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2019)生物高考知識點梳理&對點訓練1.1 走近細胞知識點(一)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一)細胞學說及其建立過程1.建立過程2.主要內容和意義主要內容 ①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②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生命起作用 ③新細胞是由老細胞分裂產生的意義 ①揭示了動物和植物的統一性,從而闡明了生物界的統一性 ②對生物學發展的意義:使生物學的研究進入細胞水平,并為后來進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礎(二)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1.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2.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連接教材資料】1.(必修1 P3“思考·討論”)科學發現的特點:科學發現需從觀察入手、科學發現的過程離不開技術的支持、科學理論的形成需要觀察與歸納概括的結合、科學學說的建立是一個不斷修正和發展的過程。2.(必修1 P5“科學方法”應用訓練)有人觀察了大腸桿菌、乳酸菌、藍細菌后得出一個結論:細菌都是原核生物。他得出該結論的依據是什么?得出該結論運用了什么思維方法?提示:依據是細菌的細胞內都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運用了(不完全)歸納法。【知識點考法訓練】考法(一) 考查細胞學說的創立過程1.下列關于細胞學說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學說主要由施萊登和施旺創立B.“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是對細胞學說的重要補充C.“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是細胞學說的基本觀點之一D.細胞學說從細胞水平上揭示了生物界的統一性和差異性解析:選D 細胞學說從細胞水平上揭示了生物界的統一性,沒有揭示差異性,D錯誤。2.下列有關細胞以及細胞學說的敘述,正確的是( )A.動植物細胞的遺傳信息都儲存在DNA分子中B.細胞都能合成蛋白質,但合成場所不一定是核糖體C.原核生物也可以通過有絲分裂的方式產生新細胞D.細胞學說認為動植物、真菌以及細菌都由細胞構成解析:選A 動植物細胞等所有細胞的遺傳信息都儲存在DNA分子中,A正確;細胞一般都能合成蛋白質,且合成場所一定是核糖體,B錯誤;有絲分裂是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之一,原核生物不能進行有絲分裂,C錯誤;細胞學說認為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的產物構成,不包括真菌和細菌,D錯誤。細胞學說中2個“統一了”和4個“未涉及” 考法(二) 考查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3.下列有關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的敘述,正確的是( )A.桃花屬于生命系統的器官層次B.一片江水中的所有魚構成一個種群C.江水等非生物不參與生命系統的組成D.一棵柳樹的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解析:選A 桃花為生殖器官,屬于生命系統的器官層次,A正確;一片江水中的所有魚不是同一個物種,不構成一個種群,B錯誤;江水等非生物參與生命系統的組成,C錯誤;植物細胞沒有系統層次,D錯誤。4.(2022·濟陽質檢)下列有關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屬于生命系統的是甲和乙B.最基本的生命系統中都含有丙C.每個生命系統都各自具有特定的組成、結構和功能,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是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D.要構成一個反射弧,一定需要三個或三個以上圖甲所示結構解析:選B 分析題圖可知,甲為神經元,乙為病毒,丙為tRNA,丁為染色體,屬于生命系統的只有甲,A錯誤;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細胞,活細胞中都含有tRNA,B正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除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外,還有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C錯誤;最簡單的反射弧僅由兩個神經元構成,如膝跳反射的反射弧,D錯誤。[易錯點撥] 明辨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的四個易誤點(1)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統的各個層次,如植物無“系統”層次。(2)生命系統的層次中可含“非生物成分”,如生態系統中的無機環境。(3)單細胞生物既屬于細胞層次,又屬于個體層次。(4)病毒等不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不屬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br/>考法(三) 病毒相關知識的綜合考查5.下列關于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A.病毒是一類生物,在分類上屬于原核生物B.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細菌的遺傳物質只有DNAC.由于病毒體內只有一種細胞器核糖體,所以病毒需要營寄生生活D.獲取大量病毒的方法是將其接種在營養齊全經滅菌處理的培養基上培養解析:選B 病毒是一類生物,但無細胞結構,不屬于原核生物,A錯誤;病毒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遺傳物質是DNA或RNA,細菌的遺傳物質只有DNA,B正確;病毒體內無核糖體,C錯誤;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細胞內才能增殖,故獲得大量病毒的方法是將其接種在活細胞內培養,D錯誤。6.究竟是病毒起源于細胞,還是細胞起源于病毒,這是科學界一直爭論的問題。內源性起源假說認為,病毒起源于正常細胞的核酸片段“逃逸”。下列不支持該觀點的證據是( )A.生物由簡單到復雜,支原體作為最簡單的細胞比病毒結構復雜B.質粒是細胞的一部分,可脫離細胞并實現細胞間的交流C.多種病毒的遺傳物質可全部或部分轉移到宿主細胞染色體上D.細胞原癌基因與部分病毒的基因序列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解析:選A 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支原體具有細胞結構,支原體作為最簡單的細胞比病毒結構復雜,說明先有病毒后有支原體,不支持該觀點。質粒是細菌、酵母菌和放線菌等生物中染色體(或擬核)以外的DNA分子,質粒是細胞的一部分,可脫離細胞并實現細胞間的交流;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多種病毒的遺傳物質可全部或部分轉移到宿主細胞染色體上;細胞中原癌基因與部分病毒的基因有高度的相似性,以上所述都能支持該觀點。 知識點(二) 細胞的多樣性與統一性識圖比較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1)圖1屬于原核細胞,圖2屬于真核細胞。(均填“原核細胞”或“真核細胞”)圖1代表的細胞與圖2代表的細胞最主要的區別是圖1代表的細胞內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2)寫出圖1大腸桿菌細胞部分結構名稱①核糖體;②擬核;③細胞質;⑤細胞膜;⑥細胞壁。(3)圖1藍細菌細胞中無圖2細胞中的⑥葉綠體,但它也能進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細胞中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4)圖1代表的細胞與圖2代表的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和細胞壁。【連接教材資料】1.(必修1 P11旁欄思考)你如何解讀“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中的“原”字和“真”字?據此推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進化上的聯系。提示:“原核細胞”中的“原”字指“原始”;“真核細胞”中的“真”字指“真正”;從進化的視角看,真核生物是由原核生物進化來的。2.(必修1 P12“概念檢測”T3)在對根瘤菌進行分離時,如何根據細胞的形態結構特點,來區分根瘤菌細胞與植物細胞?提示:根瘤菌是細菌,屬原核生物,其細胞內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而植物細胞內有細胞核。【重難點講練疏通】1真核細胞、原核細胞的結構和功能辨析角度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主要區別 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只有擬核(無染色體) 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真正細胞核(有染色體)細胞壁 細胞壁成分為肽聚糖 植物細胞壁成分為纖維素和果膠,真菌細胞壁成分則主要為幾丁質細胞器 只有核糖體無其他細胞器 有多種細胞器分裂方式 二分裂 主要為有絲分裂,還有無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其中后者專用于產生生殖細胞是否遵循孟德爾定律 不遵循 核基因有性生殖時遵循,質基因不遵循變異類型 只能發生基因突變 可發生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及基因重組(此變異只發生于有性生殖產生配子時)DNA存在形式 大型DNA位于擬核;小型DNA位于質粒 主要存在于細胞核染色體(質)上,少數在線粒體、葉綠體上[典例] (2022·仙游期中)科學家在美國黃石公園發現一種嗜熱好氧桿菌,長有許多觸角(又叫集光綠色體),內含大量葉綠素,能在菌苔(細菌群落)上同其他細菌爭奪陽光。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菌細胞內無細胞器,但能進行有氧呼吸B.除去該菌的細胞壁需要利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C.培養該菌的培養基可以不含碳源,但必須給予光照D.該菌生命活動所需能量主要來自線粒體[解析] 嗜熱好氧桿菌為原核生物,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能進行有氧呼吸,A、D錯誤;該菌為細菌,其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為肽聚糖,B錯誤;該菌含大量葉綠素,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將CO2和H2O合成有機物,故培養該菌的培養基可以不含碳源,但必須給予光照,C正確。[答案] C[易錯點撥]關注原核細胞、真核細胞的4個“不等于”(1)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真核生物,如藍細菌是原核生物,細胞中無葉綠體但含有葉綠素和藻藍素,能進行光合作用。(2)能進行有氧呼吸的生物≠真核生物,如需氧型原核生物的細胞質和細胞膜上含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即使沒有線粒體也能進行有氧呼吸。(3)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原生生物是低等的單細胞真核生物,如草履蟲、變形蟲等。(4)無核的細胞≠原核細胞,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是真核細胞。[對點練習]1.(2022·濰坊月考)細胞是絕大多數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B.細胞的生長過程中都能進行遺傳信息的表達C.原核細胞無線粒體和葉綠體,其DNA只位于擬核中D.通過觀察沙眼衣原體的細胞結構可斷定其是否為原核生物解析:選C 原核細胞無線粒體和葉綠體,其DNA主要位于擬核中,有的原核細胞含質粒DNA,C錯誤;通過觀察沙眼衣原體的細胞是否有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即可斷定其是否為原核生物,D正確。2.下列關于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共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A.都具有生物膜,但不一定具有核膜B.都具有核酸,但遺傳物質不一定是DNAC.都能進行細胞分裂,但不一定是有絲分裂D.都能進行細胞呼吸,但不一定發生在線粒體中解析:選B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都具有核酸,且遺傳物質都是DNA,B錯誤。2細胞的多樣性與統一性1.歸納概括細胞統一性的五個方面2.細胞結構多樣性與功能多樣性相統一的“七個”實例[對點練習]3.(2022·石家莊模擬)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造血干細胞能無限增殖,細胞中線粒體和核糖體數量較多B.神經細胞與B淋巴細胞中細胞器的數量可能不同C.吞噬細胞的溶酶體內溶菌酶含量較多,利于消滅病原體D.漿細胞中高爾基體膜與細胞膜相連,利于抗體的加工和轉運解析:選B 造血干細胞是正常體細胞,不能無限增殖,A錯誤;神經細胞和B淋巴細胞的功能不同,因此它們所含細胞器的數量可能會有差別,B正確;溶酶體內含有的酶是水解酶,C錯誤;漿細胞中高爾基體膜與細胞膜之間通過囊泡實現物質運輸,而不是直接相連,D錯誤。4.下列有關細胞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這一生物學基本觀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原核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相對比值較大,其物質運輸效率較低B.神經元軸突末梢形成多個突觸小體,有利于與多個神經元間建立聯系C.線粒體內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的場所,其蛋白質含量較外膜高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細胞,其高爾基體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解析:選A 原核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相對比值較大,其物質運輸效率較高,A錯誤;B、C、D三項所述都能體現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知識點(三) 使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實驗探究)(一)顯微鏡的使用原理與操作方法1.使用原理2.顯微鏡的操作(二)顯微鏡使用常見的4個命題點1.比較高倍鏡與低倍鏡的觀察視野比較項目 物像大小 看到的細胞數目 視野亮度 物鏡與玻片的距離 視野范圍高倍鏡 大 少 暗 近 小低倍鏡 小 多 亮 遠 大2.顯微鏡的成像特點及裝片移動規律(1)成像特點:顯微鏡下所成的像是倒立且放大的虛像。(2)裝片的移動規律:裝片與物像移動方向相反,相對于視野中央,物像偏哪個方向,裝片就向哪個方向移,即“同向移動”,如物像偏左上方,則裝片應向左上方移動。3.“兩步法”判斷污物存在的位置4.放大倍數的變化與視野內細胞數量變化的推算若視野中細胞為單行,計算時只考慮長度的變化;若視野中充滿細胞,計算時考慮面積的變化。低倍鏡下放大倍數為a 視野中一行細胞數量為c 圓形視野內細胞數量為d高倍鏡下放大倍數為na c×(1/n) d×(1/n2)例如[考法全訓]1.下列有關顯微鏡的使用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觀察裝片時,先用低倍鏡后用高倍鏡是因為低倍鏡下易找到要觀察的目標B.若低倍鏡下視野的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像,此時就可換用高倍鏡并調節細準焦螺旋對其進行觀察C.觀察未經染色的動物細胞時,應使用平面鏡和較小的光圈,適當將視野亮度調暗些D.若要將視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應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解析:選B 因為低倍鏡下視野范圍大,易找到觀察對象,當找到觀察對象時,應先將它移到視野中央,調至清晰后再換用高倍鏡觀察,A正確,B錯誤;觀察未經染色的動物細胞時,為增加對比度,應適當將視野亮度調暗些,所以應使用平面鏡和較小的光圈,C正確;由于在顯微鏡視野中呈現的是倒立的虛像,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才能將處于視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D正確。2.光學顯微鏡是中學階段最常用的實驗儀器之一,下圖中7 mm、0.5 mm表示觀察清楚時物鏡與觀察物之間的距離。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1表示顯微鏡的______鏡,在觀察花生子葉細胞的脂肪實驗中,應先用圖中______(填“甲”或“乙”)鏡觀察。(2)圖2表示光學顯微鏡的一組鏡頭,目鏡標有5×和15×字樣,物鏡標有10×和40×字樣。圖3表示鏡頭與蓋玻片之間的距離。請看圖回答:①要仔細觀察葉綠體的形態時,顯微鏡的目鏡、物鏡及其與蓋玻片間的距離組合為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此時放大倍數為________倍。②顯微鏡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視野被相連的96個分生組織細胞所充滿,若物鏡轉換為40×后,則視野中可觀察到的細胞數為________個。③在觀察中,c與d的顯微視野中比較明亮的是______。(3)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一位同學在觀察酵母菌細胞時發現視野右上方有一中間亮的黑邊圓圈,于是想將它移到視野中央仔細觀察,請根據以上敘述回答:①中間亮的黑邊圓圈是________。②換高倍鏡觀察前,要將黑邊圓圈移動到視野中央,應將標本向________移動,這樣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圖1中的鏡頭有螺紋,表示顯微鏡的物鏡;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在使用顯微鏡時,應先用低倍鏡觀察,再換用高倍鏡。(2)①要仔細觀察葉綠體的形態時,應使用高倍鏡,所以顯微鏡的目鏡、物鏡及其與蓋玻片間的距離組合為b、c、A,此時放大倍數為15×40=600倍。②物鏡轉換為40×后,則物體的長度和寬度在原來的基礎上各放大4倍,因此視野中可觀察到的細胞數為96÷4÷4=6(個)。③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越暗,因此c與d的顯微視野中比較明亮的是d。(3)①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視野中的黑邊圓圈是制作裝片時產生的氣泡。②由于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倒像,而氣泡位于視野右上方,所以換高倍鏡觀察前,應將標本移到視野的中央,即應向右上方移動。答案:(1)物 甲 (2)①b、c、A 600?、??、踕(3)①氣泡?、谟疑戏健∮蔑@微鏡觀察到的是倒像(1)必須先用低倍物鏡觀察,找到要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然后再換用高倍物鏡觀察。(2)換用高倍物鏡后,不能再轉動粗準焦螺旋調節焦距,只能轉動細準焦螺旋來調節焦距。(3)換用高倍物鏡后,若視野太暗,應先調節遮光器(換大光圈)或反光鏡(用凹面反光鏡)使視野明亮,再調節細準焦螺旋。(4)觀察顏色深的材料,視野應適當調亮,反之,則應適當調暗?! ?/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