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 穩態與調節 第3章 體液調節第1節 激素與內分泌系統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的確定課程標準與本節相對應的要求是:說出人體內分泌系統主要由內分泌腺組成,包括垂體、甲 狀腺、胸腺、腎上腺、胰島和性腺等多種腺體,它們分泌的各類激素參與生命活動的調節,以此確定教學目標目標:1、描述人體和動物內分泌系統的組成和功能2、探討動物激素在生產中的應用3、討論在促胰液素的發現過程中,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的重要作用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促胰液素的發現過程(2)人體和動物內分泌系統的組成和功能(3)研究激素的方法2、教學難點(1)激素在生產中的應用3、教學設計思路教師利用課件展示教材中的各種資料,通過資料后討論的問題,讓學生小組之間互相討論并回答問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合作能力,最后通過教材中的“思維訓練”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四、教學步驟1、新課導入教師用課件展示一些侏儒癥、巨人癥等患者的圖片,引起學生的興趣,并利用教材中的“問題探討”組織學生閱讀后獨立思考并回答問題,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討論:1.如果在侏儒癥患者成年時給他們注射生長激素,他們的癥狀能緩解嗎?為什么?(不能。成年后人體各組織、器官大都停止發育,注射生長激素、癥狀不會緩解)2. 有的青少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高,想去注射生長激素。你贊同這種想法嗎?請說出你的理由(不贊同。正常發育的青少年內環境的各種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都保持穩態,注射外來激素會打破這種穩態,造成不良癥狀)2、新課講授一、激素的發現【師】上一章我們講了神經調節,我們知道內環境的穩態機制是由“神經—體液—免疫”調節共同作用的,這節我們一起來探究激素調節【師】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人們對這些內分泌腺的機能并不了解,在20世紀之前,激素這一概念還沒被提出,學術界普遍認為,人和動物體的一切生理活動都是由神經系統調節的,在這種情況下探尋其他調節方式就是挑戰權威,這需要勇于探索和創新的精神,我們現在就來沿著科學家的足跡,簡要回顧有激素調節的發現歷程(教師利用課件呈現資料:促胰液素的發現)資料1:囿于定論的沃泰默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通過導管注人小腸,其中的酶用來消化食物。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調節的呢?在19世紀,學術界普遍認為,胃酸(主要成分為鹽酸)刺激小腸的神經,神經將興奮傳給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法國學者沃泰默(E. Wertherimer,1852-1924) 通過實驗發現:把稀鹽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腸腸腔內,會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若直接將稀鹽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則不會引起胰液的分泌。他進而切除了通向該段小腸的神經,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腸內注入稀鹽酸,發現這樣仍能促進胰液分泌。他對這一結果的解釋是:這是一個十分頑固的反射。之所以說它頑固,是由于小腸上微小的神經難以剔除干凈。資料2:另辟蹊徑的斯他林和貝利斯英國科學家斯他林(E. H. Starling,1866-1927) 和貝利斯(W. M. Bayliss,1860-1924) 讀了沃泰默的論文,卻大膽地作出了另一種假設:這不是反射而是化學調節-在鹽酸的作用下,小腸黏膜細胞可能產生了一種化學物質,這種物質進入血液后,隨血流到達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1902年,為了驗證這一假設,他們把狗的一段小腸剪下,刮下黏膜,將稀鹽酸加入黏膜磨碎,并制成提取液。將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條狗的靜脈中,發現能促進胰腺分泌胰液。這證明他們的假設是正確的。他們把小腸黏膜分泌的這種化學物質稱作促胰液素。資料3:巴甫洛夫的感慨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I. P. Pavlov,1849-1936) 是近代消化生理學的奠基人、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和他的學生們在消化腺的神經調節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他們也曾認為小腸中鹽酸導致胰液分泌屬于反射。斯他林和貝利斯的發現與他們的結論大相徑庭,于是他們重復做了實驗,結果卻與斯他林和貝利斯的一模一樣。巴甫洛夫對學生深表遺憾地說:“自然,人家是對的。很明顯,我們失去了一個發現真理的機會!”教師和學生一起通過這幾個資料探討教材中的問題討論:1. 斯他林和貝利斯的實驗比沃泰默實驗的巧妙之處在哪里?(稀鹽酸與小腸黏膜混合是在狗的體外進行的,排除了神經調節的影響)2. 促胰液素調節胰液分泌的方式與神經調節的方式有哪些不同?(與神經調節的方式相比,促胰液素調節胰液的分泌需要體液的運輸,而且速度較慢)3. “機遇只偏愛那種有準備的頭腦”是什么因素使斯他林和貝利斯抓住了成功的機遇呢?(斯他林和貝利斯能抓住成功的機遇主要在于他們不迷信權威,具有創造性思維,實驗設計比較嚴謹)【師】通過這三個資料我們可以知道,他們的科學發現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發現促胰液素(人們發現的第一種激素),其二是發現了一種新的生命活動的調節方式——激素調節2、激素研究的實例【師】自從第一種激素被發現,世界上就出現了一個尋找激素的熱潮。但激素的分泌悄無聲息,它們直接進入血液周游全身,難以收集和分離。那么,人們是如何尋找激素的呢?又是如何確定它的調節機制的呢?大家一起看教材46頁的內容,從這些實例中,我們可以獲得一些啟示資料1:胰島素的發現資料2:把公雞的睪丸摘除,其雄性特征明顯消失,如果將睪丸重新移植回去,公雞的特征又會逐步恢復教師組織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教材47頁中的問題:1. 在班廷之前,科學家試圖通過實驗證明胰腺中分泌的存在,為什么都收效甚微呢?(大多數實驗都集中于制備胰腺提取物,胰腺中含有胰蛋白酶等,會分解胰島素,影響胰島素的分泌,使提取物中胰島素含量比較低)2. 班廷是如何證實胰島素是由胰腺中的胰液分泌的?(通過結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縮后只剩下胰島,然后從結扎的狗身上取出萎縮得只剩胰島的胰腺做成提取液,提取液中含有胰島素)3. 從以上實例,你能歸納出研究一種內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功能的方法嗎?(驗證激素功能的一般方法:用某種方法處理實驗動物一出現相應的病理癥狀一添加某激素后恢復正常一推知相應激素的生理功能)4. 聯系必修學到的內容,具體分析以上兩個實例哪些實驗用到了“減法原理”或“加法原理”(“減法原理”的應用:從結扎的狗身上取出萎縮得只剩胰島的胰腺做成提取液,注入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身上,患病狗的血糖迅速下降;將睪丸重新移植到摘除睪丸的公雞體內,公雞的第二性征得到恢復。“加法原理”的應用:摘除健康狗的胰腺,造成實驗性糖尿病;摘除雄性公雞的睪丸,第二性征消失)【師】一個多世紀以來,在眾多科學家前赴后繼的努力下,多種內分泌腺和它們分泌的激素陸續被發現,人們逐步認識到了這些激素的來源和作用三、內分泌系統的組成教師利用課件展示內“人體主要內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通過這個圖,教師分別講解人體內分泌腺的功能,及其分泌的分泌液最后,教師利用教材49頁中的小資料,鍛煉學生的思維五、板書設計一、激素的發現二、激素研究的實例三、內分泌系統的組成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