層、腦干、脊髓等共同調控,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二、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分級調節資料1:尿在腎臟不斷生成,經輸尿管流人膀胱暫時儲存。當膀胱儲尿達到一定程度時,引起尿意。控制排尿的低級中樞在脊髓。資料2: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識地控制排尿,你也可以“憋尿”。例如,上課的時候如果你有了尿意但不是很急,你可以憋到下課再去上廁所;課間,即使你沒有尿意,但為了避免上課時去廁所,你可能會選擇去排一次尿。資料3:嬰兒常尿床。有些人由于外傷等使意識喪失,出現像嬰兒那樣尿床的情況。學生閱讀資料交流討論:1.成人可以有意識地控制排尿,嬰兒卻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經中樞的功能有什么差別?2.有些成人患者出現資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識支配的排尿情況,是哪里出現了問題?3.這些例子說明神經中樞之間有什么聯系?教師引導學生正確回答。1.成人和嬰兒控制排尿的低級中樞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腦的控制。嬰兒因大腦發育尚未完善對排尿的控制能力較弱,所以排尿次數多,且容易發生遺尿現象。2.是控制排尿的高級中樞,也就是大腦出現了問題。3.這些例子說明低級中樞受相應的高級中樞的調控。結合課件排尿反射的分解調節示意圖,對神經系統對排尿反射的分級調節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舉例講解脊髓、腦干、下丘腦各自對內臟活動的調節。5、課堂小結本節主要講解了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的分級調節、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分級調節這兩個知識點,均需學生結合事例進行學習和掌握。六、板書設計4.2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一、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的分級調節大腦皮層:軀體運動分解調節:二、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分級調節神經系統不同中樞對排尿反射的控制:脊髓、腦干、下丘腦各自對內臟活動的調節:通過互動和生活事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本節。資料分析學習新知課堂互動利用教具和課件圖片,對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的分級調節進行講授。資料結合圖片,對排尿反射的分級調節進行講授。通過對排尿反射的分級調節的分析和舉例學習,對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分級調節進行講授。學習新知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